2023年论语的论文 论语对文秘专业学习的启示论文(大全9篇)

时间:2023-10-02 23:38:54 作者:曼珠 评语寄语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的论文篇一

摘要:本文对文秘专业实习改革做了初步探索,把文秘专业实习整体划分为办公室工作实习、高级文秘实务实习、职业导向实习三个层级,和系内实习、学校各部门实习、社会实习三个阶段,目的是把学生培养为“准职业人”,并为他们成为优秀的“职业人”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文秘专业;实习;准职业人

文秘专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文秘专业重要的培养目标。然而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与秘书工作的实际要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能力培养模式、实验、实习等方面进行改革,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就成为文秘专业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文秘专业实习改革的视角,试图对此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在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把文秘专业实习整体划分为办公室工作实习、高级文秘实务实习、职业导向实习三个层级,和系内实习、学校各部门实习、社会实习三个阶段,贯穿学生学习、求职和就业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加压、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高度重视教师的指导、管理、验收和总结工作。

一、办公室工作实习

在第三、四学期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系办公室和学校各部门进行实习。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秘书的工作环境,认识秘书工作的性质、内容和方法,巩固所学的文秘知识,提高秘书专业技能。

在实习之前,首先需要制订《文秘专业办公室工作实习规范》,使学生能够按照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实习,因此,《规范》的内容不仅全面包括对学生的出勤、着装仪表、言谈举止、办公室环境、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对学生完成每一件工作任务也应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例如,会议组织的要求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一)会议前的准备。

1、能够草拟会议通知。

2、能够按计划准备会议文件。

3、能够按要求准备会议的各种用品。

(二)会议服务工作。

1、能够按计划做好会场的环境布置。

2、能够按要求发放会议用品。

3、能够完成签到工作。

4、能够协助完成会场各种设备的操作。

5、能够协助完成与会人员的食宿安排。

6、能够协助组织会议期间的`娱乐活动。

(三)会议文书工作。

1、能够编写会议简报

2、能够收集、编发会议信息

3、能够组织拟写会议纪要

4、协助领导做好会议总结工作。

(四)做好会议结束后的反馈工作。再如,接听电话的要求可以使学生掌握了具体的礼仪规范:

1、电话铃响两遍,立即接听。如不能及时接听,接通后要向对方说明原因。

2、接电话人拿起话筒后,应先问“您好”,再报本单位的全称或规范简称。语调要柔和亲切。3、接听电话时,应做好详尽笔录,然后及时转达给指导教师或相关人员。

4、如果遇到对方打错电话时,请对方再重拨一次正确号码,不要责怪对方。

5、在打电话时,应先向对方问候:“您好,我是文学与传媒学院的...”

6、自己打错电话时,要向对方道歉:“对不起,打错了”,“打扰您了”等等。

切勿直接挂断电话,不做任何解释。学生在学校内实习具有灵活方便、利于指导的优点,指导教师能够及时与各实习部门和实习学生联系沟通,了解实习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他们对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这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程设置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级文秘实务实习

高级文秘实务实习属于社会实习阶段,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后的七、八、九三个月。此次实习的目的是继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了解社会对文秘专业的需求情况。

首先制订《高级文秘实习工作标准》,在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专业技能、相关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制订《文秘专业学生素质社会需求调查表》,全面调查了解社会对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例如,在专业技能方面,调查的内容有:汉语口语与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口语与文字表达能力、运用计算机和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秘书实用写作能力、档案管理能力、会议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公关谈判策划能力等。再次,制订《文秘专业学生实习调查表》。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可以基本掌握社会需要什幺样的文秘人才以及文秘专业学生的实际表现,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职业导向实习

职业导向教育,是把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学历教育回归到职业素质教育轨道上来,把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转变为职业人培养规划,要实现由传统的以“学校为本”的职业教育变为“以人为本”、“以用人单位为本”的职业人塑造的转变。职业导向实习是职业导向教育理念在文秘实习工作方面的具体体现。通过两年的学习和前两次实习,学生都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为准职业人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时,就需要为学生开设行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选修部分课程,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以满足社会对文秘专业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以形成以下几个方向:

秘书实务:秘书写作、文书与档案管理、会议组织、现代办公技能、速记等。

行政办公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与统计、公共关系学等。

企业管理: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基础、会计、税务、金融、保险知识。

现代办公技能:计算机应用、办公软件、网络应用、平面设计、电脑组装与维护、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实用维护,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涉外文秘:秘书英语、英语综合能力、涉外秘书概论、英美文化等。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秘书形象与礼仪、秘书沟通与口语、人学基础、中外文化概论、中外艺术欣赏等。

学生学习完以上相关实训课程后,在第六学期(即最后一学期)后半段开始职业导向实习,这次实习与他们的毕业设计和就业联系在了一起。

文秘专业实习的三级模式,不仅促进了秘书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而且提高了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把他们培养为“准职业人”,并为他们成为优秀的“职业人”做好了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廖金泽.秘书职业标准大全[m].海天出版社,2003.

[2]方国雄.秘书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论语的论文篇二

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是一个哲学问题。过程必然产生结果,结果是过程的必然,结果的预期也会反作用于过程。任何只注重结果、轻视过程或只注重过程、无视结果都会导致有失偏颇甚至严重后果。美术教学活动也不会例外。

一、辩证认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1.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因果关系。

证审美体验的活动过程,才能慢慢形成一定的写生能力和审美实践能力。如果没有这种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的实施是不会有积极的教学结果的。色彩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判断、比较、选择、分析、综合、概括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学习到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写生技能,学会色彩的观察方法和感悟色彩作品的审美体验,形成高尚审美情趣。所以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直接决定教学结果。

2.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只重视学生的作业效果,考试比赛成绩,以专业化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和审美水平,这种只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固然不对,但现在只强调学习过程、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审美体验,或者只强调人文思想,培养创新意识等,而不在乎基本美术技能技法和作品效果等现象也时有出现,这就有点矫枉过正了。例如,在《美术鉴赏》的教学当中,通过综合实践的方式指导学生去确立课题,搜集资料,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这种综合探索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审美体验和知识的理解巩固程度是相当深刻的,但这种教学过程实施的时间长,在当前高中生紧张的学习时间和巨大的高考压力中,要在《美术鉴赏》大部分课程中实施这种综合探究式教学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教师去权衡处理。美术作品效果反映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美术教学活动过程决定美术作品效果,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既要重视美术教学的结果,更应重视美术教学的过程

因为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因果关系,所以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也可以说是果,既应重视美术教学活动结果,更应重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

1.注重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掌握,更应重视美术知识技能水平形成的过程。

美术知识技能分常识性的知识和探索性的知识。对于常识性的知识只需要直接传授即可,而探索性的知识则需要探索感悟的过程才能掌握。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这样获得的知识很难融会贯通。学生没有探索体验的感受,是很难理解运用并形成能力的。

2.注重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产生的形而下结果,更应注重由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产生的形而上的结果。

重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多种综合素质发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取得较好作品效果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体验过程中形成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高尚的审美情操。

3.注重教学结果的评价,更应重视美术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结果的评价重要,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的多样化评价更重要。美术教学过程的多样化评价,体现在由关注知识、注重结果向关心能力和身心发展、注重过程方面转化。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过程的教育价值对于学生各种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与生活态度、人生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设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活动评价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和学生的综合评价考核,以解决单一靠美术作品评价带来的不足。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随着美术教育不断的改革创新,审美观念、审美情趣越来越趋向多元化,美术教学活动形式不断更新变化,笔者期望这些不成熟的观点能引起同行们更多的探讨,以创新美术教育理论,推动美术教育发展。

论语的论文篇三

过程和结果哪个重要呢?有人说是结果,好的结果就有好的过程,结果坏了,那么说明你不够努力。还有人说是过程,只要你的过程很完美,很努力,那么结果就没所谓了,因为你认真过,还有一次机会。那你会选过程还是结果呢?下面看一下我理发的一个故事吧。

“呜,你头发长得好快啊!快去理吧!新的那家吧,我带你去。”奶奶说道。奶奶带着我走进了某家理发店,奶奶办完事之后回了家叫我自己回来。那位理发师安装好理发器后,看了看,在细细研究着从何开始。拿起理发器轻轻地从我头发开了过去,一大块平了,又小心翼翼地把太阳穴那边的头给理掉,然后把后脑勺的头发给理了。

他聚精会神地理了十几分钟,我心想:真是一个细心的人啊!他拿出水往我头上一喷。额,这是干嘛的?他又拿出剪刀和一把梳子,原来这是修理一下理的不好的头发。他好像不是很拿手,剪得又是很痛,有的头发剪的好似被拔掉一样痛。折腾了大概半个钟头吧,终于理好了,看着镜子前清爽的自己,我笑了。

论语的论文篇四

地理思维能力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地理思维是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推理、预测等基本思维形式与地理科学内在逻辑的融合。

地理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但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是以结论、规律等形式出现,论证说明非常简洁,常常是定型化的知识,所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必须经过充分的、反复的思维。如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组成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如:气候变化);通过比较思维,理解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通过抽象与概括,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等。

在地理教学中,能力就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一般来说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正如地理课程标中所指出的:“在教学中,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学生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探究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地理思维的特性

地理区域性思维的特性。地理自然环境各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和人文地理各部门(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在某一地区的特殊组合,形成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区域特征。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对比分析。就需要学生在思考时,要懂得辨别区域差异,掌握区域特征,避免生搬硬套地堆砌知识。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其知识的学习过程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特性,以下对其简要分析一下。

地理空间性思维的特性。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空间性。地理学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还原到相应的空间位置上,才能理解其产生的原因。

地理社会实践性思维的特性。地理所学习的知识全都是前人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不断总结和归纳出来的,所学的知识都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检验。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总结生活中的经验,灵活地把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台风所造成的影响;天气的变化。

地理综合性思维的特性。地表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不论是自然方面的还是人文方面,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共同构成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于影响地理事物的要素繁杂,而其中很多要素空间跨度大,因此学生要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必须站在综合性的角度,对所有的知识进行整合,才能找出地理事物发生的真正原因。如: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原因分析,就需要对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地理思维的类型

地理思维从性质上可划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这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另外,为了能在地理教学中能够更科学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还需要从思维的途径上对地理思维进行简单的分类,从而更好地确定培养的方向。

纵向思维。指对于同一事物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对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例如锋的概念、类型、影响的学习。

横向思维。是对于不同事物的相互比较的思维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例如:气旋与反气旋、暖流与寒流的比较。

聚合思维。即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例如做地理的选择题。

发散思维。即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例如:“如何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空间思维。地理思维不仅是平面化的,而且是三维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地理知识放在空间上,而不是只停留在平面上。如:大气环流中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四、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1、多实际相联系

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渠道,还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途径。所以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热点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维更加活跃和全面。同时,地理学习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进而适应生活环境、保护生活环境,把地理学中的一些思想渗透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生存力。在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能激起自己的思维灵感。

例如: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台风的形成和影响等问题,可分别联系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气旋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又如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日全食现象,可联系到选修行星地球的知识。这些实际例子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加强读图和用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一大特色,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发掘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

例如:在讲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通过一边讲述形成过程,一边板图分析,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画三圈环流示意图进行训练;而后只要提起地球大气的三圈环流,学生脑海里就会很快浮现出完整的画面,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

3、知识的灵活运用与比较

通过比较方法,引导学生间接研究论证,从已知地理事物与其相联系的比较,得出相似性和差异性。运用比较方法能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作用。地理事物中的相似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空间结构,运动形式等有大量的相似现象,都有具有可归纳的共同特征。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半球纬度40度~60度大陆西岸,得出英国与新西兰气候类型特点是相似;山地自然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与自然带沿着经线方向的变化具有相识性,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

地理事物之间除了存在大量的相似性外,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性。地理事物的差异性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同类事物的比较,最典型的是相反的现象比较。如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寒流与暖流的比较。

4、养成综合分析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较凌乱。但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

另外,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一个地理综合体,又是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在理解某一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或某一地理事物特点的成因时,都应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思考。

例如:在分析东北平原的经济发展时,既要从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又要从人文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分析时不仅要注意各要素分别产生的影响,还要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要素产生的共同影响。

论语的论文篇五

在儒学中,有所谓“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但是一直没有确定的语言来表达。直到朱子,才用“所以然”与“所当然”这两个概念将其表示出来。但是,朱子一方面区分了二者的不同意义,另一方面却又将二者完全统一起来,由此表明了他的哲学立场。对于朱子的这一重要学说,有必要作出现代的解释。

但是,要解释清楚“所以然”与“所当然”的统一关系,首先要理解朱子关于“理”的学说。因为“所以然”与“所当然”只代表理的两种重要涵义,而理还有更基本的涵义,二者的统一就是在其基本涵义展开的过程中实现的。

一、今人对朱子之理的解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朱子的理,有必要了解今人对理的一些解释。这里只举出几种主要见解。

1、泛指理性或某种理性。研究者认为,朱子是理性主义者,理即是代表理性的,理就是理性。但它是何种理性?却又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是“思辨理性”,因为朱子所说的理是“形而上者”,即是指绝对观念或精神,不是今人所说的科学理性。有人则认为是“实践理性”,是指导人的行为的普遍法则或原理。又有人认为是“实用理性”,即为现实政治服务并提供论证的,或为现实目的服务的。当然还有人认为是“认识理性”,即概念的认识。

究竟何为理性?在西方哲学中是有争论的,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指人的理智能力,这种能力能够把握事物的客观普遍性,必然性。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子之理也可以称之为理性,但究竟是哪种理性,则由于个人的理解不同而不同。

2、指本体。即认为朱子是讲本体论的,理就是本体。但是,一说到本体,就很容易用西方的本体论进行解释,认为朱子的理就是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但是,西方哲学的本体就是实体,本体论就是实体轮(主流派),本体与现象是对立的,分属于两个世界。一方面,本体是现象之本体(根据),现象是本体之现象(显现);另一方面,只有本体是真实的,现象则是不真实的。有学者指出,西方哲学的本体“真而不存”,现象“存而不真”,中国的哲学本体在现象之中,而现象是真实的(张岱年)。这当然很有道理。但是,即便如此,朱子所谓理是不是实体?这还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朱子所说的“道体流行”、“天理流行”,就同静态的不变的实体并不相同。

3、规律。即认为朱子的理是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但是,规律之说同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西方近代以来的科学是以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与此相应的哲学则是机械论、还原论的,即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机械的物理世界,受因果律支配。世界犹如一架钟表,甚至人本身就是一架精巧的机器。但朱子哲学的理从根本上说是讲生命的,而生命现象是不能用机械规律所能解释的。即使是朱子所说的“物理”,同西方物理学上所说的规律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朱子所说的“物理”,是与生命有联系的。“桎梏有性”之说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4、法则、原理。即认为朱子的理是指某种客观法则或原理。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这个“法”是谁立的?是靠人来立的?还是超自然的绝对主体所立的?或是自然界固有的?一谈到“法则”,总会想到有一个“立法者”。西方基督教哲学主张“上帝立法”,主体论者主张“人为自然立法”,也“为自己立法”,自然主义者主张“自然法”,如此等等。很多人认为,朱子是客观主义者,其所谓理是客观的,外在的,那么,这个“法”究竟是谁立的?是什么力量用这样的“法”来主宰自然界和人类?朱子说过“主宰”的话,但所谓“主宰”者,并非有一个上帝在那里发号施令,所谓主宰者就是理,而理不在别处,就在心中。因此,人可以自我作主。如果说,朱熹是他律论者,似乎也有一定的困难。

5、形式。即认为理是事物的形式(或样式)。这是用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论”中的形式因解释朱子的理,认为理气关系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按照这种解释,任何一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形式是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者,质料是一物之成为一物者。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形式,有多少事物就有多少形式。因此,世界上没有无形式之物,无形式之物只是一堆材料,什么也不是。由此进一步推演,形式就成为规定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根源性的东西。所谓“本质主义”就是如此。形式之说在解释理之“所以然”时确实很有用。但是,朱子的理却不是纯粹形式,它不仅是在气(物)中存在的,而且是有内容的。在朱子哲学中,一物之成为该物而不是他物,不仅由理决定,而且由气决定。不仅由于理不同而物不同,而且由于气不同而物不同,所谓“理同气异”之说就是如此。这样看来,情况就极其复杂了。

6、秩序。即代表事物发展变化的秩序或方向,能使其“顺而不乱”。这是一种动态的解释,比较符合中国哲学的原义。秩序存在于事物之中,又能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道路和方向。秩序之说肯定事物的发展是有序的,而不是无序的;是有方向性的,而不是还原论的;是不可逆的,而不是可逆的。这就同机械决定论区别开了。秩序之说同规律也不相同,规律可在相同条件下不断重复,但秩序是不能重复的,一次性的,有历史的。这就好比人走路,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前进,直奔目的地,而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重复已经走过的路。秩序决定了事物之间的和谐,繁而不乱,多而不杂,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同单子论的“预定和谐”有一点相似,但是单子论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而理则是个体与整体的有机统一,一物有一物之理,但总天地万物之理,则又是一个理(太极),因此,是整体有序的学说。

7、观念或理念。即认为朱子之理是柏拉图式的理念。这与形式之说有一定关系,但形式是就具体事物而言,理念则是纯粹概念论的。概念又是有等级的,由此分出一般与特殊、共相与殊相的关系。一类事物有共同的理,一类中之特殊事物又有特殊之理,类之中又有大类,而总天地万物所有的理,便是太极之理。太极是最高理念,相当于柏拉图的善。从逻辑概念讲朱子之理,可称之为“逻辑分析”(但不是逻辑实证主义所说的分析,而是一种概念分析)。但是当概念被抽象出来之后,就变成独立的存在,如同实在论、新实在论所说。因而,在朱子哲学中便有一个“理世界”,这个“理世界”在现实世界之上,是超时空的。对于朱子的理,有必要进行概念分析,但是,能不能说成是独立存在的“理世界”,就值得进一步研究了。事实上,在朱子那里,逻辑分析只有认识的意义,并无存在的意义。从存在上说,理就在物中且只能在物中。在朱子哲学中,只有一个世界,没有两个世界,很难说朱子是观念论者或理念论者。

上述这些解释,各自都有一定的资料来源或理论根据,但是,大部分都是按照西方哲学的某种观念解释朱子的。应当承认,今日研究中国哲学,不能离开西方哲学的背景,不能离开西方哲学的语言、概念,我们总是参照或使用西方哲学的某些概念对中国哲学作出解释。但是,当我们这样作时,既要看到它的适用性,即中西互通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可适用性,即二者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保持中国哲学的特性,不致在所谓“共通性”的口号下,用西方哲学概念进行套解。我并不同意中西哲学完全“异质”而“不可通约”的说法,但是承认差异(包括观念和方法),讲出中国哲学的特点,这才是进行对话与沟通的前提。

二、朱子本人对理的解释和用法

朱子是理学家中唯一对理作出全面解释的思想家。他虽然运用了一些概念分析,但又不是纯粹概念分析的哲学家。他在不同情境中说明理的不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说明理的不同意义。这些不同用法和意义又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共同构成理的全部内容。

具体地说,朱子之理有如下几种用法与涵义。

1、“所以然者”。

这是朱子最常用的说法,表示理的最重要的一种意义。理作为“形而上者”,具有抽象概念或观念的性质,是客观的、普遍的。“形而下”之物则是具体的、可感知的。“所以然者”就是一物之所以成为一物的本质规定者,具有形式或“范型”的意义,它使一物成为此物而不是他物。“所以然”还有原因的意义,但不是因果律中的原因,后者有时间的先后,先因而后果。这里所谓原因,是从逻辑上说的,先有“所以然”者,后有所然或实然之物,但这仅仅是一种逻辑的推论,并不是事实上如此。朱子所谓“推上去时,理在气先”云云,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并不是说,理真地先于物而存在。

朱子虽然运用了逻辑推论,强调“所以然”之重要,但并不以此为据,说明“所以然者”是独立的、超时空的存在。朱子不讲“存在”,但是讲“存”、讲“在”。他所谓“存心”,不是存一个空灵之心,而是存心中之理,心即是理之所“存”。他还讲“在物为理”,就是说,理存在于物中。这都说明,理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在心或物中。这也就是形而上者“不离”形而下者的意思。“所以然”之理虽是形而上者,却不能离开形而下之物而存在,只能在形而下的事物中存在。“形而上者”只具有认识意义,却不是存在本身。存在就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时空中的存在。这样看来,朱子所谓“所以然者”,同西方的观念论是有区别的。在这个问题上,朱子认为,既不是“本质先于存在”,也不是“存在先于本质”,而是“本质即存在”,本质与存在是同时存在的。

一般地说,“所以然者”是说明事实的,并不涉及价值问题。一物之为方为圆、为舟为车、有其为方为圆、为舟为车的“所以然”之理,它只讲事实本身,与人的善为恶之类的态度无关,并不涉及人的主观愿望或需要。人们喜欢或不喜欢某种事物,并不能改变这种事物的性质或本质,它是客观的。但是,朱子认为,“所以然”之理是可以认识的,他的“格物”之学,就是“即物而穷其所以然之理”。这不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人的存在及其价值的问题。存在和价值最终是要统一的。

2、“所当然者”。

这是朱子关于理的另一个重要规定,与“所以然”具有同样的地位,故经常连用并提,合称“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关于二者的关系,后面要专门讨论,这里只谈谈“所当然”问题。

“所当然”就是“应当”,“所当然之理”就是应当如此的道理。按照这样的道理去做,就是“理所当然”;不这样做,就是“理所不容”。这显然是一个价值范畴。从语言表述上说,“所以然”是陈述句,“所当然”是祈使句或命令句,即要求人们如何如何去做,才是正当的。这种要求被认为是出于人的主观愿望,并不涉及事实本身。但是,作为一种理性,同时意味着它是一种普遍原则,也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人们应当去遵守。

如果是经验的,那就是在人们的时间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或者是一种习惯,或者是基于某种需要而制定的条规。但是,经过“内化”之后,就变成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需要自觉地去遵守。朱熹的“所当然之理”,似乎不是这样的理。因为朱子虽然重视经验积累,但从根本上说,理是先天具有的。

这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如果说朱子是自律论者,那就必须承认,主体自身就能创造道德法则。这所谓主体,就是先验的道德本心,自身便是道德理性。考察朱子的著作,确实有这样的论述。他认为,心体就是性,而“性即理”,即认为心的本体存在就是“所当然”之理。如果说朱子是他律论者,就意味着不承认自心具有道德理性,理在心之外,只能通过认识获得这种法则,这个心,只能是认知心。如果是这样,“所当然之理”就只能是客观理念之类的东西。

但事实上,朱子同其他理学家一样,是天人合一论者,不是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论者。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尽管他们之间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与争论,但基本的出发点和理论趋向则是一致的。朱子所谓“所当然”,毫无疑问具有客观性,但他并不认为心只是个认识心,而毫无道德主体之义。在朱子学说中,固然有“心外有理”及“格物致知”之说,但这并不妨碍其“心体即性”以及“本心”之说。在认识层面上,朱子承认有主客之分,因而有“穷理”之学。但“物理”最终通向“性理”,而“性理”则是存在问题,不是认识问题。我们说朱子学说有认识论的成分,但从根本上说是存在论的,就因为其学说的基点是天人合一论的,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因此,“所当然”之理,既是天地自然之理,又是人心所具之理。客观地说,它是自然界的法则,主观地说,它是人心所具之理。如果一定要作一个区分,那么是否可以说,就其作为自然界生命创造之原则及其价值而言,它是他律的;就其只能存在于人心并由人心来实现而言,它又是自律的。在这里,人是真正的主体,其心即是道德心。因此,不能用“非此即彼”的逻辑来看待朱子学说。

3、“自然之理”

这是从源头上说理。当朱子同时谈到“所以然”与“所当然”时,常常说道,这“无非是自然之理”。可见,“自然”是同时包含“所以然”与“所当然”的。而朱子所说的“自然”,就是最高存在,其中包含着可能的最高价值。在“自然”之上再没有任何东西了,“自然”就是儒家所说的天,是宇宙自然界的全体,亦即生命整体。“自然之理”就是“天理”。既然如此,那么,一切形上与形下、体与用的关系,都存在于这一整体之内。“形而上者”决不是超自然的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而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对于物质的自然界而言,它有超越性,是精神性的,但决不是绝对超越的实体。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不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主体,更不是凌驾自然之上的“主宰”,但是在自然中占有特殊地位。在朱子学说中,可以说心是人之主宰,理是自然界的主宰,但心者人之心,身心是合一的;理者自然之理,理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更重要的是,理不在别处,就在心中。这就是朱子的天人合一论,同西方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是绝然不同的。

自然是存在及其功能之全称。就存在而言,它是最高主体,但不是实体,而是“天道流行”的过程,“自然之理”就是自然界发育流行的过程所具有的秩序。就功能而言,“自然”就是自己如此,自然如此,自己决定自己,没有其他主宰着。有人从这个方面解释自然,当然是正确的。由过程说明存在,由功能说明本体,这正是朱子学说的本来意义。但是,不能只讲过程而不讲存在,或者只讲存在而不讲过程。

4、“生理”或“生生之理”。

这是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理的价值意义之所在。“生理”就是生命创造的原理,是“自然之理”所包涵的。所谓“自然之理”,就其实质而言只是“生生之理”。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创造的过程,其生命创造是有秩序的,此即所谓“生理”亦即“天秩天序”是也。但“理”字能表现其普遍性的意义,可说是一种“自然理性”。但这又是关系到人的生命意义的大问题。

《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这个“生”字是全部《周易》的精髓,也是全部儒学的精髓。人们都说,“易”有三义,即变易、不易、简易。但“易”之三义不是一般地讲自然界的变化之道,而是以生命为其核心内容的,因此才有《易传》的“天人合一”之学。阴阳变化错综复杂,但阴阳从本质上说蕴含着生命。所谓“不易”,正说明生生之道是一切变化中之不变者。所谓“简易”,正说明乾坤所蕴含的生命意义是最简易明白的。《易传》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这个“理”就是“生理”。“生”的哲学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易传》之“生”的学说是理学最重要的思想来源。周敦颐的“万物化生”,张载的“乾坤父母”以及“天地之心以生为本”,程颢的“天只是以生为道”,程颐的“心者生道也”,无不以“生”为道为理。朱子作为“集大成者”,当然也不例外。他虽然对理做出了各种解释,但以“生理”为其核心这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他在《仁说》中提出著名的“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的学说,就是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这里,“心”字和“生”字有内在联系,二者与“理”又有本质联系。这是朱子天人之学的关键所在。

5、“性理”。

人们都说,朱子和程颐都主张“性即理也”,故是“性理”之学。“性理”就是人性中之道德理性,理就是道德理性。这已经事主体化的说法。但是,“性理”同“生理”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性理”就是“生理”的实现。如果说,“生理”是从客观上说,或者从存在上说,那么,“性理”就是从主观上说,或者从价值上说。但这又不是截然分开、成二元式的独立存在,“性理”就是“生理”之在人者。存在之中有价值含义,价值之中有存在基础。中国人之重价值,于此即可见。

在理学中,性有二说。一说是指“性者万物一源”(张载语)之性,与《易传》所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关。自然界是有“德性”的,这是西方主体论哲学不能接受的。“德”与“性”是价值词汇,其基本内容是“生”,其基本意义是“善”,所谓“元者善之长”、“继善成性”是也。善是指生命创造的目的,善就是目的,即向着完善、完美的方向发展。宋儒把“天德”说成是自然界的最高价值,就是以“生”为其存在论的基础。这已经是“天人之际”的问题了,不只是一个客观的陈述。

二是说人所禀受之性即人性,一般称之为“心性”,因为性就在心中。朱子说,“天道之赋于人者为性”,实际是以“生理”为人性之来源。“赋”字是一种目的性的授予。如果说“生理”是存在论的,“性理”是价值论的,二者如何统一呢?这正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性理具有客观普遍性,既是“万物之一源”,则万物皆有性。但是,从现实上说,人与万物毕竟不同,人能得其全而万物不能得其全,“只能得一些子”(朱熹语)。何以会如此?程颢和朱子都从气上作了解释(不能详述)。但最重要的是,天地自然之生理是普遍的、无私的,故人与物都有可能禀受其全而成其性。因此,人对万物也就是没有资格以优越者自居,倒是有关爱万物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性理”是“生理”之在人者,人是“生理”之实现者。人首先是生命存在,同时便具有价值,是有价值的存在者。其价值虽来源于“生理”,但其实现却完全在人自己。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主要表现在这里。

6、“使之然者”。

体用关系是真正讲存在问题的,是从本末关系发展而来的。如同一棵大树,有本有末,本是由根而生之主干,末是枝叶花实,其实是一个生命整体。体用关系也是如此。体虽是本原性、根源性的,但它是通过用而实现的,用就是实现体的,不是在用之外有个体(熊十力先生对此有深刻分析)。体用关系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既如此,理便不是静止不动的实体,而是流行过程中的动因。

7、“道理”。

“道理”之说很通俗,如同今人所说,“做事要讲道理”,“此人不讲道理”。但究竟什么是道理?是什么道理?按朱子所说,就是指道德义理,更具体说,就是“情理”,即所谓“天理人情”、“合情合理”。既合理又合情,情理合一,就是“道理”。朱子说:“今且以理言之,毕竟却无形影,只是这个道理。有如此道理,便做得许多事出来,所以能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也。”(《语类》,卷四)理无形影,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有实际内容,其内容就是道德情感。因此,一旦说出或表现在实际行动中,便能做出恻隐等等许多事出来。这些事都是情理中的事,一点也不抽象。他举出孟子的“四端”之情说明“道理”,正表明“道理”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这虽是日常生活中的道理,但又是很高的,真所谓“道中庸而极高明”,高而至于太极之理。太极者理之“极至”,是“极好至善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在这里,“道理”就是“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

二、朱子本人对理的解释和用法

朱子是理学家中唯一对理作出全面解释的思想家。他虽然运用了一些概念分析,但又不是纯粹概念分析的哲学家。他在不同情境中说明理的不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说明理的不同意义。这些不同用法和意义又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共同构成理的全部内容。

具体地说,朱子之理有如下几种用法与涵义。

1、“所以然者”。

这是朱子最常用的说法,表示理的最重要的一种意义。理作为“形而上者”,具有抽象概念或观念的性质,是客观的、普遍的。“形而下”之物则是具体的、可感知的。“所以然者”就是一物之所以成为一物的本质规定者,具有形式或“范型”的意义,它使一物成为此物而不是他物。“所以然”还有原因的意义,但不是因果律中的原因,后者有时间的先后,先因而后果。这里所谓原因,是从逻辑上说的,先有“所以然”者,后有所然或实然之物,但这仅仅是一种逻辑的推论,并不是事实上如此。朱子所谓“推上去时,理在气先”云云,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并不是说,理真地先于物而存在。

朱子虽然运用了逻辑推论,强调“所以然”之重要,但并不以此为据,说明“所以然者”是独立的、超时空的存在。朱子不讲“存在”,但是讲“存”、讲“在”。他所谓“存心”,不是存一个空灵之心,而是存心中之理,心即是理之所“存”。他还讲“在物为理”,就是说,理存在于物中。这都说明,理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在心或物中。这也就是形而上者“不离”形而下者的意思。“所以然”之理虽是形而上者,却不能离开形而下之物而存在,只能在形而下的事物中存在。“形而上者”只具有认识意义,却不是存在本身。存在就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时空中的存在。这样看来,朱子所谓“所以然者”,同西方的观念论是有区别的。在这个问题上,朱子认为,既不是“本质先于存在”,也不是“存在先于本质”,而是“本质即存在”,本质与存在是同时存在的。

一般地说,“所以然者”是说明事实的,并不涉及价值问题。一物之为方为圆、为舟为车、有其为方为圆、为舟为车的“所以然”之理,它只讲事实本身,与人的善为恶之类的态度无关,并不涉及人的主观愿望或需要。人们喜欢或不喜欢某种事物,并不能改变这种事物的性质或本质,它是客观的。但是,朱子认为,“所以然”之理是可以认识的,他的“格物”之学,就是“即物而穷其所以然之理”。这不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人的存在及其价值的问题。存在和价值最终是要统一的。

2、“所当然者”。

这是朱子关于理的另一个重要规定,与“所以然”具有同样的地位,故经常连用并提,合称“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关于二者的关系,后面要专门讨论,这里只谈谈“所当然”问题。

“所当然”就是“应当”,“所当然之理”就是应当如此的道理。按照这样的道理去做,就是“理所当然”;不这样做,就是“理所不容”。这显然是一个价值范畴。从语言表述上说,“所以然”是陈述句,“所当然”是祈使句或命令句,即要求人们如何如何去做,才是正当的。这种要求被认为是出于人的主观愿望,并不涉及事实本身。但是,作为一种理性,同时意味着它是一种普遍原则,也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人们应当去遵守。

如果是经验的,那就是在人们的时间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或者是一种习惯,或者是基于某种需要而制定的条规。但是,经过“内化”之后,就变成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需要自觉地去遵守。朱熹的“所当然之理”,似乎不是这样的理。因为朱子虽然重视经验积累,但从根本上说,理是先天具有的。

这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如果说朱子是自律论者,那就必须承认,主体自身就能创造道德法则。这所谓主体,就是先验的道德本心,自身便是道德理性。考察朱子的著作,确实有这样的论述。他认为,心体就是性,而“性即理”,即认为心的本体存在就是“所当然”之理。如果说朱子是他律论者,就意味着不承认自心具有道德理性,理在心之外,只能通过认识获得这种法则,这个心,只能是认知心。如果是这样,“所当然之理”就只能是客观理念之类的东西。

但事实上,朱子同其他理学家一样,是天人合一论者,不是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论者。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尽管他们之间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与争论,但基本的出发点和理论趋向则是一致的。朱子所谓“所当然”,毫无疑问具有客观性,但他并不认为心只是个认识心,而毫无道德主体之义。在朱子学说中,固然有“心外有理”及“格物致知”之说,但这并不妨碍其“心体即性”以及“本心”之说。在认识层面上,朱子承认有主客之分,因而有“穷理”之学。但“物理”最终通向“性理”,而“性理”则是存在问题,不是认识问题。我们说朱子学说有认识论的成分,但从根本上说是存在论的,就因为其学说的基点是天人合一论的,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因此,“所当然”之理,既是天地自然之理,又是人心所具之理。客观地说,它是自然界的法则,主观地说,它是人心所具之理。如果一定要作一个区分,那么是否可以说,就其作为自然界生命创造之原则及其价值而言,它是他律的;就其只能存在于人心并由人心来实现而言,它又是自律的。在这里,人是真正的主体,其心即是道德心。因此,不能用“非此即彼”的逻辑来看待朱子学说。

3、“自然之理”

这是从源头上说理。当朱子同时谈到“所以然”与“所当然”时,常常说道,这“无非是自然之理”。可见,“自然”是同时包含“所以然”与“所当然”的。而朱子所说的“自然”,就是最高存在,其中包含着可能的最高价值。在“自然”之上再没有任何东西了,“自然”就是儒家所说的天,是宇宙自然界的全体,亦即生命整体。“自然之理”就是“天理”。既然如此,那么,一切形上与形下、体与用的关系,都存在于这一整体之内。“形而上者”决不是超自然的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而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对于物质的自然界而言,它有超越性,是精神性的,但决不是绝对超越的实体。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不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主体,更不是凌驾自然之上的“主宰”,但是在自然中占有特殊地位。在朱子学说中,可以说心是人之主宰,理是自然界的主宰,但心者人之心,身心是合一的;理者自然之理,理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更重要的是,理不在别处,就在心中。这就是朱子的天人合一论,同西方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是绝然不同的。

自然是存在及其功能之全称。就存在而言,它是最高主体,但不是实体,而是“天道流行”的过程,“自然之理”就是自然界发育流行的过程所具有的秩序。就功能而言,“自然”就是自己如此,自然如此,自己决定自己,没有其他主宰着。有人从这个方面解释自然,当然是正确的。由过程说明存在,由功能说明本体,这正是朱子学说的本来意义。但是,不能只讲过程而不讲存在,或者只讲存在而不讲过程。

4、“生理”或“生生之理”。

这是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理的价值意义之所在。“生理”就是生命创造的原理,是“自然之理”所包涵的。所谓“自然之理”,就其实质而言只是“生生之理”。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创造的过程,其生命创造是有秩序的,此即所谓“生理”亦即“天秩天序”是也。但“理”字能表现其普遍性的意义,可说是一种“自然理性”。但这又是关系到人的生命意义的大问题。

《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这个“生”字是全部《周易》的精髓,也是全部儒学的精髓。人们都说,“易”有三义,即变易、不易、简易。但“易”之三义不是一般地讲自然界的变化之道,而是以生命为其核心内容的,因此才有《易传》的“天人合一”之学。阴阳变化错综复杂,但阴阳从本质上说蕴含着生命。所谓“不易”,正说明生生之道是一切变化中之不变者。所谓“简易”,正说明乾坤所蕴含的生命意义是最简易明白的。《易传》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这个“理”就是“生理”。“生”的哲学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易传》之“生”的学说是理学最重要的思想来源。周敦颐的“万物化生”,张载的“乾坤父母”以及“天地之心以生为本”,程颢的“天只是以生为道”,程颐的“心者生道也”,无不以“生”为道为理。朱子作为“集大成者”,当然也不例外。他虽然对理做出了各种解释,但以“生理”为其核心这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他在《仁说》中提出著名的“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的学说,就是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这里,“心”字和“生”字有内在联系,二者与“理”又有本质联系。这是朱子天人之学的关键所在。

5、“性理”。

人们都说,朱子和程颐都主张“性即理也”,故是“性理”之学。“性理”就是人性中之道德理性,理就是道德理性。这已经事主体化的说法。但是,“性理”同“生理”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性理”就是“生理”的实现。如果说,“生理”是从客观上说,或者从存在上说,那么,“性理”就是从主观上说,或者从价值上说。但这又不是截然分开、成二元式的独立存在,“性理”就是“生理”之在人者。存在之中有价值含义,价值之中有存在基础。中国人之重价值,于此即可见。

在理学中,性有二说。一说是指“性者万物一源”(张载语)之性,与《易传》所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关。自然界是有“德性”的,这是西方主体论哲学不能接受的。“德”与“性”是价值词汇,其基本内容是“生”,其基本意义是“善”,所谓“元者善之长”、“继善成性”是也。善是指生命创造的目的,善就是目的,即向着完善、完美的方向发展。宋儒把“天德”说成是自然界的最高价值,就是以“生”为其存在论的基础。这已经是“天人之际”的问题了,不只是一个客观的陈述。

二是说人所禀受之性即人性,一般称之为“心性”,因为性就在心中。朱子说,“天道之赋于人者为性”,实际是以“生理”为人性之来源。“赋”字是一种目的性的授予。如果说“生理”是存在论的,“性理”是价值论的,二者如何统一呢?这正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性理具有客观普遍性,既是“万物之一源”,则万物皆有性。但是,从现实上说,人与万物毕竟不同,人能得其全而万物不能得其全,“只能得一些子”(朱熹语)。何以会如此?程颢和朱子都从气上作了解释(不能详述)。但最重要的是,天地自然之生理是普遍的、无私的,故人与物都有可能禀受其全而成其性。因此,人对万物也就是没有资格以优越者自居,倒是有关爱万物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性理”是“生理”之在人者,人是“生理”之实现者。人首先是生命存在,同时便具有价值,是有价值的存在者。其价值虽来源于“生理”,但其实现却完全在人自己。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主要表现在这里。

6、“使之然者”。

体用关系是真正讲存在问题的,是从本末关系发展而来的。如同一棵大树,有本有末,本是由根而生之主干,末是枝叶花实,其实是一个生命整体。体用关系也是如此。体虽是本原性、根源性的,但它是通过用而实现的,用就是实现体的,不是在用之外有个体(熊十力先生对此有深刻分析)。体用关系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既如此,理便不是静止不动的实体,而是流行过程中的动因。

7、“道理”。

“道理”之说很通俗,如同今人所说,“做事要讲道理”,“此人不讲道理”。但究竟什么是道理?是什么道理?按朱子所说,就是指道德义理,更具体说,就是“情理”,即所谓“天理人情”、“合情合理”。既合理又合情,情理合一,就是“道理”。朱子说:“今且以理言之,毕竟却无形影,只是这个道理。有如此道理,便做得许多事出来,所以能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也。”(《语类》,卷四)理无形影,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有实际内容,其内容就是道德情感。因此,一旦说出或表现在实际行动中,便能做出恻隐等等许多事出来。这些事都是情理中的事,一点也不抽象。他举出孟子的“四端”之情说明“道理”,正表明“道理”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这虽是日常生活中的道理,但又是很高的,真所谓“道中庸而极高明”,高而至于太极之理。太极者理之“极至”,是“极好至善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在这里,“道理”就是“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

三、“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

以上分别说明朱子关于理的不同说法和用法,在于说明理有不同层次的涵义,具有丰富的内容。这些不同涵义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理就是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整体性范畴。正如朱子本人所说,“如人观火”,从不同方向去看,会有不同形状,但却只是一团火。既然如此,就说明理决不单纯是逻辑分析的结果,而“所以然”与“所当然”不仅不是互不相干的,而且与其他意义紧密相连。

朱子是主张“条分缕析”的。所谓“条分缕析”,就是逻辑分析,就理而言,从中分析出各种不同涵义。理的上述不同意义的提出,就是“条分缕析”的结果。但是,分析之后,并不是将这些意义平铺地摆出来,如同商店里的货架,摆满了各种商品,由人们分别去选择。而倒是像中药铺里的方格子,分别装有不同性能的药材,但是真正使用起来,必须将各种药调配在一起,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就方法而言,这里当然有综合的问题。

康德有所谓“先验综合命题”,认为先验的范畴形式,能够将经验材料综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只靠分析是得不出新知的。但是,“先验综合”后来受到了批判,认为这是形而上学的,不能证明的。中国哲学从总体上说,缺少分析,而重视类比与综合,但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的综合。这样的综合有没有普遍必然性?这就成了问题,因而受到了质疑。

朱子关于理的学说,是怎样的综合呢?这是一个新提出的问题。我尝试作出一个解释,即整体论的要素分析与生命论的类比综合,很难用超验论还是经验论来划分。如果说是超验论的,则缺乏两个世界的明确划分以及纯粹形式化的分析;如果说是经验论的,则又有某种形而上的“预设”。因此,用纯粹先验论或经验论来划分朱子哲学,会遇到很大困难。这就如同直觉一样,既有经验主义的直觉,又有理性主义的直觉,还有超理性的神秘主义的直觉,要根据不同哲学的不同语境而定。

可以肯定的是,朱子虽然运用了“条分缕析”的方法,但不是逻辑分析主义的;他虽然很重视经验积累即“铢累而寸积”,但也不是纯粹经验主义的。从总体上说,理具有某种先验形式,但又是以经验为内容的,其先验形式不是“纯形式”,其经验内容也不是“被给予”的材料,而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可否说,朱子关于理的学说,主要是在人生体验中得到的,其中既有先验理性,又有人生经验,二者在实践中得到了统一。正如程颢所说:“天理二字,是自家体贴出来。”这“体贴”二字,很值得玩味。它既不是纯粹概念的认识,也不是单纯经验的集合,而是生命体验的结果。“体验”中既有认识,又有实践;既有理性,又有情感。总之是整体性的。朱子之所见、所思、所悟、所愿,在于人与自然界的生命联系与整体和谐,在于追求“天理流行”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既不是纯粹认识的,也不是上帝“启示”的,毋宁说是“自然目的论”的。“所以然”与“所当然”正是在生命目的性的学说中得到了统一。

在西方哲学看来,“所以然”与“所当然”是表述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的,根本不能统一。朱子将二者合在一起,不作区分,认为“所以然”就是“所当然”,“所当然”就是“所以然”,笼统地说一个“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就是概念的含混不清,语言的意义混淆。按照分析哲学的说法,“所以然”是讲事实的,是陈述句,因而是客观的;“所当然”是讲价值的,是祈使句或命令句,因而是主观的。事实和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绝不能混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价值是主观愿望或好恶的问题,主观与客观的界限是十分明确的。

自从休谟提出“事实”与“应当”的区分之后,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哲学家。现代西方哲学普遍接受了这种二分的观点,并且从逻辑分析到语言分析,不断进行论证,使之成为“定论”。现代分析哲学家(如艾耶尔、卡尔纳普等人),将价值完全主观化,甚至私人化,使伦理道德变成个人的兴趣、爱好,没有任何客观性,因而出现了“道德的沦丧”(麦金太尔语)。现在,又有一些哲学家试图将二者统一起来,建立“值得信任”的真理和价值观,比如理查德・罗蒂,从新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将真理与价值合而为一,但是受到许多人的批评。

有趣的是,中国哲学早就提出了这一类的问题,“所以然”与“所当然”的关系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的哲学家如朱子,并不是将二者混为一谈,而是区分二者的不同涵义。但是,他们并没有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以独特的方式解决了二者的统一。这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但是,中国现代的一些哲学家,似乎没有遇到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有现在这么严重,因此没有来得及对西方哲学家提出的挑战作出回应。他们只是从各自的哲学观点出发,对“理”作出了各自的解释。以冯友兰与牟宗三两位先生为代表,他们的理论兴趣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冯先生的兴趣在“所以然”,因而将其完全形式化,变成“共相”,建立了他的“新理学”。他讲人生境界,更多地是讲概念认识。牟宗三先生的兴趣在“所当然”,因而将其道德化,变成“实体”,建立了他的“道德形上学”。二人都讲本体论(或存有论),但冯先生讲出来的是“真际世界”,牟先生讲出来的是“价值世界”。二人各有侧重,但都没有直接就存在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

现在将前面的讨论归纳起来,专就“所以然”与“所当然”的关系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解释。

1、理是一个整体性的范畴,其中有各种不同的要素,因其功能、作用不同而有不同的涵义和用法。其中,“自然之理”是整体自身。朱子所谓“一理而万殊”之“一理”,就是整体性的“自然之理”,它不是数学上的“一”,而是包涵很多因素和层面的有机整体。尽管它是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说的。这所谓“自然”,即是生命整体,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虽然是居于特殊地位、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部分。这是中西哲学关于“自然”理解上的重要差别。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产生了对“理性”的不同解释。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其“理”是天人合一之理,西方哲学主张天人相分,其“理”只能是人的理性。中国哲学承认自然界有“内在价值”,其最高价值就是“生道”或“生理”,故称之为“天德”;西方哲学则认为自然界没有“内在价值”,其价值是由人赋予的。中国哲学认为人是实现“天德”亦即“生理”的德性主题,对自然界负有义务和使命;西方哲学认为人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认识主体,对自然界并无任何义务。

2、“生理”或“生生之理”作为“自然之理”的核心内容,是生命和生命创造的秩序和原理。“秩序”标明其存在意义,“原理”标明其价值意义,但“秩序”是显性的,“原理”是隐形的。“生理”的根本意义在于其目的性,而不是机械论的必然性。目的之所向即为“善”,“善”就是目的。但是自然界生命创造之目的即善,是潜在的,其真正实现者则是人。因此,人就是目的。儒家主张“性善论”,其根据在此。

关于这一点,从朱子关于“天地之心”与“人心”的论述看得非常清楚。自然界有没有心的问题,是逻辑概念难以说清的,但中国哲学说清了这个问题。自然界并无心,但自然界能“生物”,而所生之物则有心。人也是天地所生之物,但人心由何而来?只能由自然界的生命创造而来。追根溯源推上去,天地自然界也有心,即以“生物”为心,亦可说“生物之心”。这个心是无心之心,即目的之义,亦可说是无目的之目的。天地之心是潜在的,只能表现在“生物”上,但所生之物即人,却将其真正实现出来,这就是人心。这“人心”,不是生物学上所说的“心”,而是有目的、有意志、又道德情感的。因此朱子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之物,皆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故人有不忍之心。”(《仁说》)如果说,天地生物之心,只是生命创造的目的,那么,人心就是真正的道德目的。朱子说过,人的“本心”是善的,这个“本心”就是人心,这个“善”就是“继善成性”之善,即生命目的之实现。在中国语言文字中,“心”字最初是“棘心”、“木心”,即木尖,其主要意思就是生长。所以,由“生”而说明“心”,是源远而流长的。由“天地生物之心”过渡到“人心”,是一种生命目的性关系。这正是“所以然”与“所当然”,即存在与价值何以能够统一的基础。

这当然不是说,自然界就是一个道德世界,也不是说,天是一个绝对超越的实体。“天地生物之心”是对“生理”的目的性的一种表述,基本上是存在论的说法,但其中却包涵着价值的意义,而“人心”则是它的实现。从发生学上说,这是一种道德进化论的学说,在生命进化中即包涵着道德目的,并在人类的生命中得到实现。

3、从“生理”到“仁理”的实现,体现了人是创造价值的主体。我们说自然界有“内在价值”,是说自然界有生命创造和道德生成的价值,但这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说到人类的价值,则只能靠人类自身来完成。因为只有人才有目的和价值诉求,并能创造价值。

这里有两层关系,缺一不可。第一层关系是,人的生命价值从根源上说来源于自然界的“生理”,自然界是人的生命之源和价值之源。这所谓“根源”,在哲学上同时具有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的意义,但以前者为基础(这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人凭自己的理性创造了价值,但人的理性也是从自然界而来的,可称之为“自然理性”。朱子所谓“有知觉之理而后又知觉”,就是此义。“知觉之理”即是“生理”之一种。第二层关系是人作为“生理”的实现者,同时就是生命价值的创造者,实现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因而并不完全是“自然主义”的。完成这一过程,正是人的真正使命,也是人的目的所在,这里并没有功利或利益上的打算。“仁理”就是这样的创造,同时又是不断努力追求的目的。“仁理”作为生命价值的最高原则,有其生命存在的基础,因为人首先是一个生命存在。“生理”在气中存在,“仁理”在心中存在,而心在形体中存在,本来就不是二元的。但人在自然界有很高的地位,能够“为天地立心”(张载语,而为所有理学家所接受)。“立心”就是实现目的,即立“仁德”、“仁理”。人实现了仁德,就是为天地立了心。因为人心就是天地之心的实现。但这又不是“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然立法”是人类中心论的说法,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立法”是为了人的利益。“为天地立心”则是天地本有心而未能全部实现,因此靠人去立,“立”了之后就实现了天人合一境界。这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

4、在“生理”与“仁理”的统一中,“所以然”与“所当然”实现了统一。“生理”作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所以然”之理,目的性地蕴含着“所当然”之理。“生理”作为自然界生命创造的秩序,是一个客观事实,即所谓“事实”或“存在”问题,但是,其中却有价值意涵。我们之所以称其为“道德进化论”,就是说,其中包涵着道德的萌芽与生成。这在某些动物身上也能看得出来。为什么有些动物能够无私地救助人类或其他动物?有些动物不仅有情感、思维和语言,而且有社会,甚至有文化?这是用自然本能无法解释的。就此而论,价值并不是人类专有的。

但“仁理”作为“生理”之完全的实现,不仅是一个“存在”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价值的问题,即“所当然者”。但“仁理”又是从生命之“所以然”而来,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实际上,仁既是“所以然”,又是“所当然”,是二者的统一。我们说仁是“所以然”,就是一个陈述句,即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比如说“人者仁也”(孟子语),就是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即人是具有仁德的动物。同样,我们说仁是“所当然”,就是一个祈使句或命令句,即要求自己或别人应当如何去做,即回答“应如何”的问题。同样是“人者仁也”,则可回答人“如何做”的问题,即人应当按仁的要求去做,“仁民而爱物”,等等。

“人者仁也”,是所有儒家都使用的说法。这是中国哲学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中国哲学中,虽然没有西方语言中的“being”(即“是”或“存在”)这个词,但“者”字却能同时包涵两种不同的意思,一是“是”,一是“应当”。仁既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从存在上讲“所以然”;仁又是人应当遵守的法则,从价值上讲“所当然”。这正是朱子为什么将“所以然”与“所当然”放在一起,称“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的原因所在。前面说过,理的核心是“生”,故称“生理”,而“生理”之在人者即为“仁”,而“仁”是从理上说的,具有客观普遍性,故称之为“仁理”。万物各有其理,朱子主张“格”万物之理,但从生命的意义上说,万理都归结为一理,这个“一理”就是“生理”亦即“仁理”。朱子不是一般地“格物理”,而是必须“穷到极处”,即理之“至极”。这所谓“极”,就是“仁”,而“仁”就在人的心中。因此,朱子在谈到“格物穷理”时,也要说“穷其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而不仅仅“穷”其“所以然”之理。因为万物之理都通向“仁理”。所以,不仅要“格物”,而且要“致知”。“致知”就是尽心中之知,即实现仁的自觉。

5、就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而言,由于人与自然界是生命整体,而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因此,从根本上说,不存在客观事实与主观价值的对立。理者,天人合一之理,可表述为“生即仁,仁即生”(程颢最先有这样的表述)。这又是中国哲学语言的一种特色。“即”字并不说明二者没有任何区别,完全是一回事,而是说明二者相即不离的统一关系或蕴涵关系。客观地说,理是“所以然”之“生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生理”之中潜在地包涵着“仁理”,因此可以说“生即仁”(即“生理即仁理”)。主观地说,理即是“所当然”之“仁理”,这是一个价值判断,也是一个价值诉求,但“仁理”之中又包涵着“生理”,因此可以说“仁即生”(即“仁理即生理”)。这并不是什么“含混”、“混淆”,而是对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辩证式的表述。

6、我认为,语言分析离不开某种哲学,纯粹的语言分析,只具有工具的性质。所谓语言本体论,也只是一种哲学,而且在我看来,将语言视为第一位的存在,会丢弃很多东西,特别是有关人的存在价值以及心灵一类的问题。

分析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中国哲学而言,我们很需要分析。但分析并不是一切,也不是唯一目的。要真正解决人生价值的问题,还需要认识的“综合”,更需要生命的“体验”。就朱子和理学家所说的“理”而言,大体上可以说,“自然之理”是从源头上说,也是从生命整体上说。“自然之理”即是“本然之理”。“使之然”是其动力因素。“所以然”是其存在的形式或本质。“所当然”是其目的即价值。“性理”即“所以然”与“所当然”、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其终极目的则是“极好至善的道理”,即最高价值,也就是真、善、美的统一。“所以然”与“所当然”的统一,就是这样实现的。

总之,朱子哲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整体论的生命哲学,也是一种目的性的过程哲学(不是通常所谓的目的论),而不是观念论或实体论哲学。理的各种意义及其关系,都是在生命过程中“体会”出来的,在实践中体会出来的。

论语的论文篇六

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而要毁掉它,5分钟就够。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事来就会不同了。

虽然我也靠收入生活,但我迷恋过程要远胜于收入。

我有一块黑色的画布,我还有许许多多的颜料,我得到我所想要的。现在我拥有较大数目的财富,但是,在多年以前,当金钱的数目较少时,我也拥有同样多的乐趣。因为我深知,我想做的事情必定会达成。

除了丰富的知识和可靠的判断外,勇气是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

要想游得快,借助潮汐的力量要比用手划水效果更好。

必须有工作激情但又没有贪念,并且对投资的过程入迷的人才适合做这个工作。利欲熏心会毁了自己。当然,漠视金钱或者淡泊财富的人也不适合玩这种‘游戏’,因为他不喜欢就没有激情。

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我喜欢目前自己所从事的一切,并对此始终深信不疑。作为一个彻底的实用现实主义者,我只对现实感兴趣,从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对自己。

假如你缺乏自信,心虚与恐惧会导致你投资惨败。缺乏自信的投资人容易紧张,而且经常会在股价下跌时卖出股票。然而这种行为简直形同疯狂,就如你刚花了10万美元买了一栋房子,然后立刻就告诉经纪人,只要有人出价8万美元就卖了。

人们习惯把每天短线进出股市的投机客称之为投资人,就好像大家把不断发生一夜的爱情骗子当成浪漫情人一样。

哲学家们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你真能向一条鱼解释在陆地上行走的感觉吗?对鱼来说,陆上的一天胜过几千年的空谈。

当适当的气质与适当的智力结构相结合时,你就会得到理性的行为。

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每天早上去办公室,我感觉我正要去教堂,去画壁画!

正直,勤奋,活力。而且,如果他们不拥有第一品质,其余两个将毁灭你。对此你要深思,这一点千真万确。

所谓拥有特许权的事业,是指那些可以轻易提高价格,且只需额外多投入一些资金,便可增加销售量与市场占有率的企业。

论语的论文篇七

众所周知,由于考试的导向,传统教学总是“重结果、轻过程”。语文新课程从“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几个维度重建课程目标体系,指出过程本身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确立和突出了过程的地位。教育理念具有实践性品质,它引领着教育实践,同时承受教育实践的诘问。直面当下的教学实践,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情景已日见式微,过程与结果相互交融的教学景观数见不鲜,但同时重视“过程”而对“结果”的正确与否轻视甚至忽略的教学现象也时有所见,后者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深刻反思和激烈争论,由此引发一些困惑和质问:过程重要,结果就不重要吗?过程与结果,到底谁更重要?这些问题不仅观念层面中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思辨,更关涉到实践层面中过程与结果的权重把握,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事物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正确释晰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过程与结果互相对立

语文教学的结果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发展的最终产物,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则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教学结果所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前者与语文知识几乎是同义语(狭义的知识观),主要是一些经过严格检验,被证明是真实可靠的、能够用文字符号加以明确表达的事实,包括字、词、句、说话、作文等;后者具体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度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谋求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在性质上存在着差异:结果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而过程则不仅仅涉及认知层面,常常渗透着活动主体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结果通常是以“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封闭的、固定的、静态的,而过程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作为特殊认识活动的教学结果,往往是比较客观和确定的,而过程常常是主观的、不确定的,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时空情境联系在一起;语文教学结果(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具有公共性,而过程则通常具有个人性,并且过程的丰富多样性也与结果的“贫乏单调性”――后者仅仅是由若干词语所构成的――形成鲜明的对照。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者而言,结果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消费”价值或使用价值,“由于其具有普遍适用性,学习者获得这些知识就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直接使用它们,由此使得学习者的行为和生活能基于前人和他人知识经验,避免行为和生活的盲目性”,增强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而过程具有“生产”价值或发展价值,它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说前者追求的是对学生的即时效用,那么后者则是着眼于它对学生的身心结构的改造、丰富和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二、过程与结果相互依存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彼此对立,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彼此交织在一起。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或结果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什么样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肌体”与“灵魂”总是相依相伴、密不可分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学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它是基于过程的结果,是过程的沉积物。对结果的追求是过程展开的动力源泉,同时结果又为过程发展提供方向导航。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它总是朝着结果并受结果的引领与规限。“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三、过程与结果辩证统一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两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其直接的教

学涵义是:语文教学要坚持“两点论”,既要重视教学的结果,又要重视教学的过程。据此看来,那种“唯结果”或“唯过程”的极端做法是教学中的形而上学“一点论”,是完全错误的,其错误根源正如马克思在批判形而上学时所指出的:“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教育史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创造性地运用“经验”概念消解过程与结果的二元对立,确认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杜威的“经验”概念包括两重意义,一是经验的事物,一是经验的过程。他从经验的意义上理解“知识”,“知识,是一个涉及范围最广泛的术语,……它包括各种操作和学科。……知识这个术语既有主动的意义,也有被动的意义。知识既指操作或行动,即认识的过程,又指结果,即认识的内容……”显然,在杜威看来,知识并非是人们通常只强调的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而是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的统一,语文新课程正是基于对过程与结果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认识,在语文教学“重视结果、轻视甚至忽略过程”的特定历史背景下,适时指正“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确立和突出过程的地位。事实上,只有在课程实施中真正做到既重视教学的结果,又重视教学的过程,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也才能有效消解工具性对人文精神的控制,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通过上面论述可看出,“过程和结果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我们应当以唯物辩证法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导,做到既重视教学的结果,又重视教学的过程;既要看到统一,又要权衡轻重,做到具体知识具体分析,准确把握实际教学中过程与结果的相对权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合作的能力、学会生存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论语的论文篇八

一、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阅读优秀文章,拓宽自身眼界

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贵在抓住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语言是相同的,尤其是同一种语言,其借鉴性更强。一篇优秀的文章,无论是字词句式,还是谋篇布局,都有它的可借鉴之处。因此,多阅读优秀文章,学习和领悟其中优美的字词句式,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捷径。个性鲜明的语言、令人赞叹的结构、新颖灵活的表达方法,不仅能让学生从中学到语言技巧、寻到思维的痕迹,而且还会拓宽他们的眼界,使学生的思维跃上新的起点。所以,在写作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广泛的读书活动(书籍必须是经过筛选的、有针对性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是泛读,也可以是精读。随着阅读书籍的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在增加,思维途径也在拓宽,随之,语言和思维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写作始于模仿,文章终于创新

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原始的写作要写出好的文章是非常不易的。大多数新手开始写作的时候,总是不知道从何下手;知道从何下手时,又往往囿于写作理论的种种束缚,不知道该如何取舍。此时,打破这一困境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模仿写作。找出自己欣赏的并且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相似的文章进行阅读,这样可以引起共鸣,进而激发阅读者内心的写作冲动,此时,模仿范文的结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留驻笔端,就会形成一篇自己的“创作”。这样,既知道从何下手,也可以做到有感而发。在整个模仿写作的过程中,能领略到优秀文章的思维模式和文字运用技巧,并且很快就能加以掌握运用。模仿到一定程度之后,创新也就水到渠成了,包括语言的创新、结构的创新和思维的创新。模仿的过程是为了创新,创新的过程是对模仿的摒弃,这个过程的转变,就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

(三)想象是写作的基础,是思想腾飞的翅膀

文章出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作中,允许符合生活常理的虚构。在虚构的过程中,想象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篇优秀的.文章,没有想象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处于学生时代的青年人正是富于幻想的时候,挖掘想象的潜力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训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这一方面的练习,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有意识到无意识,从刻意到自然。科学幻想是想象,人物描写也可以是想象,对话可以进行想象,行动也可以进行想象……写作过程中,想象无处不在。经过具体而坚持不懈的训练,每个人对于想象的内容、方式都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仅仅局限于一个独立事件的叙述或描写,从而造成事件缺乏感人的情节,人物不能塑造得完美等,其原因就是缺乏虚构的想象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在符合生活常理的情况下,将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不同时间的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想象将之虚构成一个具体的事件,从而完成写作。

二、语言和思维要扎根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谈写作,只能是无本之源、无根之树,是不会长久的。生活是动态的,始终处于更新之中,所以,来自生活的材料是永远新鲜、有活力的。因此,无论是语言还是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要永远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现实生活的语言永远是我们的老师,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无数的语言值得我们借鉴,可以是精雅语言,也可以是乡俗俚语。在这方面,有许许多多的作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而且思维是建立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生活,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这和生活的多样化又不谋而合,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成了培养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方面。写作需要观察生活,学生只有在了解生活的基础上,才能去观察、分析、体味生活,积累生活,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生活中学习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如果离开生活,语言、思维很快就会干涸,写作也就死亡了。

综上所述,语言和思维是写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它定位在首要地位,无论是从写作理论角度,还是从写作实践角度,都是正确的,对于写作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本文作者:柴树臣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机械化步兵学院)

论语的论文篇九

语本论文对如何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研究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通过语料库技术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老人与海》等名著进行文本解读和对文本中词语、句法、节奏及篇章结构的检索和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和风格特点,进而对作品及人物进行评论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引言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大量的海明威作品译本,有关海明威作品及海明威本人的研究论文也到处可见。海明威及其作品在中国读者群和学术界能引起如此大的热情和兴趣,这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的专题。作为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师,我们在讲授某个作家的作品时,总希望尽可能搜集到对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以及对作品文本简释性的评论,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切更全面的把握。但是,当我们翻检所搜集到的各种评论资料时,发现真正能用于课堂作品评析的东西并不太多。如何使学生从作品本身(甚至作品原文)体会到人物的塑造过程,情节的发展脉络,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以及作品的修辞特色,通过文字语言这一可视媒介体现出来的呢?我们认为这是英美文学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大凡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关系,情节预设,以及冲突的安排与修辞手段,无一不是通过选词、句法、节奏、比喻、象征及篇章结构得到实现。文学作品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我们认为要想真正理解作品,必须重视对其作品文本本身的研究和改进研究方法,运用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论。

一、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

世界文学研究出现两种重要趋势:一是语言学分析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文学分析中;另一个就是现代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文学与语言学的融合形成了独立的语体学学科,应用于诗歌、小说和戏剧研究。语料库的应用从最初的版本学研究,发展到为各种文学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及参照。英美文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关系引起了语言学、文学界研究人士的广泛关注。研究和实验证明:文学批评是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而语料库方法则是量化的、描述性的,以概率为基础的语料统计分析。

二者的结合能够使文本的分析描述更系统,也更为可靠。语料库语言学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及工具,使人们对文学作品可以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研究不仅可以从理念、假设到事例分析,还可以从文本实证入手,通过特征分析建构假设和理论。由于文学语料库可以包括单个作家所有作品,构成某个作家的语料库,也可以包括多个作家的作品语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也可以建成英汉两种平行文本的语料库。从作品语料中人们可以得到充分的例证,以验证或说明某一文学批评理论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是利用文学作品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工具,以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词分布分析、文体特征分析、情节分析等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拓展传统的文学研究,提炼文学修辞、文学叙事的规则,考察作者的写作风格,甚至鉴别作品的真实作者。主要分析手段包括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文学作品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作品要表达哪些主题,反映何种思想内涵。

二、语料库技术运用于海明威作品研究的意义

笔者多年来对海明威的作品及其笔下硬汉形象颇感兴趣,一直想探索出一种先进的方法来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研究。我们可以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海明威的主要文学作品,包括《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以往,我们通过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文学批评,从海明威的作品的人物中的“硬汉式”人物身上总结出他们共同的群体特征。我们发现,首先,“硬汉式”英雄在肉体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勇气。第二,“硬汉式”英雄具有极强的意志力。与其体能相比,其意志力显得更为重要。正是这种意志力使人物在被打碎被重创后仍能保持“优雅的风度”,显示出人的尊严。第三,海明威的“硬汉”另一重要特质是忠诚。“硬汉式”英雄内心充满激情和忠诚精神,这一特质使得人物显得可信可靠,让人感到温暖可亲。第四,“硬汉式”英雄始终保持着作为一个人的崇高荣誉感,总能在失败面前表现出人的尊严。第五,“硬汉式”主角总是精通某种专门的技艺,如钓鱼、斗牛、打猎等。这种技艺上的精通使得“硬汉”能直面生活中各种环境而不会束手无策,同时也是构成他内在的'勇气和约束力必不可少的原素之一。最后,海明威的人物的考验都发生在怯懦和勇敢的瞬间,他们任何不同的选择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而正是由于死亡,人的态度才开始变为一种纯粹的东西,而正因为其纯粹,方显得意味深长。所以,死亡这一主题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死亡本身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是必然的,活着相爱是暂时的。这些观点使他的作品很少有良好的结局。但是可贵的一点是,他的人物并不轻易放弃生的欲望,他们敢于与死作斗争,力图争取自己的命运,因此他的悲剧仍焕发着生的光彩,预示着明亮的前景。海明威笔下“硬汉式”主角的力量来自其体质、精神、心理和社会能力诸种因素的合力,这些特质构成了海明威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一旦这些素质被放在与其难以抗衡的力量的冲突中,它们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显示出“硬汉子”的英雄本色。综上所述,海明威作品的思想内容,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以及海明威的创作艺术是一个永远不尽的研究主题,是永不过时的研究内容。

随着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在我国的兴起,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老人与海》等名著进行文本解读和对文本中词语、句法、节奏及篇章结构的检索和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和风格特点,进而对作品及人物进行评论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我们对20世纪美国重要作家海明威作品研究的一种新的突破,将会对海明威作品文本分析,文学理论的验证、构建,文学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海明威重要作品的方法和手段

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的重要作品《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进行文本解读和语料检索与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构建海明威“硬汉式”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体系,并试图把文学作品分析与文学教学结合起来,探讨其在文学教育中应用价值。我们可以将整个研究工作方案可分为三步:(1)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的搜集、整理,形成规范的电子文本格式;对作品的创作时期和体裁进行标注,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语料库;选择适当的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通过文本解读和语料库参照分析检查和验证相关的结论,并得出自己的分析结果。

(3)探讨和研究这种分析和研究之于文学教学的意义及应用途径。

海明威一生都在创造codehero,该文学形象贯穿海明威各个重要时期的多部作品,其基本特征在文本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发生了哪些变化,而该形象的变化与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是研究中要突破的重点。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和索引软件,通过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等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等,挖掘海明威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我们还可以用语料库语言学量化的、统计的、描述的方法,从文本着手,发掘‘硬汉’形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探讨这一主体形象的产生和塑造,论述海明威的“硬汉式”主角在桑提亚哥身上的基本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