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学计划需要全面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分配,合理安排教学设备和教具的使用。每个教学计划范文都经过认真设计和实践验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目标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第(1)课时。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3个新偏旁,指导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2)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卡片。2问: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看图学词。
1出示课文图画,问:看图的方法和顺序有哪些?
2指导看图说话,练习句式:
我看到图上远处有(),近处有(),左面有(),右面有()。
3出示新词语,指导正确认读。
4用上新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5教师朗读短语,想象画面,问:你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1认读:游、池、入,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飞、入。
四布置作业找一些描写四季的词语读一读。
板书设计。
1春夏秋冬。
春冬。
四季美。
课题2、姓氏歌课型新授2课时。
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中国姓氏。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
4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1)课时。
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
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认读。
4交流: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氏?练习句式说话:
我知道班里的同学有的姓(),有的姓(),还有的姓()。
5师生问答方式朗读课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相机讲解:单姓,复姓。并再举几个例子。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方。组词,造句。2辨析:方、万、放。
3指导书写:方。
五布置作业找一找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第(2)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
二练习说话。
1朗读课文前两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问:你发现什么?仿照例子说话。
2出示三四两行: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同法练习。
3小结: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三指导背诵。
1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朗读。2熟读成诵。
四指导写字。
1认读:什、么、双、国。2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和家人做有关姓氏的问答游戏。2诵读《百家姓》。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姓什么。
祖国真伟大!
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一些习性。
3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肚皮雪白穿绿衣,叫声呱呱蹦蹦跳,捕捉害虫小能手。(青蛙)。
2问:你对青蛙还有哪些了解呢?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学写“青”。组词,造句。
二看图读文。
1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4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相机认识病字头。
5检查:无音节的词语。选择造句。
6辨析:睛、请、晴、清、情。相机讲授辨析的基本方法。
7指导写字:请、晴、清、情。
三再次读文。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2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四布置作业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讲给家人听。
第(2)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2想一想,填一填。(课后题)。
二读文感知。
1接力朗读,及时正音。
2教师范读,问:你听懂了什么?
3交流自己的感受。
4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呢?
5再次朗读课文。
6指导写字:生、气。
三拓展训练。
1还有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处?
句式练习:我知道(),它能帮我们人类(),我们应该保护它。
2想一想,填一填。
包——抱、饱、胞、跑、泡、炮、袍。
书(包)拥(抱)吃(饱)同(胞)。
(跑)步水(泡)放(炮)(袍)子。
主——住、注、柱、拄、蛀、往、驻。
(主)人(住)宅(注)意(柱)子。
(拄)着(蛀)虫来(往)(驻)足。
四布置作业。
给你喜欢的小动物写几句赞扬的话。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青——请、晴、清、情爱护益虫。
课题4、猜字谜课型新授2课时。
教学。
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3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
重点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教学难点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字谜。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字谜:一加一。请大家猜一个字。交流猜的方法。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字”,组词,造句。
二初读第一则。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4指导写字:左、右、红、时。
三再读第一则。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四拓展训练。
1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字谜,小组内互相猜一猜。2交流展示小组猜字谜的成果。
五布置作业和家人一起猜字谜。
第(2)课时。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谈话导入。
说一说和家人一起猜了哪些字谜?是怎样猜出来的?
二初读第二则。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4指导写字:动、万。
三再读第二则。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四拓展训练。
1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内编字谜。2全班交流猜一猜。
五布置作业以猜字谜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4、猜字谜秋青。
课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课型新授1课时。
教学。
目标1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时候,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挺清楚。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行为习惯和能力。
教学。
重难点1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时候,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
教学准备课文图画。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了解口语交际任务。
二看图了解。
1出示图画,讲讲看图的顺序和方法。2学生自主看图,说一说图画的内容。
3小组内交流。
三听故事,记内容。
1讨论:怎样记住故事的内容?
2提出要求: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3听老师讲故事《老鼠嫁女》,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4按图画逐一交流记住的内容。相机板书关键词语。
5小结:记住故事内容的方法。(看图画,找关键词语。)。
四讲故事,说内容。
1同桌互相讲故事,要求:
讲的同学声音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听的同学认真听,作出评价。
2全班展示,相机评价。
五布置作业。
给家人讲一讲《老鼠嫁女》。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老鼠嫁女》。
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新授3课时。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书写2个生字。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
3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正确书写3个生字。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4和大人一起读。能进行亲子阅读,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儿歌的大概意思。
重点。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通顺地朗读。
诗文,并了解大意。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能正确书写5个生字。能正确。
朗读并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难点。
1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词语和诗文,并了解大意。
3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件,田字格。
第(1)课时。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词语,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
2各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用上这些生字或词语,句式练习:
今天(或昨天、前天)的天气是()。我见过(),当时的情景是()。
5认读生字:带音节的,不带音节的。
6问: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呢?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师范读。
以各种形式练习朗读,逐渐达到熟读成诵。
找一找这些字母形状的异同,曾增强记忆。
2读一读,写一写。出示生字,按照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进行分类。
学生朗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进行组词,造句。
指指导书写:见、长。
三布置作业。
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第(2)课时。
整理与修改。
一字词句运用:读一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二书写提示。
1认读生字:白、回、果,并进行组词、造句。
2讨论这些生字的书写规律,相机讲授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进行评价。
1看图说话,句式练习:这里的景色真美呀!天空中(),地面上()。
2自由朗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4交流:你知道哪一个词语的意思?
5再次朗读。
四布置作业找出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短语进行积累。
第(3)课时。
整理与修改。
一和大人一起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6仿照一个小节,自己写几句小诗。
7全班展示,交流评价。
二布置作业跟家人一起朗读,并且把自己写的几句小诗读给他们听。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和大人一起读。
课题快乐读书吧课型新授1课时。
目标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童谣和儿歌,并了解大意。
2初步培养阅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童谣和儿歌,并了解大意。
课件,学生提前搜集一些童谣和儿歌。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理解:童谣。
二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4全班交流感受。5再次朗读。
三分享拓展。
1同桌互相朗读自己搜集的童谣和儿歌。2在全班展示,集体评议。
3小结:和好书交朋友,快乐读书吧!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观察写字表,运用记字方法记住“死、咬、做”三个字。
2、通过自由练读、角色朗读、同学赛读等形式,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
:运用记字方法学习生字,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
:感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待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见解。
一、复习旧知,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分“字、词”两个层次复习旧知。)
二、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字,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3、学习会认字“停、钱、重”。
采取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的方法;采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指名读等形式,使学生认读生字。
4、送字回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抓关键语句“一只死狐狸!快下车。”“这张皮能卖不少钱呢!”体会卖鱼人的高兴,感情朗读。
5、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3、学习会写字“咬、做”。
采取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的方法;采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指名读等形式,使学生认读生字。
4、送字回文,指导学生默读并圈画出表示列那动作的词,在理解词语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抓住表示列那动作的词,体会列那当时心理,感情朗读。(学生在上一自然段学习的基础上,已掌握学习方法,本自然段在学习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习课文四、五自然段,体会列那和卖鱼人的心情。
(四)小结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五)回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巩固练习
(一)认识字宝宝
停 钱 重 咬 做
(二)再认词宝宝
停下 停车 金钱 重新 咬住 咬牙 咬人
出生入死 你死我活 做工 做人 做事
(三)生字搬家
1、做事情不要死板,要灵活机动。
2、小红一口咬定,这事不是她干的。
五、指导写字(死 咬 做)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记字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最后再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学生观察字形。
3、指导写字(老师范写,学生仿写。)
板书设计:
狐狸列那
卖鱼人 停 下 走 摸 说 扔
列那 咬 穿 做 套 跳
语文一年级《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树和喜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三单元组第2课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课文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又像是一幅的连环画,画面清新质朴,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快乐”。学完本文,希望同学们学会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一下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11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会写四个生字,正确认读11个生字。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学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课我将采用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知道——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文本兴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树和喜鹊的图片、播放配乐朗读的方式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景中,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将根据前面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学设备情况的综合考虑,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1、解决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用“我来当小老师”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初读感悟。
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切入点,训练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以及组织概括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有初步的把握,从而起到导航的作用。
3、再度理解。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落的阅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4、拓展延伸。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要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则显得更加的重要。我将以课堂为平台,训练为主线,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我设计了一下训练点:
(1)“孤独”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2)为什么树和喜鹊会感受到快乐?
(3)练习生活实际,你有没有以上的经历。
根据新课程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负担的情况之下,对作业做了如下的设计:
(1)复习和巩固生字,用上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2)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散文、诗歌等,谈谈自己的感受。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树和喜鹊。
一棵树好多树。
孤单——快乐。
一只喜鹊好多鸟。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大海图片、视频。
说说你的感受
这节刘枫们就去海边看一看,领略一下大海的美丽。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自主识字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小组内解决字音。
2、 师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自主识字的效果。
3、 把生字还原到课文中,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 品读课文
1、 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
2、 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句子,师生共同解读。
(1)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a、 指导书写“白”,“又”两个字。
b、 注意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
(2) 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a、 指导书写:的、和。
b、 找出表示小娃娃动作的词:笑、迎、捡、穿、挂
c、 模仿一下这些动作
d、 体会一下,小娃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3) 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大海的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美吗?好好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3、 小结:
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仿佛也来到了海边。感受到了小娃娃们的快乐!
四、 课下任务
课下,请大家继续读课文,注意,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项链
白的又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写4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
1、 读词语。
2、 读课文。
3、 小娃娃的项链是用什么做和,大海的项链又是用什么做的?
二、 指导朗读
1、 听录音,一边听一边纠正自己的读音,同时注意模仿体会。
2、 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个句子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自己心理的感觉。
3、 小小朗诵家。自千奋勇,把课文读给同学和老师听一听。
4、 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 感悟、积累
1、 学完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 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把它们画下来,读一坊,并记住。
3、 仿写词语。
四、 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大海的歌曲,来学一学,唱一唱。
板书设计:
项链
美丽的大海
快乐的娃娃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读熟课文,认会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认会15个生字。
3、练习看上下文猜字。
4、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电脑绘制的四幅图及词、字等幻灯片。
教学布骤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随文识字,读通课文。
课件展示:五个可爱的小动物伴着音乐走了出来。紧接着题目出现:《珍贵的纪念》。板书课题。
范读全文。
师:哪一组合作的最好,读得最认真,一会儿请他们为大家读。
看图认识主人公。
读课题两遍。
手指字认真听。
手指字轻声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用""圈起来,然后看上下文猜一猜。
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合作认字。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下座位请教老师或其他组的同学。
1、同桌之间当小老师检查。(1生读,另一生手指字认真听)。
2、读完的学生举手示意;。
3、读得快的学生感情朗读或认绿线格中的字。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渗透性识字。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
3、在朗读上作示范。
1、渗透"猜字"识字办法;。
2、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再次随文识字。
3、引起学生的定向注意。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的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1、继续随文识字;。
2、练习朗读全文;。
3、培养合作精神;。
4、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5、让一部分学生先认会字,便于下面进行合作学习。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请学得快、合作得好的学生先读,相互检查朗读情况。
2、逐段相机出示课件:
a、亭子、台阶及动物们手舞足蹈高兴的样子。
b、动物们留纪念的过程。
c、第二年春天来到时,亭子周围鲜花盛开,蝶飞蜂舞的情景,动物们依次上场,引导理解: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为什么"这才是最珍贵的纪念"。
两个同学(同桌)读完后,另一桌读,读完后评议。
1、看图认识"台阶"、"亭子";。
2、感受动物们建好亭子后的喜悦心情。齐读第一段。
看图认识"刺猬"。
1、先齐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2、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及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
1、渗透感情朗读。
2、闪动的字由静变动,吸引了学生,集中了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识字。
1、培养想象能力;。
2、通过讨论,明确小刺猬留下的纪念是什么,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物的良好习惯,同时感悟这份纪念的珍贵。
三、由词到字,认会15个生字。
1、课件出示11个词。(依次出示)。
2、要求在小组内学生字,请学生谈学习过程。
3、开火车读字。课件展示,读对一个字,送学生一份小礼物留作纪念(课件上的小物品)。
a、认识的学生主动站起来读。
b、开火车读,读对了,全班跟读。
a、小组长检查,把会的字用""标出来,不会的圈出来。
b、生生互教互学。
c、交流学习方法或好的学习习惯。
开火车读,组词读或只读出字音,
1、缩小语境,帮助学生认字。
2、认字过程有层次性,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识字目的性强,提高识字的效果。
2、组与组互动,生与生互动,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1、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2、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为自己的收获,推动学生今后依然在兴趣盎然中自主学习。
语文一年级《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重点: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法:根据学生识字和读课文的学情,运用字不离词、随文学习的策略,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突出重点。
学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总结识字、写字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喜欢才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有关鸟的谜语,看谁猜的快。(课件出示: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因为常来报吉祥,人人见了都爱它喜鹊)。
1、板书课题,学生用小手指在空中跟着老师一起写。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老师先泛读课文一遍,学生注意老师的发音,圈出文中的生字词。
1、自由试读课文,圈出本课的12个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子,看谁读的好。
3、在这12个字中找出三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组词。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找出文中的反义词,一起来读一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提出问题:文中的树和喜鹊为什么感觉孤单,说说孤单是什么意思。
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
3、大家一起用孤单这个词语造句,看谁说的好。
1、课件出示本节课需要会写的六个生字:单、招、呼、居、快、乐。
2、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
4、评价学生的写字情况,展示优秀作品。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借助板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3、熟读课文。
4、抄写生字。
树和喜鹊。
居招呼。
单快乐。
《树和喜鹊》是一篇简单易懂的课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开课伊始,我以学生最感兴趣的谜语入手,让他们具有学习本课的欲望,同时和他们一起谈谈喜鹊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迅速走进课文,接下来我以范读的形式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去勾画生字词,帮助他们认识新字词,接下来让他们自由去朗读,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扫描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应该先扫描生字词障碍,再让他们去朗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顺利过了字词关,学生认识了生字词后朗读起来就有很打信心了。
在朗读课文时,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通过示范读、分组度、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
在指导写字时,扎住字的结构和重点笔画去观察,通过示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让学生从小写好字。
一年级语文《树和喜鹊》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树和喜鹊》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树和喜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第6课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伙伴”为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树和喜鹊》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树和喜鹊由孤单变快乐的原因。
3、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
4、感悟朋友、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
学习重点: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所以确定本课时教学重点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树和喜鹊由孤单变快乐的原因。
学习难点:联系实际,了解邻居和朋友的重要,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学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课我以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并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进行说的训练。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在交流学习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首先复习课文生字词语,并由4个表示时间和心情的词语进行课文内容的回顾。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训练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以及组织概括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有初步的把握,从而起到导航的作用。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对课文的学习分成两部分,一是通过1,2自然段的学习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在这部分的学习中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孤独”的意思,图文结合感受“一棵树、一个窝,一只鸟”的孤独,在这种情境中指导学生读出它们的孤独感。
第二部分通过对3至6段的学习去探究树和喜鹊为什么又快乐起来?学习方法的第一部分一样,在圈画中找出原因,图文结合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并理解“快乐”的含义,读中悟乐,能说出自己什么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进而领会课文主旨,懂得有朋友,有邻居,有友爱才会有快乐和幸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落的阅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句式的训练,会用“……也……”说话,也是本课要达成的一个目标。
(四)写字的指导。
在第二课时里指导“居”和“乐”,因这两个字已是会认的,已对它们进行了识记,组词和运用的练习。所以在写字环节主要观察字的结构,占格,主笔的位置,进行示范,学生练写。
(五)总结课堂,激发阅读: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当你孤单时你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快乐起来?
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童话书的兴趣。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
一年级语文树和喜鹊说课稿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写字要求是: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我有明确的要求,并不断纠正不良写字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
《树和喜鹊》是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围绕“伙伴”为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这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树和喜鹊》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和伙伴一同玩耍、一同游戏、一同生活,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这也正符合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人文内容,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学生已经学到第三个单元的课文了,认识了自然段,对童话故事也有所了解。学生对童话故事有着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入学后,和同学朝夕相处,感受到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的情谊,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但由于年龄和知识所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还不了解,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本节课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预定为以下3个:
1、复习生字和词语,会写“快、乐”两个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以上所预定的教学目标,正是基于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本课我以读为主要方式,教师范读,个别读、小组读、全体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并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进行说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会对说话提出要求,并及时评价和指导。
学生学法:
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在交流学习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首先复习课文生字词语,并由4个表示时间和心情的词语:从前、后来、孤单、快乐进行课文内容的回顾。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从而起到导航的作用。导入部分可以实现目标1中的复习生字和词语。
(二)品读词语,感悟内涵。
对课文的学习分成两部分,通过1、2自然段的学习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并理解“孤单”的意思,图文结合感受“一棵树、一个窝、一只鸟”的孤单,在这种情境中指导学生读出他们的孤独感。这一环节可以实现目标2中的`部分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
第二部分通过3至6段的学习去探究树和喜鹊为什么又快乐起来了?学习方法和第一部分一样,在圈画中找出原因,图文结合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并理解“邻居”的含义,在读中悟出快乐,并能说明自己和朋友玩耍时的快乐场面,进而领会课文主旨,懂得有朋友、有邻居、又友爱才会有快乐和幸福。这一环节的活动可以实现目标3。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进行阅读。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本文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写字的指导。
在第二课时里指导“快”和“乐”的书写,因为这两个字已经是会认的,在第一课时已经对这两个字进行了识记、组词和运用的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要求: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环节主要观察字的结构、占格、主笔的位置,进行示范,学生练写、纠正学生写字姿势。这一环节活动实现了预定的目标1。
(四)总结课堂,激发阅读。
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当你孤单时你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快乐起来?让学生思考,说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此向同学们推荐童话故事《三只小猪》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童话书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一棵树好多树。
一只喜鹊好多喜鹊。
孤单快乐。
以上,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预定,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老师为我提出保贵建议。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
1.师出示课外谜语,生竞猜谜底.
2.师读本诗内容,生竞猜谜底.
3.师揭晓谜底,出示诗题.
多样识字.
1.读诗认字。
认真读古诗两次,遇到不会的拼音请拼音宝宝来帮忙.
2.出示生字,全班一起读一读.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将景物圈出来。
2.学习第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1)山有色水无声对比,山是什么颜色的?水有没有声音?
为什么看过去山有色,但是水无声呢?(画中的水)。
(2)这里有几个生字我来考考大家。
色:斜刀头,色彩、白色、景色。
有:有的、有趣、没有。
无:没有就是无的意思,无数(实在太多了,没有数字可以记录下)无声、有无。
(3)这句话中还有一对反义词(远近)。
(4)远:距离很远,远方、远近、永远(一直)。
近:距离近,近处、近来、相近。
远和近有什么相似之处?(走之底)。
请你说一说,在教室哪些同学离周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周老师比较近?
(5)这里还有一个字很神奇,近—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换一换识字法)。
听:听见、听说、打听(向其他人询问)。
3.学习第二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这里有两个景物,花和鸟。
(2)同学们春天到了花朵盛开了,但是现在春天过去了花为什么还盛开着?(画上的花)一般的小鸟在人走进都会飞走,但是为什么我们走进了,这只小鸟动都不动呢?(画上的鸟)。
(3)这里也有一对反义词(来去)。
(4)来:来去、从来、回来。
去:去年、回去、不去。
(5)这里还有最后一个生字,它是还。
4.读了这首诗,你从哪里猜出它的谜底是画的?
1.出示来去,让学生观察笔顺、笔画特点。
2.范写:来(点向里斜,长横在横中线,垂露竖在竖中线,撇捺要写得舒展)。
去(短横在横中线上面,长横在横中线下面略微往上倾斜,撇折要略微往上提)。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剩余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表演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一、猜谜导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谁能猜猜?(贴雨点图)。
2.师:小雨点很顽皮,今天跑到我们课堂里来了,我们一起书空课题。
雨:两肩开阔,两脚稍合,中坚挺直,点点对齐。
点:四点底像小拱桥,两边点大,中间点小,方向不同。(齐读课题)。
二、深入探究,了解雨点的形态。
过渡:小雨点又跑到哪些地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找出答案。
1.全班齐读课文,说说雨点分别落进了哪里。
学生回答:(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师:我把大家找到的答案,做成了词卡,这些词卡去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吗?谁来读?(做小老师读,开火车读)贴卡片。
2.小雨点在这些地方都做了什么?
学生回答:(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出示词卡,谁来读?都来做动作。
3.这四个词语都是写小雨点的动作,李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它们也想到黑板上找找它们和朋友,谁来帮帮他们?(师生互动来贴词卡)为小朋友鼓掌。
4.师:都是小雨点,为什么去了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动作呢?让我们和小雨点再来旅行一次吧。
5.课件出示池塘图。
评:小雨点在睡觉,千万不要吵醒它,声音要轻要柔,谁再来读。
6.课件出示小溪图。
师:小雨点睡醒了,它听到小溪哥哥在唱歌,叮咚叮咚,播放,你发现了什么?小溪哥哥在慢慢地流着,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好像在散步。(这句谁来读?)。
评:小溪很悠闲,谁在来试试。
7.课件出示江河图。
师:接下来,小雨点跟着小溪哥哥会流到什么地方呢?后来小雨点和小溪哥哥一起来到了江河姐姐这里,(播放)你发现了什么?江河姐姐的水流速度更快了,所以小雨点要奔跑才能赶上江河姐姐的脚步。应该用什么语气读?是不是该稍快点,要有急事的时候,我们才会奔跑。
8.课件出示大海图。
评:跳跃是有力的,都起来要响亮,谁再来试试。
9.师:如果把刚才大家读到的四句话,合奏起来,就是动听的一首儿歌。四人一个小组,小组合作朗诵儿歌。
小组合作朗诵汇报(配乐)。
师:你们读的真好,咱们一(四)班可不可以来个大合奏呢?不仅小组合作,咱要全班合作,老师也来参与。
10.全班表演,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已经坐不住了,还想感受一下美妙的旅行,做上动作,在此跟着小雨点动起来吧!
三、语句表达,升华主题。
过渡:我们不仅儿歌要读好,还要学会表达,你觉得雨点会落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老师也收集了雨点说要到的场面,你来看。(播放视频:1.图片,2.玻璃;)你看到了雨点落在什么没地方,它在那里干什么?学生大胆想象,回答。
四、“里”字书写。
学会表达,还要学会书写,你才更棒。
日写扁扁占上格,一竖垂直在中线。
两个长横放下格,五横等距最美观。
五、总结全文。
师:其实这节课里,还隐藏着一个科学小常识,你来看黑板,老师画的小箭头,池塘里的水,小溪里的水,江河里的水,最终都会汇入大海,大自然还有很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语文《树和喜鹊》说课稿
《树和喜鹊》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伙伴”这一主题下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故事性强,是以孩子口吻写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认识“窝”、“静”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新的偏旁部首;读准“只”、“种”、“乐”三个多音字;观察分析“居”字并进行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孤单”和“邻居”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感受到有朋友就有快乐。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读准“一”的变调。
2、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课我采用了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树和喜鹊》是一篇情感丰富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它的感情脉络非常清晰,对比鲜明。通过前后的变化,来体现从前孤单到后来快乐的这样一个情感历程。本课的设计重点就是要通过圈画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体悟的读,探究的读,创设情境去读。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孤单”和“邻居”等。同时,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喜欢直观图像,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创设了静态画面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情景式阅读,从直观到思考到交流总结到深刻感悟,体悟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提炼出: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的这样一个中心思想。识字部分主要是随文识字、联系生活和自主识记等恰当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最后同桌互查、教师检查,以达到当堂高效识字的效果。写字部分是通过以往的写字歌诀的经验积累,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微课解决难点的方式进行,给同学们以最直观的教学,形成较深的写字理念和方法指导。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介绍喜鹊的微课,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喜鹊在大树上搭窝等新奇的课外知识,能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顺着微课的问题出示字卡“窝”,进行识字。
(二)初读课文,读准课文。
首先指名读文,全班摆口型跟读,评价正音。接着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一”的变调,这在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已经接触过,在本课又一次出现,依旧是一个小难关,介于孩子的基本能力和预习情况,不做过多讲解,在具体语境中读准即可。
(三)深入探究,体悟情感变化。
1、朗读课文,联系上文,感受“孤单”。
教师结合贴图,让学生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样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孤单。同时还创设了情境,“如果你是一棵树(一只喜鹊),只有你一棵树(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在情境中读好句子,感受到一棵树、一只喜鹊的孤单,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孤单”这个词语的意思。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孤单”的意思,并创设情境,引发共鸣,当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从一个“也”字感受到了什么?逐步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重要,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快乐。通过再读课文,学生发现后来树和喜鹊有了变化,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在理解“邻居”一词时,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如“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本中“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又是谁呢?”“树和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他们一起做什么?”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实际真正理解了“邻居”的'意思。教师又创设想象空间“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树和喜鹊都因有了好多好多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所以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3、拓展训练,练习读说。
用从前、孤单、后来、快乐两组对应的词语来模仿课文说一段话。一年级孩子读说训练应该常态化,对词语、行文结构的积累会有助于日后的写作,是一种语文课堂的延伸与拓展,让孩子也充满成就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四)识字。
这部分包括自学生字条,同桌互查;识字大比拼;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寻找词语宝宝,学生读的时候更有游戏性,激发兴趣;以及帮助鸟宝宝冲出蛋壳。3个多音字的字音、两个新偏旁部首的认识。
(五)写字。
“居”字是本册书中学到的第一个左上包右下结构的字,写字口诀中曾经提到过,但没有具体书写过这类字。所以通过微课生动的展示出居字的书写,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并举一反三。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本课板书主要以板画的形式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一年级语文《树和喜鹊》说课稿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因为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语文教学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伙伴”这一主题下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故事性强,是以孩子口吻写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单元的课文了,认识了自然段。他们对童话故事有着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入学后,和同学朝夕相处,感受到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的情谊,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所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还不了解,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复习生字和词语,会写“快、乐”两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四、教学流程。
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创设了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积累词语。
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接着带领学生复习词语和句子。既帮助学生巩固了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新词,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句子。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复习词语环节,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读准“一”的.变调、“居”和“呼”在词语中的读音。接下来帮助学生积累aabb式四字词语。在学习时,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只、种、乐”三个字是多音字,在不同词语里读音不一样。在此环节,教师采取分类积累词语的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读准易读错字音,掌握多音字用法,并积累aabb式四字词语。
之后,围绕“快乐”这个词语,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书写环节:先让学生观察“快”和“乐”字的占格和关键笔画的位置。接着,教师范写了生字,特别强调了易错笔画。然后,让学生临摹书写一遍。这样,使指导书写落到了实处,体现了“提笔即是练字时”。最后,ppt出示了课文中含有“快乐”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在语境中运用与积累词语。
(二)创设情境,朗读体验。
儿童语言的学习规律为“学习——积累——运用”。课上,教师依据文本的语境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模仿、运用课文语言。
1.联系上文,了解“孤单”
2.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重要,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快乐。
通过再读课文,学生发现后来树和喜鹊有了变化,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书中批画相关句子。在理解“邻居”一词时,教师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如“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本中“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又是谁呢?”“树和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他们一起做什么?”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实际真正理解了“邻居”的意思。教师又创设想象空间“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树和喜鹊都因有了好多好多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所以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三)拓展阅读,激活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因为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语文教学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本环节,教师共推荐了两首儿歌,一首课内,一首课外。课内的儿歌重在帮助学生复习本课的生字,在读中巩固字词,积累语言,背诵儿歌。课外的儿歌,则是题材与课文主题相近关于伙伴情感的儿歌,意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体验,提升对伙伴的认识。拓展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好习惯,激活他们童真的心灵。
课堂是学生生长智慧的地方。好的语文课堂,充满智力挑战,能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够聆听到学生生命成长的拔节声。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两课时。
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1、练习书空第二题。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
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小结。
五、作业:
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结: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会比老师灌注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观察写字表,运用记字方法记住“死、咬、做”三个字。
2、通过自由练读、角色朗读、同学赛读等形式,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
教学重点:运用记字方法学习生字,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待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分“字、词”两个层次复习旧知。)。
二、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字,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3、学习会认字“停、钱、重”。
采取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的方法;采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指名读等形式,使学生认读生字。
4、送字回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抓关键语句“一只死狐狸!快下车。”“这张皮能卖不少钱呢!”体会卖鱼人的高兴,感情朗读。
5、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3、学习会写字“咬、做”。
采取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的方法;采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指名读等形式,使学生认读生字。
4、送字回文,指导学生默读并圈画出表示列那动作的词,在理解词语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抓住表示列那动作的词,体会列那当时心理,感情朗读。(学生在上一自然段学习的基础上,已掌握学习方法,本自然段在学习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习课文四、五自然段,体会列那和卖鱼人的心情。
(四)小结。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五)回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巩固练习。
(一)认识字宝宝。
停钱重咬做。
(二)再认词宝宝。
停下停车金钱重新咬住咬牙咬人。
出生入死你死我活做工做人做事。
(三)生字搬家。
1、做事情不要死板,要灵活机动。
2、小红一口咬定,这事不是她干的。
五、指导写字(死咬做)。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记字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最后再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学生观察字形。
3、指导写字(老师范写,学生仿写。)。
板书设计:
狐狸列那。
卖鱼人停下走摸说扔。
列那咬穿做套跳。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是秋天呢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学生观察想象。)。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和小节。
1、整体识字,全体认读生字,小老师带读生字。
2、注意“说”“是”读翘舌音,“圆”是整体认读音节,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生字的字形让学生自主识记,整体感知,注意形义的联系。当堂板书,让学生动态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思考:这一句写的是什么。
(2)看图认识“草芽”。
(3)提问:草芽为什么说他就是春天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来了呢。
(4)指导朗读。握好朗读基调。要把描写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句子是重点,读出它们各自的形态,如“草芽尖尖”,“尖尖”要读得轻细,表现出草芽的柔嫩;“荷叶圆圆”,“圆圆”声音微微上扬;“雪人大肚子一挺”,“一挺”要重读,表现出雪人顽皮的样子。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表演读。
四)词句讲释。
1、“穗”,看图,让学生感知,告诉学生“穗”是谷类植物簇生在一起的花或果实。组词:稻穗、谷穗、麦穗。
2、注意儿歌的四个小节,结构、句式都相同,抓住第一节(只有一句话),引导学生读懂草芽是春天有特征的事物,所以他说自己是春天。联系生活实际,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让学生认识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3、其他三小节可让学生用同样方法自己读懂内容。
4、自学交流。
(1)按学习第一句的步骤和方法自学二、三、四句。
(2)小组交流讨论。再推荐一名代表汇报。
5、“——是——”这样的句式在儿歌中出现了三次。把这类句子找出来,再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二、回顾课文内容,多种形式读课文。
三、说说画画。
你觉得哪个季节最美说说你最喜欢的季节,再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四、实践活动。
以“美丽的四季”为内容,开一个“诵四季”展示会,学生可以用诗歌、歌舞歌颂四季,也可用绘画表现某个季节的美。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对错说话是非菏叶圆形夏天。
秋天雪花肚子就是冬天冬瓜。
六、练习写字。
要掌握的横折勾和竖弯勾两个新笔画。教师师范写,让学生清楚它们都是一笔写成。写字时让学生注意观察、体会两种笔画的转折的角度,运笔用力的大小。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认识了生字,多数学生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借助图片内容,概括图片大意。
2、练习用流利的语言把图中的内容表达清楚。
3、培养观察、概括能力,并喜欢用语言交流。
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2、根据图意,概括大意。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概括大意。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喜欢照相吗?相信大家都有许多有意思的照片。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图片展览。首先,我们要给带来的相片起个名字。老师这里有几幅很有趣的照片给大家看一看。同学们,起“名字”看似小,可是藏着大学问。大家愿不愿意试着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起名字呢?好,我们今天试着给照片起个名。
二、情境渲染,初读图画。
放音乐,出示课本中的图片。
三、选定图画,看图析义。
1、认真地观察这幅图画的哪里最吸引你?
3、让我们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4、把学生写出的内容放在大屏幕下展示,引导学生们评价每一项,从其表达得是否贴切、是否巧妙、是否让人产生相应的联想等,评比。
5、其他三幅画请小组内自由选择一幅大家最喜欢的,由小组长组织一起讨论,商定其名字。把小组讨论的名字一一展示,评价,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记下来。
四、作业。
给自己带来的照片起名字,小组商讨后把照片展出。
一年级语文《树和喜鹊》说课稿
《树和喜鹊》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第6课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伙伴”的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树和喜鹊》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树和喜鹊由孤单变快乐的原因。
3、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
4、感悟朋友、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
学习重点:
1、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中词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树和喜鹊从孤单变快乐的原因。
学习难点:
联系实际,了解邻居和朋友的重要,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学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课我以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并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进行说的训练。
四、说学法: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在交流学习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首先复习课文生字词语,并由4个表示时间和心情的词语进行课文内容的回顾。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训练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以及组织概括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有初步的把握,从而起到导航的作用。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对课文的学习分成两部分,一是通过1,2自然段的学习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在这部分的学习中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孤独”的意思,图文结合感受“一棵树、一个窝,一只鸟”的孤独,在这种情境中指导学生读出它们的孤独感。
第二部分通过对3至6段的学习去探究树和喜鹊为什么又快乐起来?学习方法的第一部分一样,在圈画中找出原因,图文结合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并理解“快乐”的含义,读中悟乐,能说出自己什么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进而领会课文主旨,懂得有朋友,有邻居,有友爱才会有快乐和幸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落的阅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句式的训练,会用“……也……”说话,也是本课要达成的一个目标。
(四)写字的指导。
在第二课时里指导“居”和“乐”,因这两个字已是会认的,已对它们进行了识记,组词和运用的练习。所以在写字环节主要观察字的结构,占格,主笔的位置,进行示范,学生练写。
(五)总结课堂,激发阅读: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当你孤单时你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快乐起来?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童话书的兴趣。
六、说板书。
一棵树好多树。
孤单——快乐。
一只喜鹊好多鸟。
一年级语文《树和喜鹊》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树和喜鹊》,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树和喜鹊》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伙伴”这一主题下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故事性强,是以孩子口吻写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认识“窝”、“静”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新的偏旁部首;读准“只”、“种”、“乐”三个多音字;观察分析“居”字并进行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孤单”和“邻居”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感受到有朋友就有快乐。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读准“一”的变调。
2.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课我采用了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树和喜鹊》是一篇情感丰富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它的感情脉络非常清晰,对比鲜明。通过前后的变化,来体现从前孤单到后来快乐的这样一个情感历程。本课的设计重点就是要通过圈画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体悟的'读,探究的读,创设情境去读。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孤单”和“邻居”等。同时,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喜欢直观图像,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创设了静态画面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情景式阅读,从直观到思考到交流总结到深刻感悟,体悟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提炼出: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的这样一个中心思想。识字部分主要是随文识字、联系生活和自主识记等恰当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最后同桌互查、教师检查,以达到当堂高效识字的效果。写字部分是通过以往的写字歌诀的经验积累,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微课解决难点的方式进行,给同学们以最直观的教学,形成较深的写字理念和方法指导。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介绍喜鹊的微课,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喜鹊在大树上搭窝等新奇的课外知识,能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顺着微课的问题出示字卡“窝”,进行识字。
(二)初读课文,读准课文。
首先指名读文,全班摆口型跟读,评价正音。接着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一”的变调,这在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已经接触过,在本课又一次出现,依旧是一个小难关,介于孩子的基本能力和预习情况,不做过多讲解,在具体语境中读准即可。
(三)深入探究,体悟情感变化。
1.朗读课文,联系上文,感受“孤单”。
教师结合贴图,让学生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样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孤单。同时还创设了情境,“如果你是一棵树(一只喜鹊),只有你一棵树(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在情境中读好句子,感受到一棵树、一只喜鹊的孤单,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孤单”这个词语的意思。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孤单”的意思,并创设情境,引发共鸣,当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从一个“也”字感受到了什么?逐步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重要,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快乐。通过再读课文,学生发现后来树和喜鹊有了变化,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在理解“邻居”一词时,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如“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本中“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又是谁呢?”“树和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他们一起做什么?”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实际真正理解了“邻居”的意思。教师又创设想象空间“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树和喜鹊都因有了好多好多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所以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3.拓展训练,练习读说。用从前、孤单、后来、快乐两组对应的词语来模仿课文说一段话。一年级孩子读说训练应该常态化,对词语、行文结构的积累会有助于日后的写作,是一种语文课堂的延伸与拓展,让孩子也充满成就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四)识字。
这部分包括自学生字条,同桌互查;识字大比拼;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寻找词语宝宝,学生读的时候更有游戏性,激发兴趣;以及帮助鸟宝宝冲出蛋壳。3个多音字的字音、两个新偏旁部首的认识。
(五)写字。
“居”字是本册书中学到的第一个左上包右下结构的字,写字口诀中曾经提到过,但没有具体书写过这类字。所以通过微课生动的展示出居字的书写,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并举一反三。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本课板书主要以板画的形式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