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村汇报材料(热门13篇)

时间:2023-11-05 01:57:15 作者:灵魂曲 材料

在撰写汇报材料时,我们应该注重语言准确性,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词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汇报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行业的汇报内容,包括项目进展报告、研究成果汇报、工作总结报告等等。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准备和撰写自己的汇报材料。

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的汇报材料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学校改善等工作,顺利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现20xx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将扶贫部门的贫困家庭信息库与学生学籍库进行数据比对,确定受资助学生范围。同时,结合扶贫信息库动态调整的特点,组织各乡镇中心校对区域内贫困学生不间断进行排查,提高受资助学生信息核对的准确率,让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确保资助无遗漏。20xx学年纯农牧民子女就读大中专学费资助1669人,资助资金291.1万元;建档立卡特别(中职)资助学生共计260名,共计资金13万元。

二是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按照“六长”责任相关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摸底排查机制,加强对各乡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请假进行摸排;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做到“一生一案”,确保做到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

三是加大改善办学条件力度。20xx年投入资金5355.5万元,新建石渠县第二幼儿园、xx乡中心校教学楼、续建石渠县洛须九年一贯学校等项目;针对我县冰冻期长、雨季长、施工期短等制约工程建设的弱点,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我局明确提出“学校校长为学校项目工程现场负责人”,并安排局机关干部职工到学校担任项目工程现场代表,监督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四是落实普惠性幼儿园支持力度。现有单设幼儿园3所,附属幼儿园23所,均属于公办幼儿园,村级教学点21个;20xx年投入幼儿保教费335万元,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

一是扎实开展资助政策宣传。通过宣传手册、明白卡、宣传栏、致学生及家长资助政策一封信、主题班会等多形式、多维度进行宣传,确保全社会对政策全知晓。

二是建立教师“一帮一”帮联制度。安排教师与每一名贫困学生、农村低保、孤儿、残疾学生等学生进行“一帮一”联系帮扶,定期进行走访,向家长宣讲政策,及时了解学生就学情况和受助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三是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学校倾斜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学装备水平、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师资水平,大幅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的汇报材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永宁县委永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永党发〔20xx〕1号)文件精神,县文旅局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工作力量,着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阵地建设。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富民战略,着力提升和强化我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正在对望远镇逸兰汐社区和闽宁镇武河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部功能进行提升打造、对杨邶雄农民文化大院进行外部氛围营造及内部功能提升。计划为望远镇逸兰汐社区、唐湾社区,街道办建设社区,胜利乡陆坊村,李俊镇玉泉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设备器材,预计8月底前完成配备。永宁县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现有近3万册图书已完成加工和数据转换,预计6月底前正式投入使用。20xx年上半年,在永宁县综合执法大队建成第34家图书流通服务点。于4月28日完成了永宁县人民公园公园足球场提升改造项目中的天然草坪种植工作,整体工程预计6月上旬可以进行初验。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1.蓬勃开展全民阅读,点燃全社会阅读热情。

截至目前,依托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图书流通服务点、分馆、“书香永宁”线上图书馆等资源阵地,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共计74场次,受惠群众累计达3.9万人次。图书馆接待读者5.2万人次(线下3.8万人次,微信公众号1.4万人次),图书借阅量累计达14万册次(线下借阅10.1万册次,微信公众号借阅3.9万册次)。办理借书证277张,答疑读者咨询1.2万余人次。面向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开展业务指导6场次。

2.文艺培训全覆盖,提升基层文艺骨干服务能力水平。

寒假期间开设20xx年少儿寒假剪纸、声乐、书法公益培训班23期,受益未成年人次达千余人次。开展永宁县文化馆线上微课堂,推出原创舞蹈课程线上视频教学《唱开花儿等你来》、《两座山》、《点赞中国》等,受益人次达万余人;线下面向民间文艺团队开展为期一周的古典舞身韵基本功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我县文艺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实施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20xx年永宁县广场民族健身舞培训班,为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40余名学员进行专题培训,为群众艺术广场舞在全县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3.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春节期间,组织我县书法爱好者和文化志愿者在全县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受益群众千余人。在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举办的“欢天喜地寅新春”20xx年银川市云上社火大赛中,由我局推选的永宁县胜利阳光艺术团迎亲花轿社火团获一等奖,永宁县望洪镇靖益村社火秧歌队获二等奖,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截至目前,开展“20xx年载歌载舞迎新春--文艺下基层”活动12场,“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文艺演出12场次。

(三)抓惠民、出精品,文旅开发带增收。

1.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提高文旅惠民服务效能。

组织开展“年味永宁福到万家”永宁县20xx年线上年货节、“和美永宁·幸福万家”永宁县20xx年首届百姓春晚、永宁县20xx年“火树银花庆新春多彩扮靓幸福年”霓虹丽景秀、“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等多项活动,全力促进县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举办了“节气民俗润民心·非遗文化展魅力”20xx年永宁县文化旅游春季研学游系列活动,以昌盛光伏农业科技产业园和原隆村非遗工坊为核心,辐射带动赵鸿文化大院、棚湖湾树莓生态基地、中粮长城天赋酒庄打造新春采摘科普研学游。

2.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文化旅游新高地。

一是申请了闽宁镇文化旅游与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智能导览宣传系统、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安装旅游标示标牌,完善永宁县旅游系统。带动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县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二是提升了闽宁镇乡村旅游示范点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自治区创建全域旅游发展资金50万元,建设昌盛光伏生态科技园图书阅览岛、科普文化长廊、德万顺生态农庄导视牌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闽宁镇旅游形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资源“品牌化”。通过“永宁县文化旅游广电局”视频号、“相约永宁”抖音账号等平台,强化对永宁文旅资源宣传推介力度,截至目前,共拍摄旅游宣传视频20余期,有效提升了我县旅游资源知名度。20xx年1-5月,全县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总人数819.66万人,同比增长24.16%;旅游收入45万元,同比增长1.25%。

目前,全县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接待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愈加充实。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资金保障不充分。20xx年机构改革后,旅游工作正式纳入文旅局重要议事日程,然而至今未下达旅游相关经费,严重制约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展开。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运行经费不足,管理人员缺乏。三是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全域旅游开发层次较低,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不鲜明,旅游线路特色不明显,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仍需提高。

(一)坚持文化惠民,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结合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文旅融合示范点打造工作,加大指导培训力度。努力争取项目资金,加快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建设,推进县域内公共图书、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二是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服务活动。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四送六进”活动,认真谋划文艺活动,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富民、移风易俗等内容创编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三是扎实做好非遗传承保护有效发展。积极争取非遗项目扶持资金,加大对非遗传承基地保护和非遗传承人经费投入;培育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车间作用,深化文化企业“百千万”扶贫行动计划,推进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引导非遗传承人入驻电商平台,拓宽非遗产品销路。

(二)坚持旅游富民,进一步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

一是全力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推动重大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建成一批旅游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形成示范引领效果,确保旅游产业竞争力有较大提升。围绕国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华夏河图艺术小镇建设和仁存古渡红色文化历史遗迹开发建设进度。依托宁夏旅游投资集团与永宁县战略合作的资源优势,启动永宁县文旅产业智库建设,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及智力保障。根据自治区文旅专项资金申报要求,围绕银川都市圈建设,加快推进闽宁镇省级旅游度假区、原隆村3a级旅游景区、玉泉国际酒庄4a级旅游景区、棚湖湾树莓生态园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闽宁镇“山海情”影视文化旅游基地建设项目、王太堡生态观光园建设、望洪镇宋澄村红色教育旅游示范村以及胜利乡、望洪镇、板桥村“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品牌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大文旅项目推进力度,结合永宁县文旅产业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旅产业“十四五”规划,做好全县文旅产业项目谋划和征集储备工作,丰富文旅产业项目库,积极探索发展文旅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全力提升旅游产业影响力。充分利用国家重点电视剧《山海情》热播的巨大影响力,打造新时代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当代红色文化旅游体验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平台建设,力争3a级以上景区全部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在线预订、网上支付、开通服务热线等服务,统筹策划永宁县对外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和市场拓展营销,建立机制、形成合力,一体宣传、集群发力,做大营销,打造品牌。尤其要精心准备、积极对接、做实做活银西高铁开通后国内游客“引客入永”工作。三是全力提升旅游产业服务力。围绕延长旅游产业链条,紧扣“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鼓励和扶持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提档升级,建立景区景点与宾馆酒店联动服务机制,评选旅游星级宾馆酒店、特色餐饮名店、旅游商品店,促进地方特色餐饮业发展,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强力推进永宁县文明旅游服务提升、文化旅游行业乱象整治和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维护全县文化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文化旅游营商环境。

村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汇报材料

土兴镇位于平昌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73.7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0个农业合作社,9236户36528人。近年来,土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壮大主导产业、狠抓基础配套、强化社会治理稳步推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工作方向。

土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聘请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规划。专业人员通过实地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课题调研,深度分析区域资源情况,科学编制了《土兴镇乡村振兴规划》,为土兴乡村振兴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明晰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生态优先、产村相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思路,通过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促进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坚持产业优先,增强振兴动力。

一是精准定位抓产业。围绕“一核三带”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全镇回引业主34人,组建专业合作社34个,规模流转土地2.6万亩,种植青花椒1.8万亩,发展水产1500亩,水果3000亩,巴药1800亩,蚕桑1200亩,建设平昌县青花椒主题公园1个,青花椒初加工厂8个,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园,户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二是利益联接促增收在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实贫困户现金、支农资金、业主投入、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折资等量化入股,建好产业园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业主投入压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和集体收入来源,实现贫困群众有增收、业主有效益、集体有收入。三是巩固提升促旅游。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抓产业的巩固提升转型发展,通抓基础、建特色,按照产旅结合的思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在华山、圣谕等村率先建成“1+6”综合体、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华山”民宿、麻花博物馆、土坯房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红烧团鱼、平昌青花椒鸡、土兴麻花等特色美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三)坚持基础配套,夯实振兴保障。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改善路、水、电、网、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一是构建内畅外达的路网结构。在建好江土快捷道路的基础上,加宽黑化土兴—钱家湾主干道,把土兴与县城、元山、五木、得胜、灵山的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极大改善了土兴的区位优势和集散能力。坚持规划引领、清单管理,2019年共加宽改造乡村公路51.2km,建设通组、入户道路56km。全镇“一轴三环”的路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物流方便快捷。二是全力抓好集中供水的水利建设。以双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依托政策支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在各村同步开展小集中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骨干供水),实现95%的农户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吃上了安全自来水。三是抓牢电网升级改造。围绕15个村(居)委阵地、产业园区、村落组团等重要点位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现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用电保障。四是提升网络通讯。大力实施网络通信提升工程,完成电视网络户户通。五是强化安全住房保障。全镇实施易地搬迁402户,农村危房改造2688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9户,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建新252户,拆旧1200余户,各项住房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全镇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六是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厕所革命”、土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截止目前,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村配备保洁员,投资2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有望在8月投入使用,两个场镇和双桥水库上游污水将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四)坚持有效治理,探索振兴路径。

一是筑牢一个堡垒。全镇探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配齐配强各村支部书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推行“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突出“两个作用”。推行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制定“九带头九不做”的党员公约,开展党员“亮比评”活动;发挥村民自治管理作用,常态开展村民说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及《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三是建强三支队伍。即:党员干部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创新“四个机制”。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实施决策机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基础投入引导、市场发展投入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依法治理规范、乡风文明示范的基层治理机制,通过创新机制确保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一)建强组织、压实职责,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乡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抓乡村振兴主体职责,全面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村级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指导带动作用,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把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组织推进、要素保障、政策支持、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按照现实运用到乡村振兴上,建立了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体系。进一步压紧靠实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加强教育监督管理,提高履职能力,切实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开展“回头看”,全面摸清底数,找准薄弱环节,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召开乡村振兴着重工作推动会议,听听各种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现实困难,保证乡村振兴各种任务在我乡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二)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强力推动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创立。我乡xx村与xx村被确定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创立村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紧盯时限要求,有力有序推动创立工作。根据省级示范村创立准绳,加快推动村庄编制计划,两村村庄编制计划预计本月底完成初步设计。仔细对标三大类23项创立指标,全力补齐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软肋。在已完成两村乡村振兴工程的基础上,实施红山村农村环境整理工程,购置3立方米吸污车1辆,硬化粪污堆放场地约1500平方米。xx村积极融入全乡文旅发展大环境,依托集镇工程建设,美化绿化村内巷道,改造提高老旧院落,清理整理后院棚圈,村庄形象大幅提高。

(三)聚焦着重、全域推动,着力提高人居环境成色质量。全面实施人居环境整理提高五年行动,坚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持续推动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扎实开展珠龙关村、xx村“清洁村庄”创立工作,规划改厕54户,目前完成20座。健全农牧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农牧村人居环境改进常态化、体系化、持续化、精细化。深入落实“河长制”,开展巡河410次,仔细当好河道清淤及河道垃圾清理工作,保证河道行洪畅通,极大地提升了防汛减灾能力。大力开展生态环保问题排查,充分利用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措施,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帐并进行跟踪销号。

(四)培养产业、厚植优势,不断夯实产业增收基础。全面贯彻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各种政策,在浅山区鼓励引导发展肉牛产业,肉牛存栏xx头,全乡牲畜现存栏xx万头(只)。着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强化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全乡总播种面积x亩,天生场流转土地x亩,规模种植马铃薯x亩。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与“民俗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会活动,旅游影响力与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聚焦文旅产业发展软肋,全面发力推进工程落地实施,投资646万元的xx山南坡绿化项目工程可研编制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报告正在编制中。“东纳圣境”建设工程已完成计划设计,正在优化完善设计方案,藏药浴宫、彩虹滑道、滑雪场、休憩长廊等基础工程正在进行可研编制。

(五)紧盯工程、狠抓进度,大力补齐乡村振兴软肋弱项。今年我乡新建、续建各类工程20项,规划投资xx万元。其中,腰泉村生态养殖场一期与二期项目、红山村环境整理项目、堡子滩村灌溉水渠项目、xxx牧道维修项目、xx村绿化水渠项目、xx村大黑沟截引项目、xx片人居环境整理项目、老年活动中心改造工程、xx村安全饮水截引改造项目、xx村农田水渠项目、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周转宿舍建设、xx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安装等17个工程已完工;集镇人居环境整理、xx村人居环境整理二期项目、xx村自来水调蓄项目等3个工程计预计本月底竣工。

(六)聚焦民生、服务群众,持续促进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扎实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乡累计接种新冠疫苗xx剂次,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第三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摸底工作全面完成。持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6.82万元。聘用核心区、缓冲区搬迁户生态管护员101人。深刻汲取“xx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各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彻底消除存在的问题隐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当前,我乡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多元化投资渠道不宽,工程资金短缺,致使个别工程进度缓慢。二是改厕工作进度较慢,离完成今年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三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推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效果还不明显。

(一)坚强增投入、补软肋,大力推动各类工程建设。强化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对接,集成扶持政策、整合工程资金,争取未竣工的3个工程按规划顺利完工。实施好xx南山绿化工程,年内完成打井及管道铺设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争取“东纳圣境”文旅综合体工程早日落地实施。

(二)坚强抓整理、强弱项,着力改进农牧村人居环境。继续深化人居环境整理与全域无垃圾行动,依托工程建设,抓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高等着重任务。持续推动改厕工作,高质量完成剩余34户改厕任务,逐步建立吸污车辆运营制度,切实解决群众改厕的“后顾之忧”。加快推动xx村与xxx村“清洁村庄”创立工作,保证顺利通过省市县验收。

(三)坚强惠民生、增福祉,全面贯彻各类社会保障措施。仔细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着重人员、着重场所防控措施,强化防疫物资保障,当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扎实当好医保与社保收缴工作,保证参保率达到100%。落实好低保、零时救助等保障措施,保证困难群众受助及时、急难有救。

(四)坚强打基础、优环境,全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把xx镇作为一项旅游大景区进行整体打造,下大力气推进民俗餐饮街、xx寺景区、xx宾馆等现有旅游资源提档升级。大手笔当好“xx圣境”建设这篇好文章,修建藏药浴宫、彩虹滑道、滑雪场、休憩长廊等基础工程,吸引各类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建设,全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步入新轨道。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xx农商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及xx审计中心的决策部署,始终坚定“支农、支小、支零、支散”的经营思路,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以小额信贷为抓手,传承发扬“背包精神”,持续深入开展信用工程,架起了融通资金、连通城乡的金融桥梁。

截止20xx年xx月末,xx农商行整村授信已授信农户数8433户,授信金额17565万元,用信户数1295户、金额7802万元。我行发放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共计616户,金额70830.63万元。其中,发放“商贷通”支持个体工商户贷款3632.33万元,涉及221户,发放支持小微企业主贷款28981.31万元,涉及395户。支持小微企业贷款38216.99万元,支持县域小微企业55户。

(一)整村授信方面。

xx农商行利用人行支小再贷款资金为37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6801万元,通过此项惠客措施,极大的减轻了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成本,并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他们的资金周转问题。

为有力推进整村授信工作,xx农商行积极成立“整村授信”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一个督导工作组和五个推进工作组。督导工作组由总行董事长、行长、监事长组成,主要负责活动过程中的全程参与督导、内外上下协调等工作。下设的五个推进工作组,组长由包片高管担任,负责全县范围内各支行活动的日常组织开展和进度推进。

xx农商行开展试点先行,试点支行积极对接辖内行政村,营造浓厚整村授信宣传氛围,同时开展建档营销工作,做好试点总结。xx农商行将xx县xx镇xx村定为试点行政村,xx支行在xx村顺利开展了整村授信试点工作,首批给村干部及其他村民授信23户、授信金额达285万元,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整村授信的便利。

为及时向群众答疑解惑,提供金融服务水平,xx支行为每个村配备了金融服务客户经理,同时做好对我行其他金融相关业务的咨询与答复工作。

(一)小微企业方面。

1、开展客户调研,做好实体与银行的双向对接。

自20xx年开始,我行积极开展”百行进万企,万人进万村”为主题的走访调研活动,划分了具体的走访重点,分类制定了指导性内容,通过实施五个结合接地气,旨在以此次调研走访活动为契机,真正掌握客户的结算服务需求、信贷融资需求、对农信社的建议与意见,切实起到访农家、听民言、摸市场、解企难的效果,达到强化金融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的目的。

通过安排走访,我行就名单中下发的170户企业进行对接,积极填报问卷调查,走访率达100%。同时,就有合作意向并有融资需求的客户进行回访,发放贷款共计4000余万元。

2、推动产品创新,做到服务实体全覆盖。

近年来,我行在对原有信贷产品积极优化产品功能基础上,不断开发创新产品,在已有白领通产品的基础上,深入调研,不断推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达20余种,如服务县域小微商户的“商贷通”,帮扶中小企业的“存货贷”、“订单带”等贷款产品,一系列适应当地市场的贷款产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通过产品优化,手续更加便捷,利率更加优惠,还款方式多样。我行贷款种类不断丰富,竞争实力进一步加强,做到了实体经济贷款产品全覆盖,为小微企业及农户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

3、加强监管力度,做到监管力度不降低。

一是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树立风险合规意识。必须要认识到严监管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行业未来发展常态,消极的应付心态是不可取的,要正确认识到监管与发展并不矛盾,监管的目的是为了矫正发展偏差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首先要从心态上支持监管,拍拖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将业务功能和服务实体经济有效结合,把防范和化解信贷业务的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减少存量风险,严防增量风险。

(一)整村授信方面。

一是当前农村有大量农户外出打工不在家,整村授信农户基本情况调查表许多数据无法获取;且农户的自我防范意识较强,无贷款需求的客户不愿配合入户调查,家庭收入等敏感数据不愿提供,导致农户基本情况调查表中难以取得准确数据,授信目标客户无法锁定。

二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种植、养殖经营户大量减少,有效信贷需求也相应减少,加之近年来监管要求对消费信贷的严格控制,真正需要用心范围不断手酸,也导致整村授信业务拓展的难度加大。

三是农户贷款风险大。农户贷款主要用于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而这又面临着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风险。种植户因自然爱海颗粒无收,养殖户因疫情影响而“空栏”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农户还款困难。

(二)小微企业方面。

民营企业除金融有效供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外,其本身在发展当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小微企业可抵押物少,大部分小微企业靠租赁场地进行生产经营,比如洗煤厂,他们无有效的土地使用权和厂房进行抵押,就算有厂房土地可用于抵押,但抵押评估费用较高,且抵押率较低,小微企业难以承受。用机器设备等抵押,因其变现与管理难等原因,现很少采用此类抵押物。我县联社服务辖区属于县域,主要为煤炭,但煤炭价格变动较大,质押存在困难,变现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且不易管理。此外,小微企业管理混乱,仓单等在我县县域也较为少见,因此抵押仓单类、退税类产品的难度较大,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担保面窄仍是影响我们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授信的主要因素。

(一)整村授信方面。

一是要求各支行继续发扬“背包精神”,细化工作措施、量化工作职责,党员要带头深入工作一线,做实“网格化”管理,切实管好整村授信“责任田”,做到走访一个不落,授信一个不丢。

二是要求各支行要提高认识,以整村授信工作为抓手,筑牢支农支小的战略根基,通过深耕细作农户贷款,争取达到农户贷款数量上升、质量提升的双升质效。

三是要求各支行交流试点经验,走出适合自己的路子。总结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逐步实现整村授信扩面、提质、增效的全面推进。

(二)小微企业方面。

我们要继续以访农户、进市场、入社区活动和开展的其他个人类客户走访调查为发力点,做到从“坐门等客”到“上门营销”转变,从“等客户”向“找客户”转变,深入掌握授信需求,实行“送信上门”,要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及时放款,加大营销力度的政策导向。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和我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行动方案》内容,现将我镇2019年6月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棚房整治行动:大棚房整治工作基本完成。

二、农创园建设:我镇多次对农创园整体情况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并安排综治中队进行日常巡查,确保华侨城农创园正常营业;目前,华侨城农创园已顺利开园营业,大马戏馆、南大门建设项目正在推进中。

三、景区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基本完成罗家林片区和中山路雨污水管网主体管道施工,正在进行路面恢复:月牙街-景溪路基本完成路面破除工作,并同步进行月牙街外风貌施工。

四、环保工作:一是“散乱污”企业巡查整治工作。对辖区内“散乱污”企业开展日常巡查,确保不反弹,无死灰复燃现象;同时,还组织力量对集中居住区、租房、闲置厂房和交界地带等隐蔽区域进行专项排查,切实保障整治工作成效。二是禁燃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疏堵结合,以用促禁”的原则,在辖区范围全面开展禁燃宣传、巡查和秸秆综合利用。6月15日,已顺利完成小春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未发现“火光、烟雾、黑斑”和向沟渠边、田边、路边、山边乱抛秸秆垃圾等现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按照市政府安排,按照区“三大战役”办通知,臭氧防控工作6月开始,我镇将继续做好露天焚烧等相关工作。三是工业污染源管理,加强日常巡查,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四是大气工作。黄龙溪城管中队开展了多次建设工地、道路扬尘整治。截止目前,xx区环保局对各镇街设置的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我镇空气质量在全区排名靠前。五是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巡查工作力度,加强巡逻守护力度,排查重点防火点位10个;完成山头长制摸底工作,落实点位12处、山头长人员12名,涉及了41个组,守护森林面积约12676亩;完成2019年隔离带设置计划51条,共计20000余米;保管维护好森林防火扑火工具,保证能及时使用,看护森林防火设施3s监测点,确保能正常运行。截止目前,我镇森林未发生火灾,森林防火安全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五、河长制工作:一是人工湿地。加强日常巡查,对人工湿地进行了清掏。二是截污管网建设。已完成。三是河渠清淤工作。xx庙沟、嘉禾排洪沟已清淤完毕,条条河清淤完成80%,预计在汛期来临前清理完毕,保证在汛期能够正常排水防洪。四是全镇河长基本按要求完成巡河任务,村级河长每月巡河基本不低于8次,镇级河长每月巡河基本不低于3次,并对河渠河长公示牌进行了检查。五是加强日常巡查,重点排查我镇排口、人工湿地、河渠和一体化设施运行情况;六是对xx河堤、堡坎进行了修复。七是完善了应急防汛预案,在大河村、黄龙社区开展了2次防汛演练。截止目前,我镇总体水环境持续改善。

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永苏路、大苏路、茶山路、永邓路道路建设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中。

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华严村和东岳村已经竣工了,华严村的已经审计了;二是户厕改造提升项目已全面启动,6月20日前,已完成117户农户的户厕的提升改造。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汇报

(一)选优配强乡村领导班子队伍。镇党委注重抓好村“两委”班子业务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党校资源开展村干部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调动积极性。同时用好“三会一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坚持“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的每日学习。做好传帮带,通过“老人”、“新人”结对帮扶,“一对一”、“手把手”传授基层工作经验,更多掌握使用本领,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

(二)做强乡村振兴产业支撑。镇党委因村制宜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中中洋花生种植已辐射带动xx、xx、xx、xx、xx等村种植近1000亩。目前已申请“xx一品”统一商标,确保了花生质量的统一,提高经济效益。xx村“一品岗”果园按照高标准果园再次进行升级改造,套种萱草、西瓜、黄豆、葡萄并在果园内放养山鸡。把“一品岗果园”打造成“一品岗蟠桃园”,促进“果园变桃园、山区变景区”的转变。xx村优先探索出“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党支部负责项目策划、引进投资和业务拓展,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收储及加工、包装、销售,农户负责具体种养,发展“稻田养鱼”、竹林鸡养殖业和油菜、山茶籽、百香果、葡萄等种植,实行“保底+占比分红”的模式合作经营。

(三)做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各支部积极开展党员积分评星、农村党员体检等活动。同时落实好三会一课、财务公开等制度。在党员教育方面做到全覆盖,深入开展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讲党课活动,召开“支部书记联席会”,进行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农村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

(四)深化“机关联乡村”机制。一是深入调研,理清发展思路。各机关党支部到结对共建村进行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共商发展。市国安局政委范春、第一支部书记曾xx等一行在xx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许xx的引导下,实地摸排走访了xx村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并在现场召开工作交流办公会。会上就xx村的各项工作同村两委主干和部分村民代表做了深入交流,并对下一步xx村深入落实区委《推行“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的意见》精神和市国安局的党建帮扶工作机制,依托市国安局的优势,深度整合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市、村“两级党建”带“乡村振兴”,同时深度发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康养福地等,为xx村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将机关党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到村里,提升村党支部的“基层堡垒”战斗力。二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各结对共建党支部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将机关的资源、要素精准导入,xx村结对共建党支部区财政局机关党支部通过与xx村两委沟通,发现村里当前存在的问题困难,争取资金进行机耕路的修建,现机耕路已基本修建完工。三是助力脱贫攻坚和指导疫情防控。各结对支部通过走访贫困户,因户制宜,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积极沟通协调,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苗木及技术指导,引导xx村、xx村、xx村、xx村共6户贫困户种植黄金百香果22亩,目前长势良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结对共建党支部多次进行指导,严格落实好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联防站的作用,抓好网格化管理,加强巡查劝导以及重点人员的管控。

(一)干部队伍活力不够强。部分村级班子年龄老化、活力不强,面对基层党建和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的硬任务,办法不多,措施不硬。村级党员队伍年龄普遍老化,个别党支部党员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二)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不够宽。以产业促振兴措施乏力,部分村对集体增收深入思考、有效规划不够,思路不清,措施单一。部分村集体增收渠道不宽,依赖上级资金补助,缺乏产业支撑,收入来源单一、不够稳定,新的增长点不多。

(三)“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成效不够明显。部分支部没有充分运用“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主动性还不够,没有积极与机关支部进行沟通联系,使得部分机关支部习惯于做具体事,不能从更高层次和视野谋划、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对村里的各项问题困难产生的原因掌握不透不细,相关的举措针对性不够。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强“领头雁”队伍。抓好党支部书记的日常培养和锻炼,不断增强党支部书记把握大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镇党校的作用,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结合20xx年村两委换届工作,注重加强班子和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教育、组织纪律教育,用实际工作成果来检验党员干部素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胆支持优秀年轻人才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全面夯实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基础。

(二)推动全镇产业振兴。各村党支部认真吸取xx村的经验做法,从盘活闲置资产、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通过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帮扶单位支持等方式,大力促进产业与项目、产业与产业间的有机结合,以项目发展带动村财壮大、村民增收,着力提升镇村发展后劲,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大力发展xx万兴笋竹专业合作社、初心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恒众果蔬专业合作社,促进村财增收,带动农民致富。

(三)提高联建工作主动性。各机关支部要深入各村党支部,定期召开座谈会,将站位高、理念新、善思考的优势与村级有实践、有经验、接地气的优势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各村党支部要抓住机遇,主动与结对支部联系,及时将村里的最新情况进行反馈。镇党委也将不定期以电话抽查、下村抽查等方式对结对工作开展督查。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汇报

7月8日下午,市乡村振兴办在市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召开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启动会议,市农业农村委黎而力副主任、市规划资源局王训国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市农业农村委相关处室领导就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任务、推进计划及相关工作要求作部署,市规划资源局相关处室领导就做好第四批示范村村庄设计、建设方案报批等要求作部署。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规划资源局、第四批示范村所在街镇等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现就本次会议精神及本区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明确了第四批创建任务。7月6日,市乡村振兴办下发通知,明确了20xx年度即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任务,全市共19个村,创建任务一个村的为闵行区、宝山区、松江区,创建任务两个村的为浦东新区、嘉定区、金山区和xx区,创建任务三个村的为奉贤区,崇明区最多,为五个村。我区今年入选的两个村分别为重固镇中新村和金泽镇岑卜村。

(二)明确了村庄设计工作要求。为持续提升示范村建设水平和整体显示度,市明确要推动建设工作“由数量到质量、由盆景到风景”转变,为此提出了“全面加强统筹谋划”、“严格把关村庄设计”、“扎实推进全域建设”、“着力培育发展机制”和“加强指导督促检查”等五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做好村庄设计工作的重要性。《通知》和会议强调,要严格落实“不设计、不实施”工作要求,按照导则规范开展村庄设计。会议明确示范村村庄设计成果于8月底前交区规划资源部门进行市区会审,并指出,会审不通过的村,暂停启动建设,继续开展设计优化,9月底前仍不能达到要求,取消示范村建设计划。

(三)明确了建设方案报批流程。示范村要制定详细建设方案,明确建设项目、实施内容、投资计划、时间节点,形成项目清单。会议要求各示范村项目清单要在8月底前提交区乡村振兴办审核,区级审核通过后报市乡村振兴办审核。其中特别强调了五方面的硬要求,分别是风貌设计不通过的、无产业用地的、无产业特色的、无社会主体参与的和不是全域实施建设的将不予通过。

(四)明确了创建工作时间节点。会议强调要求,第四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总的时间节点要确保在20xx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

我区20xx年度示范村申报评审,分别在1月27日、1月29日组织一办八组完成并通过区级评审,经区实施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圈阅同意2月底报市乡村振兴办,3月25日市乡村振兴办组织市级评审,我区共申报了7个村。经市领导审定,市级下达我区重固镇中新村和金泽镇岑卜村,对标对表市级要求,后续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和建设方案。首先,两个村均已开展村庄设计工作,其中,中新村村庄设计已较为成熟;岑卜村已经形成初稿,但限于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规划尚未通过,郊野单元规划尚未落地,实质性推进存在一定限制;其次,两个村虽已形成初步的建设方案,但对标市级工作要求,结合村庄设计方案需进一步完善;第三,关于项目清单,需结合建设方案完善,进一步梳理明确;第四,按照“产业用地确保不为零”和“规范和完善规证办理手续”等相关要求,两个村要确保落实产业用地,并办理产业用地转性手续以及涉及公服设施等建设项目用地手续的规范办理,确保用地合法合规和有效推进。

(一)强化主体责任。示范村建设,镇为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镇要建立工作专班,党政主要领导要协调所在镇各部门的力量,既要明确分管领导抓具体、抓落实,更要贯彻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从一开始就要整合包括党建工作、群众工作、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合力,决不能单打独斗。各村是示范村建设的主战场,更要充分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工作,重点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切实做好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好建管并举的工作要求,做好长效管理。要广泛听取和积极采纳群众意见建议,引导村民参与建设、做好长效。

(二)加强工作指导。按照市级工作要求,近阶段,重点围绕村庄设计、建设方案完善和项目清单梳理等三方面的工作,重点形成区级职能部门的工作合力,主动跨前,加强工作指导。一是请区规划资源局加强指导村庄设计编制,完善村庄设计和完成区级审核工作,并争取市级部门指导,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编制、评审和市区会审工作;二是请区建管委、区水务局、区绿容局,加强路桥建设、水环境治理、环卫设施建设等建设项目的对接和技术指导,确保项目落实落地和规范推进;三是请区委研究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和区民政局,就幸福社区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管理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前介入,加强工作指导;四是请区经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旅局等部门,加强乡村产业发展、农业招商和文旅产业的工作指导;五是请区卫健委、区体育局、区文旅局就农村卫生设施建设管理、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工作指导。

(三)明确时间节点。区乡村振兴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工作职能,要进一步对接市级部门,明确阶段性推进时间节点。要加强督导检查,对推进情况、存在问题、下阶段工作措施定期以专报形式报区领导小组。要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市级部门阶段性工作要求,及时向镇及区级职能部门发出工作提示。要针对相应的重点问题,及时提交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决策。

(四)疏通环节堵点。针对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用地手续办理、建设手续办理中存在的堵点,请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建管委形成推进路径,指导推进示范村建设,确保路径清晰、推进高效。

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材料

**村位于县城西2.5公里处,滨河路北侧,靠近县城,交通十分便利。风光秀美,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是天然的消夏避暑圣地。***村属2008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历史悠久,水美,广聚人气,全村共有175户,508口人,劳动力238人,党员34名。全村土地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7亩,林地面积2752亩,粮食播种面积331亩,粮食总产量68.2吨,人均纯收入5848元。

***村以创建“美丽、生态、宜居”村为目标,近年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产业转型、文化、卫生、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建设。目前,该村村容村貌整洁、美丽,民情敦厚,民风淳朴。并先后被省、市、县评为“旗帜示范党支部”、“新农村建设红旗村”、“计划生育先进村”、“文明示范村”“卫生整治先进村”、“新能源建设先进村”、“公路建设先进村”、“省级健康村”等。

通过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组织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开展各类培训教育活动,加大对外劳务输出力度,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投资185万元,完成了河道整修1100米;。

投资172万元完成了休闲公园建设,投资37万元完成了绿化带建设;。

投资23万元完成了文化大院建设、便民超市和村卫生所建设,投资120余万元完成了了学校、办公楼建设。

开展对贯彻落实老龄政策法规、实施老年人优待、老年人生活状况等的调研工作;。

提供老年人咨询服务;。

负责有关老年人服务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项目实施后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周围区域的城乡面貌,还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文化社会经济效益。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对失地农民和无地、无收入、无保障、重度残疾等人员进一步完善农保、低保等制度,确保人人有保障。对全村7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给予500元的生活补贴,并且在年终进行慰问,确保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建立健全助老制度。

随着***村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干部群众的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一个村风文明、生产发展、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在梁余大地迅速崛起。

乡村振兴示范村典型材料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下寨村通过制定规划,抓牢基层党建,完善基础建设,壮大产业支撑,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乡风文明等不断加强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直在脚下延伸,旁边低矮破旧的木房让人觉得压抑,“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这是下寨村在村民们记忆中的样子。自2013年下寨村被列为岑巩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客楼镇整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农村文化建设、村级阵地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等项目,集中抓好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自此,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冉冉而生。下寨村先后被评为“美丽乡村”、“贵州省十佳最美赏花地”、“乙级旅游村寨”、“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

客楼下寨位于岑巩县西北部,距离集镇中心1.6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289户12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29人,已脱贫74户298人。全村总面积7.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98亩(田804亩,土494亩)。森林覆盖率70.44%,辖区内地势平坦,海拔在850-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9℃,年降雨量1290mm,是天然“氧吧”和绝佳的“避暑胜地、养生天堂”。下寨村红豆杉群为客楼镇两个庞大的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之一。全村存有大大小小的野生红豆杉数千株,胸径达50cm以上的有60株以上,其中一株红豆杉树龄达2000年以上,需5人合抱,是迄今发现的亚洲最大的野生红豆杉,誉为“亚洲红豆杉王”。

(一)抓好基层党建,配强村组队伍。针对部分村干履职不力、能力不强等问题,客楼镇党委及时在在职干部队伍中选拔30岁以下、本科文化程度的1位同志,担任下寨村的支部书记。该同志到岗后,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群众高度认可。同时,选配和管好用好村“第一书记”,让“第一书记”完全融入脱贫攻坚和村务工作,杜绝“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两张皮”、“水与油”等不良现象。由于工作务实、群众认可,下寨村“第一书记”田启金同志先后被县委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州委表彰为“全州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

(二)抓好规划引领,明确建设方向。2018年下寨村已完成景区规划设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下寨村将充分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这一独特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红豆杉康养基地,坚持农旅、文旅、体旅、医养相结合,着力打造“森林人家”及红豆杉康养村落,建成集康复康养、休闲度假和避暑旅居旅游目的地。

(三)抓好基础建设,提升旅游内涵。目前,已完成下寨“森林康养基地”景区建设规划。通过项目整合,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景区旅游路网、供水设施、慢行系统如游览步道等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完成景区接待场所、紫藤长廊、景区护栏、休闲垂钓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景区农家乐示范点建设,利用人居环境建设资金1130万元,修建休闲亭,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2处。2018年,启动实施千亩莲藕产业园项目1个(首期实施400亩),建成红豆杉苗木基地1个(120亩)。2019年,成功举办“岑巩县客楼镇首届避暑文化周”,吸引游客8万余人,直接旅游收入500余万元。

(五)抓好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下寨村充分依托高山云雾茶叶、荷花产业基地、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等旅游优势产业。一是依托高海拔气候优势,打造以高山云雾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带,种植面积350亩,年均产值约2400余万元,惠及群众291户1231人;二是依托连片农田优势,2019年村级合作社流转整合土地360亩用于实施莲子种植项目,预计亩产80公斤,年均产值约140余万元,覆盖全村贫困户85户327人。同时修建千米观光木栈道(956米)、百米紫藤长廊(248米)、百亩荷花鱼塘等农业观光配套设施;三是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优势,打造“森林人家”和红豆杉康养村落,全村共有野生红豆杉10000株左右,100年树龄以上的红豆杉100余株,拥有亚洲最大红豆杉树,杉胸围5.85米,树高约30米,覆盖了约500平米地面,长期晴天有“红豆杉雾雨”奇观。同时流转土地120亩发展红豆杉苗木产业,着力从药用、观赏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做强红豆杉产业;四是依托丰富的冷水资源优势,村级合作社流转连片水田50余亩,建成荷花鱼塘养殖基地1个,荷花垂钓鱼塘1个,观赏鱼塘一个,该项目覆盖群众291户1231人。

(六)抓好活动载体,建设乡风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使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树立文明乡风,激发群众脱贫信心。客楼镇将乡风文明与精准扶贫同步部署,不仅在增收入”上想办法,更在“富脑袋”“健精神”上下功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从根本上“治懒病、拔穷根”。

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汇报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1、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情况。20xx年-20xx年,省上确定我县x村为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

2、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情况。20xx年,省上确定我县x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xx年,省上确定我县x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xx年,省上确定我县6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

3、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沿路沿线和发展乡村旅游的要求,20xx—20xx年,我县确定x村8个村为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工作力度,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上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7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暨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程项目要求,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有关乡镇、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政府指导,村级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点、干部驻点”工作制度,联点挂项、包村包户,绩效管理,全方位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适时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通过观摩学习,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督查推进,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县情,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和会议讨论,组织相关部门充分论证后,确定了美丽乡村“555”推进计划,即加强“五大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庄道路、乱堆乱放、河道沟坝;强化“五大提升”:提升设施配套、饮水安全、农房风貌、绿化美化、乡风文明;推进“五大建设”: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稳步推进。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编制单位对各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进行先期设计。规划包括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和村民住房设计。规划编制重点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广泛听取基层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同时,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确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职责,完善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各司其职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并实行县级领导包示范村、建设部门包规划编制、综合部门包项目争取实施、乡村两级包群众发动的“四包”责任制。二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乡村制定了农牧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农牧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制度,确保美丽乡村示范村面貌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庄亮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标准,一般村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的“三化标准”。同时,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箱(池)、集中掩埋点,与农牧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三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牧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到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文明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立足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插花型”贫困片区扶持范围和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县的优势,坚持在资金整合、工作结合和力量耦合上做文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按照相关单位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确保各部门当年安排的涉农资金,优先考虑示范村,做到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0xx-20xx年,共筹措资金1.84亿对各示范村及环境整洁村进行建设,其中,省市补助300万元,县财政专列610万元,部门整合17521万元,发动群众筹工筹劳400多万元,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二是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既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又高质量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项目带动,夯实基础。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游牧民集中定居、扶贫开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农业、民宗、水务、畜牧、交通、环林等项目资金,采取“各级财政投一些、整合项目靠一些、社会捐助帮一些、金融部门贷一些、群众自己筹一些”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以产业培育、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谐创建、机制创新为重点,有序推进全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20xx-20xx年,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定居点新增集中规模养殖示范小区12个,新建暖棚2106座22万平方米以上,扶持细毛羊舍饲养殖大户40户以上;新建农牧民住宅1900套,并对部分乡镇农牧民住房进行民族特色风格改造、集中供暖、供水、污水处理改造和垃圾处理场建设,铺设供暖管道5处3.3公里,架设农电线路3处3.7公里,全县牧民集中定居率已达到70%以上;对集中定居的农牧民实行社区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在已形成规模的农牧民住宅小区,配套便民服务中心5个,新建改建文化体育广场5个,修建集村委会办公、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卫生室为一体的办公场所3个;共购置小区垃圾桶140个、垃圾清运车1辆,新建垃圾处理池3处,改厕80座,清理“三堆”2.6万方;完成种植绿化苗木8.25万株、风景苗木5.62万株,种植草坪2138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91%,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尽管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由于人居分散,农牧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牧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底子薄,基础差,资源共享不够;二是由于实际建设投入缺口大,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后期管理和维护上常常显得有心无力。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个别建设工作有所滞后。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学习借鉴其他县区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抓住关键点,对美丽乡村建设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一是突出民生优先,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和提高农牧民生活条件;二是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积极推动农牧业结构升级,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抓实抓好;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抓好重点项目跟踪督查机制,步步跟踪,节节推进,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四是强化工作考核,严格按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进一步强化监督,确保顺利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乡村振兴示范村典型材料

村基本情况。全村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有187户89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户32人,目前已脱贫6户19人,剩余贫困户8户13人。耕地面积545亩,林坡面积106亩。村三委班子健全,有党员41人。

近年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强化农村社会治理,保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是狠抓扶贫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扶贫产业。**镇**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浴盐生产车间和防尘设备及配件车间,两个企业发展趋势良好,产值达一千万余元。可持续吸纳村内群众就近务工,提高群众收入的同时增加群众劳动技能。二是因势利导,规模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村有养殖传统,目前全村养羊500余只,养牛20余头,养猪100余头。下步计划统筹整合,集中养殖,规模发展养殖产业。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利用坡地种植花椒300余亩,预计每亩可为群众增收3500元;现正申报蔬菜大棚集体经济项目。计划流转土地35亩,新建蔬菜大棚30余座。可吸纳务工群众150余人,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扩宽群众增收渠道。

二是积极推进村庄绿化项目。栽植雪松、樱花、白皮松、法桐、大叶女贞等4000余棵,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宜居环境;2019年初,**村购买回收老式家用水缸300余个,栽植小叶女贞造型树,形成特色绿化,是远近闻名的靓丽风景。

三是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垃圾桶40个,聘用3名专职保洁员,1名兼职保洁员。2019年初,结合**镇“红红火火过大年”行动要求,对常年堆积的垃圾进行彻底清除,持续保持,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9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一是重先进评选,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等系列评选活动,除物质奖励外,大力进行公开宣传,将“**”证书敲锣打鼓送往娘家,发挥榜样力量,助力文明乡风;二是举办文化盛宴,弘扬优良传统。举行新春趣味运动会,通过赛跑、拔河、猜灯谜、下棋等活动,营造节日气氛,凝聚人心;举办敬老孝心饺子宴+文化宴,让村内60岁以上老人共同欢聚,吃饺子、看文化大戏,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一是加强组织。村组织机构健全,党员干部践行模范带头作用,压实责任,提高了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二是完善制度。制定**村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文明行为准则。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相互结合,形成**村“善治”的农村治理形式。三是优化服务。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日常生产生活、水电维修、惠民实事等便民服务;建设125平方标准化卫生室,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开展远程诊疗、签约服务、专家义诊等服务项目,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

新时代的**村将继续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富裕、美丽、文明、和谐、生态”新**,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我们也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汇报

xx村位于xx镇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571平方公里,辖区内林业、温泉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120亩、山地面积13275亩。下辖村小组7个,户籍人口425户1859人。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党员55人。xx村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于20xx年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整村脱贫退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96人,已脱贫61户189人,20xx年预脱贫4户7人。

xx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以脐橙产业为产业基础,采取农旅结合模式,以观光、旅游、采摘为市场导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休闲、文旅向融合的现代化xx村。

(一)持续改造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xx村于20xx年通过了全县的环境卫生整治验收,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xx村通过组建农村五老顾问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等一组两会,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长效管护,并率先在杉树下小组、西湖小组试点,通过以村民自治的形式参与改善人居环境。

(二)在产业兴旺上破难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xx村地处山区,主要产业为脐橙种植,其中大多数树龄达到10年以上,符合精品果园打造模式,为进一步拓宽农户致富渠道,xx村计划在山顶上打造xx村西湖生态文明示范点,该点计划采取农旅结合模式,通过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消费模式,致力打造乡村生态果园旅游观光业,目前该点正在规划设计阶段;二是xx村还存在一部分沼泽田荒芜,为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宽村民致富渠道,xx村计划通过流转土地,对连片的荒芜沼泽田统一承包,根据地理条件,发展龙虾养殖业,目前已连片整理土地20多亩,下一步将对外发包。

(三)创新致富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打造就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完整的产业链,在西湖新村建设xx村基层组织创业园,该创业园占地面积21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6平方米,建设三层,内设客房10套、大堂、餐饮服务中心等设施。创业园营业后可增加就业服务岗位20人,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房贫困户就近就业,加之紧邻xx村包村就业脱贫车间,进一步拓宽贫困户致富渠道。目前该项目已封顶,正在进行装修。

(四)孝老食堂,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xx村西湖新村共有农户70户农户居住,目前都为老人在家带小孩,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全村营造敬老、爱老、养老、助老氛围。xx村计划在农家书屋旁边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含孝老食堂),该点占地面积248平米,内设图书屋、孝老食堂、活动室、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室等设施,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目前该项目正在招投标。

xx村将继续结合实际,多点谋划,着力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