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学史心得体会 化学史上课心得体会(模板5篇)

时间:2023-10-03 20:34:59 作者:琴心月 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史心得体会篇一

化学史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历史的缩影。从古至今,历经千年的岁月变迁,化学史蕴含着无数故事和人物,共同构成了一幅精彩纷呈、生动活泼的历史画卷。在参加化学史上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幅历史画卷的魅力和价值,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认识,下面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段:化学史的意义与价值

在化学史课上,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化学史的意义与价值。他告诉我们,化学史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见证。研究化学史,可以了解人类发现、探索和利用自然界物质的历程和方法,掌握科学思想和实验技能的发展脉络,增进对科学的理解和尊重。此外,了解化学史还可以启迪我们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思想和精神支撑。

二段:化学史的丰富内容

随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化学史的丰富内容。他在黑板上画下了河流图,将化学史分为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时期。他讲述了古希腊化学家瑞利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介绍了中世纪炼金术士追求黄金的历史背景和技术手段,描述了近代化学家拉瓦锡的原子质量和等量交换法则,阐述了现代化学的五大分支和当代发展趋势。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化学史的丰富内涵和厚重积淀,更加感受到了科学的博大精深和多元特性。

三段:化学史的启示与反思

在学习化学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科技的演变过程,也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示和反思。例如,从瑞利斯的认识论和实验方法中,我们学习到了科学探究本质的思想和方法;从中世纪炼金术士的探索和追求中,我们看到了科学与追求个人利益的关系和矛盾;从拉瓦锡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又深刻领悟到了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这些启示和反思让我们对科学有了更为深刻、全面和科学的认识,也使我们更加珍视科学和科研的价值和意义。

四段:化学史的跨学科联系

除了上述方面,化学史还具有跨学科的联系和深度,这也是我在上课过程中体会到的。化学史涉及了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领域,不同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例如,自然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需要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进行解析和实验验证;生物体系的结构和功能需要通过化学的分析和调控进行实现。因此,我们在学习化学史的同时,也可以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和进展,从而加深我们对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认识和理解。

五段:化学史的启示与展望

最后,我认为,化学史的学习不仅让我们了解化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化学史蕴含着无数智慧和启示,它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底蕴,也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体现。通过学习化学史,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尊重科学,也可以更好的了解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因此,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一定会继续深化对化学史的了解和探索,更好的发掘和应用其中蕴含的宝贵精华,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化学史心得体会篇二

探讨高中化学议题性教学,首先要将学生在高中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本质、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之间建立联系,综合多个因素系统考虑,权衡利弊,做以决策,其次就是有意识的将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寻求相关证据参与到议题中去。这样可以让学生将高中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分析,然后设计出实验过程并得出结论,加深记忆效果和理解程度,进而能够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整体的高中化学知识框架,形成体系化,面对问题直接搜索使得高中化学不再成为学生困扰的学科。

我们教师的主体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在完成此任务前提之下就是要了解学习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事项,明确学习的主体永远是学生,并非教师。部分教师仍旧应用的是传统“灌输型”教学方法,忽略了课堂学习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尤其是现代的学生,思想前进,拥有自己的个性。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措施,不仅可以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把课堂的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让其尽情讨论,自由表达自己对于本节课堂所学内容的见解和思考,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行议论题目可行性和概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题目内容。还能够给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我们教师在沟通的过程中充分观察与考量,每一个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内容的掌握水平,便于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设置课堂问题。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分体现化学,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就高中化学而言,课本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离不开实验过程的操作,同时也印证了“实验室最高法庭”这一句话。化学实验是一项让学生极为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在操作过程中的试剂品的各种颜色变化以及散发出来的各种味道,从视觉、嗅觉及听觉等感官自己找神经中枢,使得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在做每一次实验中,我们师生一同深入这一课题研究,使题目更为清晰显著。另外,我国高中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自觉性,不少学生只会机械性的记忆知识,而并非真正理解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每一次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效果,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逻辑性在学好化学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必修一《焰色反应》这一实验内容,我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让他们自己动手,将实验用到的铂丝或铁丝进行洗、烧、蘸、烧、洗、烧,出现的火焰是黄色则一定存在na单质,或透过蓝色钴玻璃出现紫色则一定存在k离子。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焰色反应,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它是一种物理性质,既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以上就是我就高中化学议题性教学内容的研究。每一位科学研究者要设计研究任何一种命题之前,首先要确立一个主题,其次探讨此主题是否值得深入研究,这就体现了议题性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议题性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对高中生学习化学有很大的帮助。

化学史心得体会篇三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伴随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现代的化学研究中,很多成果得益于历代化学家们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本次化学史上课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化学发展的历程,领略了化学研究的魅力,并深刻地认识到了科学研究对人类进步发展的重要性。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第一段:化学发展的历程

在化学的发展过程中,自然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探索,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化学体系。在课堂上,我们了解了古人们对化学的认识,比如在我国古代,墨子提出了“子夏曰:故味则化药,化药则毒药也”的观点,他第一个提出了“以毒攻毒”的思想,治疗某些疾病。这样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和理解了化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段:科学方法和表达

学习中,我们还了解了科学方法和表达。科学方法是指科学研究中的一种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可以使科学家们对待待研究对象进行规范和系统的研究,从而获得正确的数据和结论。而科学表达是指科学研究者在各种科学场合和科普活动中,向一般大众或专业人士传递科学信息和获得交流的过程。这些方法和表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

第三段:化学领域的主要突破

在了解了化学的发展历程和科学方法后,我们还了解了化学领域的主要突破。比如人类终于实现了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加以完成,元素周期为化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工具。此外,物质的分子理论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打开了化学理论的又一个新篇章。我们了解并学术化学领域的主要突破,有助于深入的理解化学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对于日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第四段:化学家的重要性

在化学史上课的学习中,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了化学家的重要性。他们是不断研究和探索,从而为我们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元、更加有趣。当然,这需要需要一个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坚实的专业素养,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超越。为此,我们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认真地学习知识,充实自己的学术背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回顾与反思

在文末,我想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进而了解了化学领域的主要突破和化学家的重要性。我的内心深处,更加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对人类进步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化学科学的发展,及时了解其最新成果,并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期为化学领域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1200字)

化学史心得体会篇四

作为一名化学专业的学生,我在学习化学史时也有了不少的感悟和体会。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收获。

1.认识化学历史的重要性

化学历史是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途径之一。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和内涵,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原子结构、化学键、物质变化等化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此外,化学历史还揭示了化学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科学家们对化学问题不同观点和学术思想的产生和演变,这些都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2.了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在学习化学史时,我们或许最先想到的就是著名的科学家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使得化学这门学科不断得到发展和进步。例如,道尔顿提出原子理论,呈现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亚历山大·弗雷明他克发明三角计量法、碘滴定法等实验技术,推动了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对我们自己的学术研究有所启发,而且也可以让我们珍视科学家们为人类付出的努力和拼搏。

3.了解科技进步对化学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化学史的课程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科技的不断突破是化学学科许多理论得以验证和研究的前提条件。例如,在测量精确度方面的进步,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原子质量和分子量,从而证实了元素周期规律的存在。了解科技对化学学科的推动,能够对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和发展化学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

4.反思人们对环境的破坏

化学学科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我们的身体、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知道了这些问题,反思人类与环境的相处之道是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方向,学习化学史也让我们有机会学习这些问题和尝试去解决它。

5.认识到化学学科的深广

一个人如果想全面学好化学,就一定要了解化学涉及的方方面面。化学史正是一门学科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化学学科的深广,它涉及到了化学诞生、化学家的研究成果、化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通过学习化学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让我们更加放眼全局。同时,化学史也能够培养我们的学科研究视野和能力,帮助我们全面发展自己。

总之,学习化学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化学学科本身,更好地了解科学的发展史,同时也能够启发我们回想科学家们英勇探索、不懈进取的精神,让我们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和深度。

化学史心得体会篇五

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并提出了一些实现化学史教育价值的策略,以期对初中化学教师实施化学史教育有所帮助。

化学史;教育价值;实现策略

化学史是化学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探索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历史,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是科学精神最集中的载体。化学史教育是指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史实向学生进行的教育。法国著名的科学家郎之万说过:“在科学教学中加入历史的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然而,多数教师对化学史的教学并不重视,实际教学中往往一带而过,或者让学生课后自行阅读教材中的化学史素材。上述情况的出现表明教师对于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了解。笔者结合一些教学案例略谈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化学史上一些发现、发明和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奇闻轶事,都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氧气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介绍普利斯特里发现氧气的实验:“当我获得这种气体后,我发现蜡烛在这种气体中燃烧时竟然发出一种非常亮的火焰,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我用玻璃管将这种气体吸进肺中,感到胸部很轻松,很舒服,谁知道这种气体将来会不会是一种时髦的奢侈品呢?但现在只有两只老鼠和我才有享受这种气体的权利啊!”(普利斯特里先用小老鼠做了实验)通过上述叙述,学生在科学家诙谐幽默的话语中体会到氧气的性质,也感到化学科学的学习其实是件轻松快乐而又让人兴致盎然的事。

此外,教师可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验的教学中,进行波义耳发现指示剂的故事的讲解;在燃烧与灭火中的教学中,介绍德国商人布兰德想从尿里制得黄金,却意外地分离出像蜡那样的色白质软的物质――白磷;讲解二氧化碳性质的时候介绍普利斯特里发明“汽水”的故事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顽强探索的科学品质

化学史上任何一个科学发现和发明,无不凝聚着化学家辛勤的劳动和忘我的追求,而这一过程更能体现化学家孜孜以求、顽强探索的科学精神。初中阶段元素周期表知识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元素性质的认识较少,难于体会元素周期表对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但教师可对门捷列夫勤奋的一生做适当介绍:在门捷列夫的时代,科学家们只发现了63种元素,但是元素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呢?门捷列夫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据此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20世纪的科学发展指明道路。门捷列夫一生勤奋,涉猎广泛,被称为俄国的达芬奇,在他所写的几千卷著作中,仅有10%是有关化学和物理的,其它的是关于经济、技术、地质等方面著作。“什么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就是门捷列夫的名言。学生在感叹科学家对科学知识孜孜不倦求索的同时,也会鞭策自己更加勤奋的学习,以更执着的精神探索科学世界。

“每种纯净物质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中毫不起眼一句话,却是化学家普鲁斯特用整整 7 年的时间,做了上千次的分析实验才得出的结论,教学中教师也可对此段化学史作相应介绍。

三、增强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化学科学的魅力,在于其能在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揭示出物质及其变化之间的规律,在于其创造性和实用性。在化学肥料的教学中,教师可介绍化学家李比希对肥料工业的贡献:千百年来,普遍的观念认为人和动物总是以有机物(即植物和动物)为食物,庄稼也应该是以有机物为“食物”。但是,人们往田里施绿肥、施粪肥时,庄稼的产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为了探索庄稼的秘密,李比希雇人开垦荒地,种上庄稼,并给庄稼施用各种无机盐,根据哪块地里的庄稼长得茂盛,就能知道庄稼喜欢“吃”什么。很快,李比希发现,庄稼非常喜欢吃“钾”和“磷”。在农业化学上,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发现。为了给庄稼大量供应钾肥,李比希办起了钾肥厂。李比希还发明了制造磷肥的方法。如果说,许多化学家所研究的定律、结构、化学成分等还只有理论意义的话,那么李比希的这些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一位评论家曾这样评论道:“世界上没有任何学者对于人类的贡献,能与李比希相比!”这话固然有点偏颇,不过,李比希的研究工作,使庄稼的产量成倍增长,造福于全人类,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巨大贡献。显然,这样的化学史实的介绍比空洞的口号更能激起学生崇尚科学的情感。

化学史上人才辈出,科学家们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他们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更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良好素材。在盐的教学中,可介绍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的事迹,教育学生为我国杰出的化学家感到自豪,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我国,在化学方面也有杰出成就,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对世界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并制造出享誉世界的青铜器,通过类似化学史的介绍,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形成

化学教学不应仅仅传授具体的事实性的化学知识,更应让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一切的化学知识中无不蕴含着科学家解决问题,发现真理的思维方法。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无论是对波义耳和罗蒙诺索夫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的实验分析,还是罗蒙诺索夫哲学层面的质量守恒定律和拉瓦锡的基于精确实验的物质不灭定律的比较,都是教师用来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极好素材。而在水的组成的教学中通过化学史的介绍,更能启发学生: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都认为水是一种元素,而拉瓦锡却能成功揭示出水的组成,除了其不相信燃素说外,还在于其逆向思维,使水分解,从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示出水的组成的奥秘。

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化学家从事研究工作过程的叙述,使学生了解化学家是通过怎样的途径、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在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中,教师都会讲到:“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相应的原子构成的。”这时有的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干嘛不直接说物质由原子构成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普遍的解释是:“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个基本结构单元,原子必须依据一定的比例先构成分子再构成物质,这些原子是无法直接构成相应的物质的。”此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化学史的介绍:1803年道尔顿首先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在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xxx反应中,氯原子和氢原子反应生成xxx原子(复杂原子),各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1。而同一时期的法国的科学家盖・吕萨克通过实验测定做出推论: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综合两位科学家的结论可以知道,上述反应各物质的原子数比为1:1:1,体积比也应该是1:1:1,而实际测出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体积比为1:1:2。究竟是哪里出错了呢?两位科学家互相指责,都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针对这种情况,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进行深入的思考,他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有原子构成的,应该有一个由原子构成的结构单元,阿伏伽德罗把它称为分子,比如反应中的氢气和氯气就是由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即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构成的,而xxx是由氯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xxx分子构成的,同时将盖・吕萨克的推论中的原子应该改为分子,成功地解决上述问题,使道尔顿的原子论完善为分子――原子学说。通过上述化学史的介绍,学生意识到了物质的性质并不是都能由原子直接体现的,所以必须有分子这一结构单元。同时也告诉学生:在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的微观粒子性质的研究上,科学家是如何通过推论、假设、验证等方法来得出结论的。

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仿照、重复化学家的研究方法,把学生置于科学发现的过程中,让学生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从中体会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比如,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可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从提出问题开始,到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模拟)、得出结论等环节让学生重走科学家当年探索原子结构的道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科学方法。著名化学教育家傅鹰教授多次讲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教师要认识到化学史的重要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化学史,让化学史的教学成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化学史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