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模板10篇)

时间:2023-10-07 13:54:09 作者:曼珠 条据书信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篇一

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态势(.11-.11)

工业增加值增长13.7%回落4.8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67%回落7.48点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3.7%,当月增加仅为5.4%,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

作者:朱莉莉作者单位:刊名:上海经济英文刊名:shanghaieconomy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篇二

费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经济》(其实,此书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名是《中国农民的生活》)最早是1939年以英文版面世的,其后直到1986年才有了中文译本。这时隔的40余年,可以说贯穿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历史进程——从国民党统治到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建国后的几个不同发展阶段。所以单从时间上说,此书是中国近现代发展轨迹的见证者;另外在内容上,此书由于中译本出现时间较晚,所以现在大家所见的中译本里一般都会附加费老先生在回国后对江村陆续进行的十余次调查情况以及其总结和比较。作者将本书的研究范围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拓展到90年代,而这些后续的补充也极大的提升了此书的价值:特别是在历史研读和文献价值方面,因为目前还未出现第二本能对某一地区进行的长达60多年的调查和总结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社会学研究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所以,无论上是作为历史资料来研读还是作为社会学研究著作来看,此书可以说都是首选。而事实也说明了这点:此书自面世以来就是那些有心了解、学习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变迁的入门之选。

首先接触此书的感觉就是通俗易懂;待稍微深入进去后,我们才发现它已经为我们踏入中国农村这一重要而宏大的调查领域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范本。可以说,现代对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很难不受到此种风格的影响:从《黄河边的中国》到《私人生活的变革》,无不闪烁着此书的影子(看了一点,即有此种感觉····不当之处请明者指正)。而这点其实也激起了我对于此种调查风格或是研究方法的反思:为何一种思路或是方法在没有出现之前很少有人去运用它,而一旦其出现则如同秋风扫落叶之势风靡不止呢?能否简单的比较说是某位大家创造了一种风格,还是说他适应了大众对于某一事物的欣赏和偏好而顺势而为的。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点突发奇想而已,其实不应该是我们读书笔记的“正规任务”,仅此自娱吧!

另外,看了此书,不禁联想起了另一位社会学大家——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一书。虽然二者描述的现实以及作者的关注点有明显的差异,但我们从这二者的比较中不难发现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处:对于调查地的现实片段所进行的观察异常细致入微,并在实地资料、调查数据以及现场感受三者中实现一种平衡和统一,构建出其理论体系和分析的框架,最后能够给人以极大的认同感。能达到这几方面的著作其实就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但对于此二书而言,如果仅仅如此,那它们也不会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了。在我看来,它们骨子里最重要的通点就是作者通过其犀利的眼光加上严密的思维逻辑,把这些我们看来都很日常的材料进行了重新构建和解读,以此勾勒出一种我们时常会有所察觉但却只是一堆碎片、很难以言语表达的情境。而这也正是我们通过学术调查、研究所最需要培养和锻炼的,也是我们这些初学者最为缺乏的。

一直有种观点:我们现在写论文、做学术研究,最忌讳的就是抱着一种为了论文而论文或是为了学术而学术的态度。但很可惜的是,越来越多的案例告诉了我:论文或是报告的写作已经越来越偏离我们的初衷和目的了。现在的我们,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上已经落后了很多,剩下的只是机械的套用他人的数学模型和公式,以此来为我们的结论服务。从这点上来看,看似是让我们的分析推理变得更加严密、准确了,但事实上却是我们对于事件洞察和分析能力的丧失,以至于我们需要通过外界的数据和模型类来为我们的推理和结论做靠山:我们已经很难做到用语言来深刻地表达事件背后的逻辑及其深层次理念了。此类变化已经把学术研究所能带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锻炼和提升都消耗殆尽,对此,我们却乐此不疲:每天都在把自己关在一片数据和统计软件中,仿佛对事件本身的分析和追踪理解已经不再是其任务了。所以,现在重读费老先生的书,是对于自身的一种反思和总结,还是很有必要的额!

正如费老先生自言的那样,他对自己学术生活的一个严格要求就是“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来为改革服务”。他在本书以及后续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就包括很重要的一条:“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饥饿的问题。而贫困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在于农村的土地制度,出路就是改革土地制度”。费老先生在70多年前就已经清晰的看到中国农村的发展的基本障碍或是瓶颈了。这一方面让我们对其学术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深感敬佩,但另一点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国家在发展农村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对当前学术研究的一种嘲讽和无声的鞭策,至于这种反思到底能否在新形势下得到很好的处理,我们仍然需要去观察和验证。

貌似说了很多极端的话,加之水平有限,有不当之处请尽情批判,欢迎指正!

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篇三

在过去的年里,各种经济词汇充斥着我们的新闻联播、网络以及人们的日常攀谈中,通货膨胀、gdp、cpi、存款准备金率等等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萦绕耳旁,身为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却丝毫不了解。有人说:21世纪不懂经济学的人就是文盲。因此我们就必须了解宏观经济学,以适应国家的政策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宏观经济学是一本由伯南克等着名学者编写,内容全面,注重应用。第一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解释了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的基本含义,同时简述了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理论,使我了解了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民经济的衡量与结构,主要gdp和价格指数及通货膨胀的组成和实际算法,让我知道了每年的保八意味着什么,同样十二月份的cpi上涨4.9个百分点是什么意思;第三章主要介绍失业和就业;剩下的主要介绍消费、储蓄和投资以及货币、资本市场和价格。在本书的学习中着重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相应财富的迅速增加,甚至感觉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以前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你只要读读报纸或听听新闻就可以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作出评价,每天你都可以看到收入增长减缓、联储转而对付通货膨胀,或者在对衰退的担忧中股市下跌这类标题,虽然这些宏观经济事件也许看来是抽象的,但它们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预测对自己产品需求的企业经理必须猜测消费者收入会增加多快,依靠固定收入生活的老年人想知道物价上涨会有多快,()最近毕业的要找工作的大学生也希望经济繁荣,企业会雇用他们。由于经济状况影响到每一个人,宏观经济问题在政治争论中起着中心作用。选民敏锐地意识到经济状况如何,也知道政府政策可以用有力的方式影响经济,因此,在职总统在经济状况好时支持率上升,而在经济状况差时支持率下降。

宏观经济问题也是世界政治的中心,如果阅读一下国际新闻,你很快就会开始思考各种各样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多数欧洲国家采取统一货币是一个好做法吗?中国应当固定对美元的汇率吗?美国为什么有巨额贸易赤字?穷国如何提高其生活水平?当世界各国领导人开会时,这些问题往往排在议事日程的显要地位。

尽管制定经济政策的工作落在世界各国领导人身上,但解释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工作却落在了宏观经济学家身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宏观经济学家收集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有关收入、物价、失业和其他许多变量的数据。然后他们试图形成有助于解释这些数据的一般性理论,像研究星体演变的天文学家和研究物种进化的生物学家一样,宏观经济学家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受控实验,相反,他们必须利用历史给予的数据。宏观经济学家观察到各国经济互不相同,它们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观察既提供了发展宏观经济理论的动机,又提供了检验这些理论的数据。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不断变动发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不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都是在很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都是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问题则不予考虑,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运行有着指导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的局限。

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篇四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4月23日发布的《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报告》显示,家庭对股市的升温预期与对房市的降温预期形成鲜明对比。一季度超七成炒股家庭盈利,76.8%的股民看涨二季度股市;尽管楼市推出一系列新政,但仍有37.09%的家庭预期房价下降,仅有不到两成家庭预期房价上涨。

该报告基于一季度回访数据撰写而成,从宏观经济形势预期、家庭资产季度变动、家庭负债、股市盈亏与投资计划几个维度来分析和解读我国家庭对第二季度宏观经济的预期判断,希望对政策制定、学术研究、业界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尽管降低首套房与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楼市利好政策相继出炉,但仍有37.09%的`家庭预期房价下降,仅有不到两成家庭预期房价上涨,房市降温效应已凸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将近一半的家庭(46.93%)看涨二季度股市,远远大于预期股市基本不变的家庭占比(29.66%)和预期股市下跌的家庭占比(23.41%)。

老股民和学历较高的家庭偏向认为股市不可信、不透明、不成熟。报告显示,炒股家庭中,有42.3%的家庭认为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不可信,65.5%的家庭认为股市不透明,48.2%的家庭认为股市不成熟。其中,老股民和户主学历较高的家庭更不认可现有股市形象。但值得注意的是,炒股家庭是否盈利并不太影响中国股民对股市形象的看法。

与之相应的是,一季度家庭总资产环比持平,房产、工商业资产小幅下降,金融资产增值较大。报告显示,中国家庭一季度总资产环比持平,总资产下降的家庭占比不到两成。分不同类型资产来看,家庭房产和工商业资产略有减值,金融资产总体增值较大。且一季度未持有风险资产(股票、基金等)的家庭,由于住房资产、工商业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缩水,导致其总资产缩水。相反,一季度持有风险资产的家庭,其风险资产变动指数高达128.31。但这种因其风险资产增值引起的总资产增值情况也存在一定的泡沫风险。

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篇五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一届九次全会和县第十一届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既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四大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健康、协调、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

1-9月份,全县各项主要国民经济指标保持了高位增长。完成gdp18.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91亿元、9.4亿元和4.85亿元,同比各增长3.85%、28.6%和13.5%,结构比由上年末的23.18%、47.82%和29%调整到21.5%、51.8%和26.7%,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9亿元,同比增长129.85%,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4亿元,同比增长118.6%,建筑业、房地产、城市功能项目建设投资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餐饮业、房地产等行业,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实施“四大战略”、开展“百日”活动等一系列措施成效已初见,县域经济基础更加坚实,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后劲大为增强,经济总量逐步壮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截止9月底,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29.8%;工业增加值7.07亿元,同比增长29.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亿元,同比增长61.64%。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2.55%,成为三次产业中对经济增长拉动力的“亮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技改投入13921万元。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工业用电量达到11660万度,同比增长92.78%,占用电总量的75.7%;工业税收不断上升,缴纳税金5980万元,同比增长18.9%,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39.14%。企业规模逐步壮大,艺华彩印有限公司获得全国电子信息推广企业,为全省唯一一家,长城化工助剂、弘耀光学、天峰建材列入全省“百强”重点产业和扶持产业。

2、园区建设成效明显。累计签约进园项目达179个,实际进资17.11亿元,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12个,72家企业已建成投产。今年1-9月份,新增入园企业45个,实际进资1.2亿元,5家企业现已正式投产。园区基础设施渐趋完善,水、电、通信、排污等管道配套设施跟进铺设,绿化、绿化、美化同步实施,集聚能力得到增强。园区效益逐步凸现,1-9月份,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3亿元,工业增加值1亿元,上交税金1807万元,新增就业人数1836人。园区管理得到加强,规划执行力度加大,对华怡服装、灵峰化工、长庆家具等12家违反规划的企业进行了及时纠正,对重点区域的福欣消防、阳光大市场、江南酒业、三清风实业等企业的规划进行重新报批。园区土地清理效果明显,对17个违反投资合同的项目用地进行了清理,收回土地687.67亩。

3、农业经济后劲增强。今年以来,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给我县农业经济带来了很大机遇,各项惠农政策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月份,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1%;农业总产值达4.39亿元,增长5%。粮食生产形势喜人,早稻实际播种面积13.96万亩,较上年增长12.8%,总产4700万公斤,增长2.2%;一晚和二晚种植面积分别为13.4、14.5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6030和5800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2.8%和23.4%。农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其中,蔬菜种植面积4.5万亩,总产值13500万元;毛竹林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0.2万亩,总产值约为418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2%。农业园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核心地位得到加强。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达54家,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企业带动农户3.2万户,花厅早梨生产基地等9家企业被省农业厅评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远泉茶叶等18个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远泉公司和花厅早梨基地获省级龙头企业称号,三鼎实业公司和盛水养殖种养公司获市级龙头企业。农民收入有了提高,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63.2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深入剖析,着力破解经济运行中的各道难题,推动县域经济良性发展。今年仅剩两个多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即要完成本季度、本年度预定的工作目标,又要着手谋划明年的工作。为此,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集中精力,扎实苦干,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篇六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村经济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村经济》这本书是费孝通在英国留学时的博士论文,同时也是费老的第一本书和成名之作,论文的指导老师是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后者将此书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

因为从小生活在城市,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村,所以一直到现在对于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想象中以及平时在高铁上所看见的窗外的风景,其他的便很模糊了,但是这本书把农村的样貌向我娓娓道来。正如序言中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引用的一句e·丹尼森·罗斯爵士看完本书的话所说的:“我们曾经有过统计报告、经济研究和地方色彩浓厚的小说——但我未曾发现有一本书能够回答好奇的陌生人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江村经济》就是这么一本书,“随著本书的描述,读者本身将自然地被带入故事发生的地点:那可爱的河流,纵横的开弦弓村。他将看到村庄的河流、桥梁、庙宇、稻田和桑树的分布图,此外,清晰的照片更有助于了解这个村庄。他将欣赏到具体资料、数据和明晰的描述三者之间很协调的关系。对农村生活、农民生活资料、村民的典型职业的描述以及完美的节气农历和土地占有的准确定义等都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确实的`资料,这在任何有关的中国文献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它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而且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能够给读者以无限的使命感。

虽然费孝通先生只对研究对象——太湖南岸的开弦弓村做了两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但本书无愧于老马的盛誉,它开创了研究中国社会——尤其是乡土社会的一个先河,并通过从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内在理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出发,去探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转化的可行道路。这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有著原创性的意义。

同时,《江村经济》中从微观到宏观,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以及深入社区,完全参与的参与观察法等调查研究方法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而且,《江村经济》中费老独到视角观察到的种种现象在目前来说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伴随著经济的不断发展,制度政策可能会出现滞后现象,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社会制度,当然在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研究学习《江村经济》这样的社会调查研究巨著,从中学习大师们的思维方式及独到的视角。作为国家的栋梁,我们任重而道远。

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篇七

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近代的32019年,西方经济学高潮迭起,这32019年所诞生的经济思想,已经超越了之前所有的经济学说总和。

这本《经济学32019年》,可谓经济学里的百科全书,前后共87章,讲诉了近百位经济学大师的思想,还在附录里收录了这32019年以来所有经济危机的案例分析,以及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简介。全书共一百万字,作为一个不懂经济学的读者来说,也可以当做参考书来看,里面许多内容分析起来简单明了,不像其他经济学类图书那样苦涩难懂。作者(编著)把全书分为4大板块,也可称为经济学史上的四个时期,分别是1556~1870年的初始期、1870年~1936年的边际主义称雄时代、1936年~1970年的凯恩斯主义主流时期和1970年~1998年的诸子百家时代。

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这32019年的演进,经济学变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复杂。最开始经济学家认为增加财富,就是财产储备越多,经济越富足。当时认为的主要财产就是金银,所以少输出货币,多吸收金银,成了国家政策的最佳标准。到后面,由于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其原本的学说无法相对应,从而涌出一批新的经济学家,修改前人的经济思想,使得经济学得到无数修正,也变得越来越精确。亚当·斯密《国富论》之作为能成为经典作品,也就是发出新的见解,这本著作里,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是全书思想的基础。而非最原始的金银积累,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不是节俭,而是勤劳。当然,此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在一定基础上比之前的经济学说进步了很大一截,是西方历代以来经济学说思想之集大成,所以斯密由此成名,《国富论》由此名流千古。此书第一部分由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结尾,全书分为三卷,分别是资本的生产、资本的再生产和资本的分配,书中特别谈到,这本书即使是专业人士读起来,也相当的抽象,并且枯燥。因为经济学的理论很难用优美的文字代表出来,不像文学作品那样绚丽多彩,但这依然不影响它大放光彩。整体来说,这两百年的时间,西方经济学体系逐步完善,并由此拉开了世界经济学热潮。

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篇八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相对动荡,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新兴国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英国脱欧事件引发市场恐慌,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从主要经济体来看,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年底加息预期增强;欧元区经济复苏仍然脆弱,内部分化比较明显,卢森堡、荷兰经济向好趋势明显,德国、法国、比利时增长稳定,意大利下行风险较大;新兴国家中印度经济增长状况良好,中国相对稳定,巴西处于继续衰退中。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货币宽松政策是各国用于提振经济的主要手段。6月底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为了稳定经济形势,日本和英国实施了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1]。但由于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利率已经处于极低水平,不少国家实行负利率政策,因此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和效应有限。基于对过度宽松可能会加剧金融市场波动的考虑,各国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更加谨慎,欧洲央行及日本央行9月均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以及资产购买规模不变。

普遍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并没有对各国疲弱的经济状况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进一步放缓的风险。10月imf《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维持了全球经济增长疲弱的预测,将20全年经济增速较7月份的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至1.6%。英国脱欧导致的市场震荡以及后期可能产生的发酵影响加大了欧洲经济复苏的难度,银行业危机、12月意大利宪法改革全国公投带来的政治风险加大都是影响未来欧洲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因此,当前全球经济的弱复苏态势以及欧洲政治经济形势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面临着较为复杂和严峻的国际环境。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3月以来,我国经济进入缓慢的下行趋势,增长压力不断加大。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新动能,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成效显著,经济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状况总体平稳。

从收入方面来看,减税降费稳增长取得成效,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幅较大。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9%,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6.6%。虽然税收收入总体来看稳定增长,但自4月份以来累计同比增速逐月下降,主要是由于为了加大对实体经济企业的支持,减费降税成为今年财政政策的重点[2]:营改增的减税效应逐步体现,7、8、9月将改征增值税与营业税合并计算同比分别下降10.9%、17.6%、21.3%;7月1日起资源税改革全面推行,实行从价计征并清理收费基金,前三季度资源税同比下降15.8%;9月1日起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试点扩大[3],有利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降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前三季度关税同比下降0.4%。今年以来财政收入的积极因素主要表现在受楼市走好影响,房地产相关税收涨幅较大。前三季度房地产企业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分别增长25.4%、27.4%、11.7%以及13.7%。

从支出方面来看,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加大,继续向民生项目倾斜。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2.5%,为年初预算的75.2%,超过序时进度75%。9月财政赤字8614亿元,为今年以来最高,表明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政府财政支出力度不断加大。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支出增速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债务付息支出(41.1%)、城乡社区支出(34.1%)以及住房保障支出(22.7%),财政支出依旧向民生项目倾斜,债务付息支出为今年3月首次公布,增速最高表明政府债务压力较大,而地方政府通过债券置换掉此前以贷款、信托等方式举借的债务,在延长债务期限的同时,也能减轻地方政府债务付息成本,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置换债券累计发行3.95万亿,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四季度置换债券发行规模至少为4389亿元,对于减轻政府债务付息压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ppp模式加速推进也是财政政策引导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方面。三季度,ppp政策继续出台[4],针对不同行业从简化流程、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以及构建多元化退出机制等方面支持ppp模式发展,力求以政府投资带动增长乏力的民间投资。截至年9月末,地方ppp全部入库项目10471个,总投资额12.46万亿元,项目总量持续增加,落地率稳步提升。ppp模式的完善和发展将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稳定经济发展。

为了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在前三季度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政府将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一方面,通过政策性减税降低企业负担的基调短期内将保持不变,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从各个方面发力稳定经济增长,三季度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以及《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进城镇化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发挥新型城镇化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作用以及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基于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并未明显改善且减税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四季度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有限。

2、继续实施稳健适度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基于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下行压力,今年以来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相对宽松,随着经济运行的逐步企稳,货币政策更加趋向于中性,在保证合理适度流动性的基础上进行预调微调,维持货币供需总量平衡,为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市场资金面相对平稳宽松。三季度,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净投放8792.11亿元,保障了市场资金面的适度宽松。值得一提的是,央行于8月、9月重启14天逆回购以及28天逆回购,减少期限短的逆回购,表明基于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央行倾向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来代替降准降息等直接的货币宽松政策,通过“缩短放长”综合提高市场杠杆成本,遏制短期资金进行投机,但总体来看不会影响资金面整体的宽松状况。截至2016年9月底,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1.5%,增速较上月末增加0.1%,连续六个月低于年初设定的13.0%的增速目标,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24.7%,连续三个月下降,m1与m2增速的“倒剪刀差”继续缩窄。

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篇九

20全年经济数据即将公布,本报发布“上海证券报——首席经济学家季度经济形势调查报告”,参与本次调查的7家银行和券商等境内外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宏观经济研究专家及宏观经济研究团队中,大部分机构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景气度的判断转为“正常”,显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已趋于稳定。从这些机构对年全年gdp、价格水平、流动性及宏观政策等指标变化所作的预测与分析看,经济增长持续稳定,预计2016年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实现预期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预期gdp同比增长6.68%,比2016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水平略有下降;预期cpi同比增长2.04%,与2016年前三季度cpi同比增长2.0%相比保持相对平稳,ppi同比增长预计为-0.5%,当前通胀压力较为温和;预期2016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11.5%,与2016年9月末的11.5%数据相比保持不变。总体来看,推动投资需求内容的切换与增强,让2016年全年经济波动由“弱”转“稳”,全年gdp同比增长回稳、转暖。

投资需求初现稳定经济有望平稳扩张

针对当前国内经济景气度变化,除2家机构认为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偏冷”外,其余参与调查的5家机构都持有宏观经济形势为“正常”的判断。自2016年以来,季度gdp同比增速三次稳定在6.7%水平上,显示当前宏观经济的“筑底回稳”趋势较为明显。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保持稳中有升,进出口负增长较为反复,ppp项目的加快推进和加速实施,使得投资需求增速首次小幅回升,对稳定全年经济增长影响重大,预期2016年全年经济增长速度约为6.68%,比前三季度gdp增速的6.7%略有下降,基本可以实现全年经济预期增长目标。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在参与调查的受访机构对2016年全年gdp同比增长的预测中,3家机构认为全年gdp同比增长水平将下降,4家机构认为与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水平相比将保持不变。其中,对2016年全年gdp增长预测值的平均值为6.68%,预测的最大值为6.7%,预测的最低值为6.5%。这一预测均值显示,全年gdp同比增长比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落在年度gdp增长的预期目标区间内。

从目前来看,季度gdp曲线走势继续整理,但“触底回稳”迹象显著。从以来季度gdp增长曲线变化看,20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7.4%、7.5%、7.3%和7.3%,gdp环比增速分别为1.6%、1.9%、1.9%和1.5%;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7.0%、7.0%、6.9%和6.8%,环比增长分别为1%、1.7%、1.8%和1.6%;2016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均为6.7%,gdp环比增速为1.1%、1.8%和1.8%,预测中的2016年全年gdp同比增长为6.68%,季度gdp曲线回稳迹象较为明显。另外,从机构对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的预测看,除1家机构认为将维持不变外,其余6家机构认为将下降。其中,对20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预测值的平均值为6.57%,比2016年全年gdp同比增长的预测值将有所回落。这表明,主要依靠ppp项目推进来维持投资需求增长,可能导致投资需求面临较大的波动,影响季度gdp曲线的上下波动,预期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将可能放缓。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在参与调查的7家受访机构对2016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测中,1家机构认为将保持不变,还有1家机构认为将下降,其余5家机构表示将上升。其中,对2016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的平均值为8.3%,预测的最大值为8.5%,预测的最低值为8.0%。这一预测均值表明,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似有结束下滑趋势的可能。

综合来看,1-12月、1-12月、年1-12月、201-12月和2016年前三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长分别为20.6%、19.6%、15.7%、10.0%和8.2%,预测中的2016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3%,再结合1-10月和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为8.3%,显示当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有“触底回稳”迹象,先于季度gdp曲线走势趋于回稳。

从目前看来,ppp项目的加速推进和加快落地,对2016年第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暖影响深远。从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呈现持续较快增长数据中可见一斑。但是,依靠大规模投放ppp项目来刺激投资需求,这样的政策刺激效应是否能持续,以及是否会产生过度“保增长”的滞后效应,并引起未来季度gdp增长曲线波动的不稳定性,这些问题依然值得关注。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受访机构对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的预测中,1家机构认为将保持不变,3家机构认为将下降,3家机构认为将上升。其中,对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预测值的平均值为10.40%,预测的最大值为10.5%,预测的最低值为10.3%。这一预测均值表明,消费需求波幅收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从当前看,消费需求增速的“筑底—企稳—回升”进程仍在进行之中。回顾历史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长在5月和11月触及高点18.7%后震荡回落,20、20和2014年和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长分别为14.3%、13.1%、12.0%和10.7%,结合2016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长为10.8%看,消费需求增速仍处于“企稳—回升”的波动途中。

尽管当前全球经济不振,国际贸易活动依然萎缩,但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向好,触发美联储在2016年12月加息,引发人民币汇率连续下跌,但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出口增长。与此同时,伴随中国经济逐渐企稳,进口需求也将可能逐步回升。但基于汇率波动对进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估计新增贸易顺差规模仍将保持上升态势。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1)2016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长的预测均值为-3.55%,与2016年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速-1.1%相比明显回落。其中,预测降幅的最大值为-7%,预测降幅的最小值为-1.0%;(2)进口同比增长的预测均值为-1.88%,与2016年前三季度进口同比增速-2.3%相比继续回升。其中,预测的最大值为0.5%,预测的最小值为-7%。

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机构认为,2016年全年贸易顺差规模的预测均值为3.3万亿元人民币,与2016年前三季度贸易顺差为2.58万亿元人民币的增长规模相比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对2016年全年中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分析与预测表明,第一,伴随国内外经济形势朝着转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人民币汇率下调趋势,将可能改善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数据,但不改贸易顺差规模依然上升趋势;第二,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对稳定当前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尤其是对季度gdp同比增长的贡献最大;第三,受益于ppp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加速落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触底回升”。但是,靠刺激投资需求来稳定增长,容易引起投资需求的较大波动,也会影响到季度gdp同比增长曲线的反复与波动。

通胀压力温和爬升步入“再通胀”周期

从目前看,尽管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似已消解,但通胀风险依然较小,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价格水平仍可保持总体平稳态势。从参与调查的机构观点来看,认为2016年全年通胀水平为2.04%。另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对201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及利率水平等国内价格水平的预测看,当前通胀水平符合市场预期,2016年全年通胀水平明显低于预期目标。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受访机构对2016年全年cpi同比增长的预测中,3家机构认为与2016年前三季度cpi同比增速相比将保持不变,4家机构认为将上升。其中,2016年全年cpi同比增长预测值的平均值为2.04%,预测的最大值为2.1%,预测的最低值为2.0%。这一预测均值表明,与2016年前三季度相比,2016年全年cpi同比增长将微幅上升。

从年以来cpi的变化趋势分析,2012年、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前三季度cpi同比增长分别约为2.6%、2.6%、2.0%、1.4%和2.0%,再结合2016年10月和11月cpi同比增长分别为2.1%和2.3%来看,当前cpi同比增长波幅收窄,但显示出cpi同比增速有缓慢上升的市场信号。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所有参与调查的7家受访机构对2016年全年ppi同比增长的预测中,所有7家机构均认为将上升。其中,对2016年全年ppi同比增长预测值的平均值为-0.5%,预测降幅的最大值为-3.0%,预测降幅的最小值为-1.8%。这一预测结果显示,与2016年前三季度的-2.9%数值相比,2016年全年ppi同比增长指标继续得到改善,降幅明显收敛。

从ppi变化趋势看,2013年全年、2014年全年、2015年全年和2016年前三季度ppi同比增长分别为-1.9%、-1.9%、-6.1%和-2.9%,再结合2016年10月和11月ppi同比增长分别为1.2%和3.3%看,当前ppi已现正值,有望扭转几年来一直处于负值的波动趋势。

从目前cpi变化趋势观察看,核心cpi保持稳定中小幅上涨,同时食品价格出现温和上涨,使得11月和12月cpi呈现温和上涨。从目前来看,预计2016年全年cpi同比增长数据将显著低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3%水平的预期目标。此外,从预测中的2017年第一季度cpi同比增长为2.3%看,通胀水平小幅爬升,当前通胀压力正在温和形成,但通胀压力是否会进一步扩大,仍有待于观察。

人民币汇率下调压力仍存国内流动性收缩趋势渐成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最令人瞩目的一件事是,美联储在2016年12月实施了加息,导致美元指数的突破与上升,其他非美元货币随之出现显著贬值。美联储同时表示,2017年将可能加息3次,加剧了市场对未来非美元货币进一步贬值压力的强烈预期。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央行势必会选择稳健略偏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据此预测,2017年,国内流动性中性偏紧,将是一个市场常态现象。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受访机构对2016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的预测中,除了1家机构认为将下降外,其余6家机构认为将上升。其中,2016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预测均值为16.9万亿元,预测的最大值为18.0万亿元,预测的最低值为16.0万亿元。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受访机构对2016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2家机构认为将下降,5家机构认为将上升。其中,2016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均值为12.2万亿元,预测的最大值为13.5万亿元,预测的最低值为11.2万亿元。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受访机构对2016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的预测中,1家机构认为将保持不变,2家机构认为将保持上升,4家机构认为将下降。其中,12月末m2同比增长的预测均值为11.5%,预测的最大值为12.0%,预测的最低值为11.0%。

综合分析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及m2等流动性指标,2014年1-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为16.46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为9.78万亿元;2015年1-12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为15.4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为11.27万亿元;2016年第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分别为6.59万亿元、9.75万亿元和13.47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分别为4.67万亿元、7.48万亿元和10.0万亿元。另外,2014年12月末、2015年12月末和2016年9月末的m2同比增长分别为12.2%、13.3%和11.5%。再结合2016年10月和11月份的货币金融数据看,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分别为8963亿元和1.7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分别为6010亿元和8463亿元,m2同比增长分别为11.6%和11.4%。由此预测,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和新增人民币贷款两项指标波幅较大,12月末m2同比增速的波幅继续收窄。与2015年货币金融数据相比,2016年12月末m2增速水平显著下降,但社会融资规模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增长规模仍超过2015年,说明目前货币政策仍相对宽松,流动性紧张只是结构性的。

结合影响国内流动性的贸易顺差和央行口径外汇占款等指标分析,参与调查的机构认为,2016年全年贸易顺差规模的预测均值为3.3万亿人民币,与2016年前三季度的2.58万亿元相比平稳增长;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规模约为22.1万亿元人民币,与2016年前三季度的22.9万亿元相比显著下降。

工业生产保持平衡增长工业利润涨幅继续扩大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工业生产增加值指标尤其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两项指标继续改善。结合月度pmi数据,尤其是2016年12月份pmi为51.4%,比上月略低0.3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从目前看,工业行业价格普遍上涨,对继续改善工业生产增加值指标影响深远。此外,工业行业价格普遍上涨及重点行业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导致工业利润涨幅继续扩大。可见,过剩行业压缩产能,导致本轮工业行业价格上涨,引发工业利润大幅回升,这一趋势是否可持续,仍需进一步观察。从参与调查的受访机构对工业生产增加值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等指标的预测变化中可获知这一判断。

从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来看,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受访机构对2016年全年工业生产增加值实际增长的预测中,1家机构认为将上升,其余6家机构认为将保持不变。其中,对2016年全年工业生产增加值实际增长预测值的平均值为6.0%,预测的最大值为6.0%,预测的最低值为6.0%。从目前趋势看,目前工业生产增速走势仍处于平台整理区间之中,后续情况是否继续转好仍需观察。

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前三季度工业生产增加值实际增长分别为10.0%、8.3%、-1.9%和6.0%,结合2016年1-11月工业生产增加值实际增长6.2%及11月份环比增长0.51%看,鉴于当前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小幅回落,当前工业增加值数据转好是被动性的,主要是受到了“去杠杆”和“去产能”等引发工业行业价格上涨的影响,维持对工业生产增加值回稳基础不牢的判断。

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受访机构对2016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预测中,7家机构均认为将上升。其中,对2016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预测均值为8.9%,预测的最大值为9.0%,预测的最小值为8.8%。

由2013年1-11月、2014年1-11月、2015年1-11月和2016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3.2%、5.3%、-1.9%和8.4%看,再结合2016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呈现持续较快的正增长。这一增长主要是受到工业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特别是重点行业产品价格涨幅持续扩大的深刻影响,除非工业利润由上游行业转向中游行业,整个工业行业回暖仍尚需时日。

净出口需求增长有望成为稳定宏观经济的新动能

在本次季度经济形势调查中,综合参与调查机构对当前宏观经济及其政策趋势的观点与预期,当前经济增长趋势趋于稳定。考虑到未来人民币汇率仍面临下调的压力,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不断收窄,扩大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将日趋明显。伴随2017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纷繁复杂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与操作难度将不断加大,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第一,宏观经济形势正逐步转好。其中,消费需求稳中有升,投资需求首次出现回升,但伴随人民币汇率下调,进出口增长形势将有望转好。综合来看,净出口需求增长,将有望成为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能。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参与调查的机构预测2017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为6.57%,比2016年全年gdp同比增长的预测数6.68%继续微幅回落,但从影响季度gdp的三大需求来看,宏观经济形势正趋于稳定向好。其中,消费需求稳中有升,投资需求“触底回升”,受到ppp项目托底经济的稳定作用的影响,近几年来季度投资需求首次出现回升,但投资需求增长是否会反复,仍需进一步观察。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美联储加息和美元升值,客观上将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也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由此预期,2017年净出口需求增长将可能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此外,受到“去产能”、“去杠杆”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工业行业普遍上涨以及重点行业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在改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利润指标的同时,也引起了ppp指标数据的快速回暖,ppp的影响是否会传导给cpi,更是引起了市场对“再通胀”的较强预期。从目前来看,尽管ppi涨幅继续扩大,但cpi涨势较为温和。从未来趋势分析,伴随供应侧改革持续展开,ppi涨幅将会有所收敛,ppi影响对cpi的传导效应也将继续滞后,预计2017年通胀水平将保持温和水平。

第二,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2017年国内流动性收缩,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去杠杆”将使得货币金融指标增长继续下降。

国内“去杠杆”进程持续,特别是对银行理财、保险资金等监管升级,都将对国内流动性的收缩产生深刻的影响,从2016年年末债券市场出现较快下跌中可以领略到这一影响。此外,美国经济持续转好,特别是目前美国就业数据相当亮丽,预期美联储将可能加快加息步伐,加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创出新高,对美元需求上升。2017年,国内流动性将呈现“紧平衡”的市场格局。

但是,货币金融的紧缩程度可能会弱于市场预期。因为,货币当局正采取多重措施来稳定国内市场流动性。例如,规范个人购汇及企业境外收购等事项,均有助于减缓外汇出逃的规模与节奏。另外,央行采取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如中期借贷便利(mlf),对国内市场的流动性需求展开管理。这些货币政策的新举措都将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

可以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成为2017年影响国内经济、货币金融等保持平稳的最大因素,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经济类的书籍读后感篇十

今天,我读了旧《读者》上的一篇文章,“中国的‘感冒经济’”。这篇文章说了一位中国妈妈移民美国,自己的孩子治病的过程。

开始,那个孩子发了低烧,护士只是让多喝水、观察体温;后来,发了高烧,医生也只开了一瓶果味滴鼻盐水。当那位中国妈妈要求是否能像中国一样打针吃药时,医生摇了摇头,说,感冒是可以自愈的。过了几天,孩子的感冒果然康复了,而且免役力也高了。

但是,中国却不一样。半岁到一岁的.孩子经常会发烧,于是生产商便生产了许多感冒药,消费者却被蒙在鼓里,感冒药只能缓解病情,不能治疗它,即使是打针输液也是一样的作用。而且,这样做反而削弱了孩子的免役力,更容易得病,再加上感冒很少被人关注,预防很少,感冒药便会拥有很大的市场。

所以,我在这里,还想告诉大家,每年感冒二、三次并不是什么灾难,不要用或少用感冒药,忍一时病痛,健康自己身体。

我还要向大家介绍几种预防感冒的方式,首先是要多喝水,小孩子每天至少要喝800毫升的水,尤其是刚上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不会安排时间,要让老师提醒孩子喝水,否则就会引起频繁的扁桃体发炎而感冒。

第二就是戴帽子。孩子的头部大家可能不太注意,经常把小孩子的上下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头却完全暴露在寒风中,这样做也会感冒。

第三就是戴口罩的方法。到了冬天,很多小孩子都会戴上口罩、手套,再看看它们的样式,色彩缤纷,非常好看。但是,买口罩不要只顾着花色漂亮,要让口罩尽量贴紧脸的轮廓,才能防止冷空气流入刺激口鼻。而且,有一些小孩子因为闷,就把鼻子暴露在外面,只遮住了嘴巴,这样做却更加刺激鼻子,更容易引起流鼻涕等鼻炎症状,随之而来的往往就是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