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诚信调查报告(优质8篇)

时间:2023-09-23 16:58:56 作者:紫衣梦 工作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诚信调查报告篇一

“金诺诚信工程”是共青团徐州市委自去年7月推出的一项品牌工程,号召广大青少年从自身做起,大力倡导“明礼诚信”的道德规范,推动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为使这项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共青团徐州市委近期对徐州市城区青年的诚信素质进行调查,形成了这篇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于20xx年3月至4月在云龙、鼓楼、泉山及九里四个城区进行。主要方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配合调查还开展了场景测试和网上测试,但结果只作为参考。调查对象为18~40岁年龄段的城区青年,涉及党政企事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工人、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林木渔人员、无业与下岗人员、在校学生、民工等11个社会群体。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7份,回收率达94.25%,有效卷率为100%。

调查结果如果以100分记,得分约65.98483,总体评价是“诚信素质一般,倾向较好水平,尚需培养”。青年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青年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青年的诚信行为选择有着较大“现实性”的特点,尚没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诚信原则。因此,在诚信行为与维护诚信的选择上,青年都是以自我作为判断的依据,从而诚信行为与维护诚信的行为,呈现出对象不同方法不同的特点。青年拥有的诚信的社会资源不足,这直接影响到青年的诚信行为的选择,即青年认定讲究诚信的成本远远大于不诚信的成本,不诚信的行为在现实中的收益远远大于诚信的收益。因此,相对与简单的将诚信看作是个人道德素质不高的看法,问卷中则反映出多层次的不同诚信素质。如果诚信分了五个不同层次:以故意不诚信为第一层次(为了获利),以被迫不诚信为第二层次(为了规避风险),中性选择为第三层次,非主动诚信(涉及个人利益)为第四层次,主动诚信并舍弃个人利益为第五层次。大部分青年是属于第二层次到第四层次之间的诚信水平。

在对待诚信在个人素质中的排序问题上,有63.6%的人将诚信排在第一位,21.5%的人将诚信排在第二位,8.4%的人将诚信排在第三位,只有6.3%的人将诚信排在前三位以外。而且87%的人同意诚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的说法。这说明,不论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收入水平、职业差别和性别差异,青年对于诚信的认知取得了高度一致,都将诚信放在极高的位置。同时,青年对不诚信的行为有着普遍的不满和憎恶:对于商家的欺诈行为,53.8%的人表示憎恨,35%的人表示厌恶,8%的表示不快,只有2.1%的人认为无所谓。这些数据从反面说明了青年对于诚信的高度重视。

在对社会诚信状况的整体评价中,只有9.9%的人认为好或者极好,有61.2%的人认为一般,23.3%的人认为不好,另有5.6%的人认为极为不好。这说明在一致认为诚信是重要个人素质的同时,大多数青年对于社会诚信状况评价较低。同时,86.9%的人有过被骗的经历。其中选择“不多,偶尔几次”的有273人,占到总数的72.4%,经常有的有50人,占到总数的13.3%。这说明青年对社会诚信状况的评价是源于自身经历做出的感觉上的判断。虽然对于大多数青年而言,被骗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却足以影响青年对于社会和他人的诚信状况的现实与预期判断。所以,在“你是否认为大多数人是否会在没有惩罚的情况下损人利己的”的调查中,不同意这种说法有46.4%,同意这种说法的有27.1%,而说不清的人26.5%。选择呈现出无固定倾向,人们对于他人诚信不持信任的态度。同时,仅有21.8%的人不同意诚信没有好的结果的说法,反映出青年对于诚信行为的预期判断普遍不抱有乐观的看法,这也与青年对于社会整体诚信状况较低的评价高度一致。

从第一部分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青年对于诚信的价值有着清醒的认识,尚未树立明确的诚信意识的人只占到极少数。然而,在“你是否有过不诚信的行为”的调查中,有63.4%的人有过各种不同原因的不诚信行为。这就出现了一个悖反的局面,人们一方面认为诚信非常重要,但同时又做出了与这个认知完全相反的现实行为选择,形成了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分离。在调查中,86.9%的人有过被骗的经历和68.7%的人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闯过红灯,也反映了青年在自身既遭遇了不诚信现象的同时也实施了不诚信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青年仅仅认知了诚信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行动当中,往往关注使自身利益受到伤害的他人不诚信行为,没有把诚信内化为自身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在知行合一上有较大的欠缺。

在“当一个人说他有紧急情况向你借手机时,你借不借?”的选择中,62.9%的人选择“借,但有所防备”,这说明青年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会做出帮助行为。在对于老年乞讨者要钱的行为选择中,有55.3%的人选择了没给,其中40.3%主要理由是怀疑他有可能是一个骗子。这说明一旦青年认定对方实施不诚信行为时,不管这种信息的可靠性如何,都会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出发不去实施帮助行为。因此,在“对待诚信现实态度的选择”问题时,89.9%的人选择了坚持但不固守,表明普遍性的诚信原则已经受到怀疑,青年的诚信态度与行为趋于现实化,“是否应该诚信”已经不再作为诚信行为选择的依据,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的诚信行为的可能结果”。如果这种行为不使青年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或者带来好的结果,青年往往会去实施诚信行为;如果会使青年的利益受到损害,青年就出于自保而不愿实施诚信行为,甚至是为了自保也会做出现实的不诚信选择。这时,诚信行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个人道德素质问题,而是涉及个人在实施诚信行为时的成本问题。在后继的访谈中,许多青年表明这样一个立场:如果坚持诚信,有时会付出远远高于不诚信的代价。

测试中也反映出青年对于诚信行为的矛盾心态。在“如果你参加有关你今后命运的选拔考试,你会不会事先和录取人员有所联系”的问题中,49.9%的人选择不会,43.8%的人选择会。这种两种取向接近的局面,说明青年在认定社会无法保证公平的情况下,面临着要保证自己免受不诚信的伤害,却必须以不诚信的的方法损害他人利益的困难选择。这实际上是青年在面对现实时所做出的无奈退却。

如果说,自身诚信行为的实施是独善其身的话,维护诚信素质就反映出个人对社会的关注,是对于他人诚信行为的控制与监测。在“你发现商贩正在欺瞒顾客时,你的选择”中,有63.7%的人选择了“悄悄提醒他不要上当”,10.6%的人选择了“事后到有关部门举报”,而选择“挺身而出,揭露真相”的人有15.1%,选择“不管不问”的人有9.3%。大多数人仍然是以一种“现实”的态度维护着诚信。在“如何对待同事使你遭受损失的不诚信行为”上,有41.6%的人选择“自己不与他来往”的选项,不计较的人有24.7%,叫大家不与他来往的人有8.8%,以牙还牙的人有5.3%,人们还是趋近于比较温和的选择。在对于竞争对手采取同样行为时,答案非常集中,即有67.1%的人采取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这说明对象一旦确定,青年会根据对象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方法。在“当别人的不诚信使你陷入不利”的问题中,有21.2%的人选择揭露真相,32.3%的人选择反映但不抱有希望,26.9%的人选择不采取措施,11.3%的人选择也采取同样的行为。四个趋于平均的答案说明,在没有具体对象且现实条件取消的情况下,青年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来维系诚信,处理事件时尚无普遍的原则,选择就会趋于离散化。因此可以简单认定,不论是自我诚信行为的实施还是维护诚信的行为,青年的行为都是特殊化的而非普遍化的,对象不同会带来方法与具体原则的不同。

如果说维护诚信的行为是在表面描述了青年的诚信素质,那么青年在维护诚信中所拥有的的资源则直接构成青年的社会资本,极大地影响着青年诚信行为的选择。在“你认为不诚信是否得到了应有惩罚”中,22.5%的人选择“没有,因为几乎没有任何手段、法规、制度保证”,52%的选择“没有,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20.4%的人选择“没有,因为没有办法解决”,只有2.4%的人认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青年普遍认为社会诚信机制没有建立或者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诚信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不诚信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但也不否认,在“自己受到商业欺骗、认为哪一种方法最为有效”中44.6%的青年选择“去消协”,在迷路时59.2%的青年选择找警察来保证不受欺骗,说明青年对社会的某些部门还是有较高的信任度。但1.3%认为不诚信受到惩罚的微弱比率,使青年在选择有较高公信度部门的同时,又对是否能够获得理想的结果表示怀疑。因此,青年对诚信机制的要求除了保证诚信行为的合理结果外,还要使不诚信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

67%的人认为主要是由于法制建设的落后,51%的人认为缺乏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与此相对的在“解决诚信问题的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的选择中,法律以45.6%的被选率居于第一位,其次分别为“建立公开的信用档案”(29.7%),“舆论谴责”(15.4%),自己的现实手段(6.4%),没有任何手段(1.3%)。两个答案中,法律都被看作是导致诚信水平较低和改变状况的主要手段,同时75.5%的人认为不诚信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是因为法律方面的原因。这显示一方面用法律作为维护诚信手段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诚信的制度建设远远不能够让青年感到满意。

个人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空缺也普遍被青年所认知。在“如何了解他人的诚信状况”中,36.9%的人通过朋友了解他人诚信状况,36.6%的人没有任何手段来了解别人的诚信状况,只有9.8%的人通过信用档案,4.5%的人通过调查公司了解信息。数据显示出青年尚缺乏了解诚信状况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你是否愿意建立诚信档案”的选择中,只有2.4%的人选择了不愿意,而39%的人选择了“愿意,但要保证隐私”,12.5%的人选择了“如果大家愿意,我也愿意”,42.2%的人选择了“愿意,但担心评价的公平性”。说明青年在认识上是非常清醒的,将建立诚信档案看作是改变诚信状况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诚信使你蒙受损失是否还会继续”的选项中,22%的人选择“即使诚信使你面临损失,仍然会继续诚信,而不讲任何条件”,61.5%的人选择自己会继续讲诚信,但要分情况”,说明青年对于建设诚信还是有很强的意愿,但是仍然关注诚信是否能够真正的公平建立。青年不是不愿意在诚信的道路行走,而是担心如果“我讲了诚信,别人不讲诚信,我岂不是要当冤大头”,因此如果不能保证诚信的收益大于不诚信的收益,就会陷入人人谈诚信,人人不诚信的循环怪圈。

对于青年诚信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快完善社会诚信机制的步伐。当社会其他成员普遍不讲诚信时,道德的说教或约束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在诚信行为与维护诚信的选择上,青年拥有的诚信的社会资源不足将直接影响到青年的诚信行为的选择。加快社会社会诚信机制建设,从体制上不断提高对于诚信的保障水平,是对人们实施诚信行为的最好鼓励。要加快诚信建设的法制化进程,用法律规范社会信用体系,严惩不诚信行为。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个人诚信档案,用规范化的管理保障个人利益的正当收益,鼓励人们实施诚信行为。另一方面,加强青年的诚信意识教育。建立诚信机制,固然是解决诚信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不从思想上,道德上及精神的层面上解决诚信问题,即使信用机制很健全,法制体系很完善,也挡不住那部分从骨子里就不想守信的人进行失信行为。重建诚信“大厦”最基础的还是解决人们头脑中诚信意识不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再造社会信用环境。要针对青年诚信意识还处于“清醒的认识,模糊的行为”阶段的现实,引导广大青年深刻认识“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诚信为本,信誉是金”、“言必信,行必果”、“信誉高于一切”的道理,提高在面临个人利益与诚信行为矛盾时的道德水平。要号召广大青年从自身做起,带动更多的人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意识,践行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通过慢慢积累扩展,使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使诚实守信的氛围越来越浓,最终形成一种诚信光荣,背信可耻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诚信调查报告篇二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然而时下,我们身边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这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

20xx年xx月xx号至xx号

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诚信度的理解和认识,研究诚信对大学生的意义。

问卷调查

xx学院在校大学生

环境对诚信度的影响: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认为造成目前存在不诚信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社会风气造成的,因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用欺骗的手段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少数人认为是缺少宣传和教育和社会上没有诚实守信观念。而且当自己遭遇到无诚信的情况时,85.2%的人主张今后注意小心防范。而少部分的人要到相关部门投诉,协商处理和诉诸法律。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这样一个实例:平时时常有人到宿舍来推销东西,有部分宿舍听信了她们的话,结果上当受骗。而自己就只是提醒自己今后小心防范,这次吃亏就算了。

现在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身边的人大部分都做到了诚信,还是有少部分人没有做到,而大部分人认为社会诚信状况会影响人与人的信任度,平时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不诚信待人,那么我们将会失去一些珍贵的东西,将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自己将处于孤立的境地。

大学生对诚信度的理解:

在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对诚信的理解是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但是己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占11.5%;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适用占77%;诚信仅仅是一种道德约束,靠个人自觉65.6%;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占52.5%;诚信与法律是相悖的两种价值体系占23.0%;在以上的数据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对诚信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认为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是一种道德约束,在今天仍然适用。但是对于诚信没有一个完全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还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对诚信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所以说明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还是需要有人来引导和纠正,那样大学生才能正确的对待诚信这个问题。

社会诚信度的现状:

当在买东西的时候,卖家多补给你钱,有很多同学都说他们会把多补的钱给还回去,但是有少部分的人不会退回去,他们说商家为了赚钱给的我们的价格远远的属于不诚信行为,赚取别人的血汗钱,他们应该给他们一些惩罚。在调查的过程中大学生是否上当受骗过,有90.2%的人说他们都上当受过骗,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对社会上的诚信值期望过高,所以他们都没有是预防过,因此在上过当之后他们说他们以后一定不会像他们那样去骗别人。

在调查的人数上,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抄袭作业,借东西不还,考试作弊,做兼职时偷工减料,说谎等等都是不诚信行为,但是有55.6%的人认为说谎是不属于不诚信的,因为他们说,善意的谎言是是可以原谅的。

52.5%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度与受教育的程度是非常有关,他们说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教育知识都没有,那么他们也不可能做出诚信的事情,但是有32.8%的人说,诚信度的高低与教育程度只有一般的关系,甚至有14.8%的人说他与教育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他们认为只要一个人有良知,他们就不会去做不诚信的事情。

44.3%的大学生说他们是否是一个诚信度高的人那得视情况而定,他们说人有的时候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于是他们就只能做个半诚信人。

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重任。因此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们应该把诚信放在首位,来解决大学生社会诚信问题。一是政府要着手制定、完善和贯彻执行能充分体现诚实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以法律形式约束社会的各种行为。二是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高目标,但要从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伪装,不虚假,说话算数,讲信誉。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是人的良知在客观环境中的一种外露,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诚信的核心一是诚实,二是守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的活动中相互联系的道义凭借。认识:通过这次调查得知,诚信非常重要,诚信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诚信维系着社会秩序,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人生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也只有热爱真理、襟怀坦白、诚实公正的人才能为追求真理拼搏和献身。

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诚信调查报告篇三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时下,我们身边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它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1、推荐时虚报材料。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夺目、完美无缺以至言过其实。如伪造课程成绩、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虚构在学校期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摇身一变,变成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 面试中自我拔高

部分毕业生在面试中面对招聘主管人员的提问时,对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结果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十分普通平淡。再如一些毕业生再接到面试通知时害怕自己不能通过而叫其他人代替面试。

3、部分大学生随意毁约

现在学校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三四月份就要找好签约单位,以便把毕业生的各种关系转到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毕业生会先找一个可以签约的单位签约以求得缓冲,一旦有更好的单位接收,他们就马上跳槽。毕业生这种边签约边毁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

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重任。而面对另人担忧的大学生诚信问题,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迫不及待。

1、通过法制强制规定。

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信用社会。政府要着手制定、完善和贯彻执行能充分体现诚实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以法律形式约束社会的各种行为。在现行的法律中,都应有明确的、要求主体诚实信用的具体条款。对违法者的处置,也要有明确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已将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纳入了个人信用体系中。某位大学生一旦有违约行为,即会被记录在案,在今后的房贷、车贷、留学、创业,甚至就业中都会受到限制。

2、学校诚信教育

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高目标,但要从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诚信对创业如此重要,我会让它伴我永远!

诚信调查报告篇四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时下,我们身边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它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曾痛心疾首地说:“从19xx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xx年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xx年也就成为助学贷款还款的首个高峰年。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分调查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我想,除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无能力偿还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诚信的“危机”。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抛于九霄云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底气不足,总之是“跛脚”的。此外,大学生就业的诚信问题尤为严重:

1、推荐时虚报材料。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夺目、完美无缺以至言过其实。如伪造课程成绩、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虚构在学校期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摇身一变,变成“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面试中自我拔高

部分毕业生在面试中面对招聘主管人员的提问时,对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结果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十分普通平淡。再如一些毕业生再接到面试通知时害怕自己不能通过而叫其他人代替面试。

3、部分大学生随意毁约

现在学校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三四月份就要找好签约单位,以便把毕业生的各种关系转到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毕业生会先找一个可以签约的单位签约以求得缓冲,一旦有更好的单位接收,他们就马上跳槽。毕业生这种边签约边毁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

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重任。而面对另人担忧的大学生诚信问题,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迫不及待。

1、通过法制强制规定。

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信用社会。政府要着手制定、完善和贯彻执行能充分体现诚实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以法律形式约束社会的各种行为。在现行的法律中,都应有明确的、要求主体诚实信用的具体条款。对违法者的处置,也要有明确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已将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纳入了个人信用体系中。某位大学生一旦有违约行为,即会被记录在案,在今后的房贷、车贷、留学、创业,甚至就业中都会受到限制。

2、学校诚信教育

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诚信对创业如此重要,我会让它伴我永远!!!

诚信调查报告篇五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

从我校数千名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中进行详细调查。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综合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

本次参与调查的人中男女比例大约是1:1,在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6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35%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60%的学生认为他人的诚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证。从自己的角度讲,50%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4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视情况而定。在“如果您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困难补助,对您的家境会”一题中70%的学生回答会如实说,30%的学生回答会大肆渲染或稍加渲染。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会”一题中,80%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20%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或者能拖就拖。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如55%的学生认为若是企业的领导者,对于大学生违约行为会视具体情况而定,理解年轻人的选择;60%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简历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理解的;50%的学生认为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

在考试作弊的问题上,学生的回答结果较分散,作弊现象的存在上,同学们认为很大一部分的占20%,认为较多的占25%,认为较少的占46%,认为极少的占10%,可见,多数学生认为作弊现象是存在的,不同的是人数的多少而已。

在“您能否接受学生作弊行为”一题中,50%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接受,39%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11%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可见,50%的学生是能认同作弊行为的。在“您在平时的考试中”,回答从没作过弊的学生占60%,偶尔作过弊的占3%,经常作弊的占5%,可见,约有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

1、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等等,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3、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4、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

从上看来诚信是最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可是随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改变,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要让诚信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将诚信进行下去。因此,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会责任感,是现在我们最都应该关心的话题。

对于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建议: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灵。

2、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摆在教书育人的首位,让中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道德教育。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切忌大道理连篇,唠叨不停,这样极易引起中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碍。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注意仪表,并提倡在校内使用普通话及文明语言。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言传身教,以情动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通过多种媒体对其进行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让他们能够在一个信任、舒适的大环境中茁壮成长,因为祖国将来的建设要等着他(她)们来继续完成。我们的社会是由这么多人组成的,以后的发展还要继续,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诚信的作用,不能够忽视诚信的存在,相信大家都能够意识到,诚信才是我们立足根源的最重要的保证,以后的路还要怎么走,就靠诚信,社会能够诚信下去,我们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相信诚信社会一定会重新回到社会中!

在任何时代,诚信的美德都不应该被丢弃,特别是对于肩负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更应恪守诚信的原则。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们对大学生诚信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当然,当代大学生的整体诚信意识是良好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以好的思想品质去感染别人,我们的社会一定会不断进步!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不断繁荣昌盛!

诚信调查报告篇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人如此,政府也如此。诚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的基础,没有诚信,市场机制不可能有效运行,没有诚信,政府不可能有效对社会进行管理。为进一步了解我市诚信建设情况,为我市“创建诚信政府”谏言献策。最近我们走访了有关部门,并到5家中小型企业、6个自然村寨和两个集贸市场采取了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和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了诚信建设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政府诚信建设力度明显加强,但诚信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制度有待完善、措施有待加强、成效有待提高。

一、诚信建设现状

(一)诚信建设知晓率明显提高

从问卷汇总结果来看,我市在诚信建设上取得积极成效,诚信意识明显提高,诚信管理进一步加强。其中,有100%的村(居)干部和企业领导认为政府将诚信建设纳入重要发展战略;有98%的被调查群众知道政府正在狠抓诚信建设;有100%的企业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并表示将积极创建诚信企业。

(二)诚信管理机制不断加强

经调查,所有乡镇均建立诚信管理机构,制定了诚信管理制度。至目前为此,x市所有乡镇都已设立了诚信办,主抓诚信管理工作。现以某乡镇诚信办为例:诚信办设主任一人,工作人员2人。工作经费也得到落实。现已建立了辖区内诚信农民、诚信职工档案,但整体诚信管理专业化水平还不高。

(三)诚信宣传活动长期开展

在诚信教育培训方面,100%的乡镇和村(居)都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其中,65%的被调查行政村一年进行1—2次教育培训,35%的村一年进行3—4次教育培训;70%的企业开展了诚信承诺,有关于诚信的口号标语,23%的企业有本企业形象策划广告,但是还有7%的被调查企业从来都没有开展过教育培训活动。

(四)诚信信息获取渠道多样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诚信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对群众信用的跟踪监测和动态管理,

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和获取相关的信用信息,如,遵章守纪情况、计划生育情况、合同履行情况、债权债务情况、文化教育情况、市场经营情况等。但是在诚信等级评定方面信息来源多数还是偏向于传统的信贷偿还情况。

(五)诚信村组创建率大幅提升

(六)诚信缺失现象还普遍存在

以本人在x市新场坝和云岭小区两个集贸市场分别购买1公斤生猪肉为例,其中在新场坝集贸市场买的通过复称只有0。9公斤,在云岭小区集贸市场购买的通过复称只有0。85公斤。两次购买猪肉,在不同地方购买都短斤少两,可见,唯利是图,诚信道德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诚信评定不规范

就拿诚信农民诚信等级评定来讲,46%的调查对象认为诚信办在星级评定中多半是依靠村干部进行打分,评定结果缺乏精度,有11%的人认为评定不公平,12%的人表示无所谓,21%的人认为评定很公平。调查中发现,同一人在不同银行的信用等级有差别,评级标准不统一,评级质量参差不齐,信用评级市场不规范。

(二)政府部门有时存在不诚信表现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政府部门曾有失信现象,即4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存在不诚信现象,主要失信行为依次是承诺事项未兑现、公布数据不真实(如: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gdp增长值、公务消费)、拖欠款项等。

(三)对诚信管理人员培训不足,管理体系相对薄弱

职责、程序和资源都得不到落实,对相关诚信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不足,诚信管理体系无法有效形成。

三、产生失信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道德素质的缺失导致失信

7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是道德素质的缺失而导致了当前社会的诚信缺失。道德的缺失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市场经济的唯利是图,对道德素质存在负面效应;2、道德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教育和用人重才轻德;4、监督管理机制脆弱乏力和社会激励机制偏颇片面。道德的缺失使得失信现象普遍存在。

(二)缺乏诚信环境导致失信

3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积极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诚信建设环境也得到了大的改善,部分失信行为也得到相对有效的扼制,但是诚信建设管理机制还不完善,专业管理人员的不足,加之政府在做好诚信表率、搞好诚信引导方面的工作还做的不够;教育系统只重视学生文化教育,追求考试成绩,对学生开展的诚信素质教育较少,致使广大青少年没有诚信意识,整个社会失信问题越来越多。

(三)监督保障措施不力导致失信

相关机构在诚信建设中的监督不力和机制的不完善,对失信行为的监管方面还存在制度漏洞,惩治不够严厉,在执法中往往存在以罚代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存在守信者得不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得到严厉的制裁,往往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失信行为,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因不可预料事件导致失信

就企业来说,因突发事件而导致企业不能正常生产或停产,就会直接影响到合作方和经销商的利益,资金回收成为困难,导致失信;就个人而言,因家庭变故、身体状况、工作环境或突发灾害等导致的处境变化也会形成失信。

四、对推动诚信建设的建议

(一)抓好政府自身建设

社会信誉是由政府信誉、企业信誉、个人信誉等组成。政府既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

又是市场规则的执行者。因而,政府信誉对社会信誉起着导向作用。政府若带头恪守诺言、讲信誉,则可给企业和社会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反之,政府无信,市场主体也会加以效仿,无信行为将遭到鼓舞,会对整个社会的信誉产生恶劣的传导作用。它损伤的不只是个人或局部人的利益,也不只是政府的信誉形象,而可能会招致整个社会堕入信誉危机的恶性循环中,成为社会信誉恶化的“催化剂”。另外,政府失信会降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必然惹起政府权利合法性的危机,从而动摇政府统治的根底,加大“政府失灵”,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信誉的降低乃至丧失是产生社会信誉危机的基本要素。因而,政府行为示范直接影响社会信誉次序。当务之急,应注重政府自身建设。

(二)加强政府监管营造良好信誉环境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发挥着积极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作用。作为宏观调控主体,政府经过公布法律、法规、制定政策等方式完成对经济的指导;作为市场监管主体,政府经过标准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发明公平竞争的市场次序。政府的有效监管能够引导市场主体采取守信行为,惩戒失信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信誉环境,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执法力度,引导群众诚信自律

政府有关部门作为市场的监管者,相关部门应针对市场上出现的种种不诚信现象加大监督执法惩戒力度,引导群众树立诚信观念,建立维护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巡查、举报专查、专项调查等形式,切实开展执法监管工作,及时了解社会诚信情况,强化对信用失信行为的惩戒,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信用失信行为要依法予以处理,并积极开展对诚信公示单位进行抽查,加强对失信单位的回访与复查,促进对诚信道德的自觉遵守。

(四)加强道德素质教育,诚信从孩子抓起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诚信则社会诚信。教育部门应增加道德素质教育课程,从幼儿园起开始就抓,同时教师、家长都要以身作则,当好示范。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更有效的奖惩措施,对诚信典范给予大力奖励,不诚信的要注意教育引导,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只有诚信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不诚信的孩子谁都不欢迎。

诚信调查报告篇七

一、 调查题目:大学生社会成新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二、 调查成员:*********

三、 调查目的:这次实践的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当今大学生诚信度的现状以及大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体现的对诚信的态度,并期望这一调查能让大学生对诚信度引起更多的关注,从而让引导他们更好地做到诚实守信。

四、 调查的准备:

为了让这次调查具有真实性、说服力,我们小组共组织了两次自由的讨论,同时也运用了计算机网络经常在网上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一次讨论及第一次小组会议的讨论确定了调查流程,并初步拟定了调查的形式,如问卷调查,采访等,还确定了调查的范围(合肥学院的学生(校内)、社会人士(校外),由于社会人士调查难度过大,我们决定把重心放在大学生自身的调查上),以及问卷调查的内容。根据组员的激烈讨论,我们提出了大学生诚信度体现的多个方面,并配合调查问卷的各个环节对小组成员进行分组,明确划分了各个成员的任务。第二次讨论主要针对问卷设计。第二次会议主要是对回收的问卷及统计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确定调查报告的初步拟写;以及调查的其他形式的讨论,并最终否决了使用采访的形式。

五、 确定调查的对象

在会议讨论中,组员经过对调查研究项目的主题进行探讨和琢磨,最后确定以合肥学院机械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对学长进行问卷调查。尽量争取调查范围的广泛。

六、 问卷调查的设计

经过讨论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二大部分,即以前是否做过不诚信的事,对当前大学生诚信度的现状的认识,命题主要是以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为题,如作弊现象。

七、调查问卷的分发

通过小组的分工,各分小组立即各司其职,全身心投入到调查中来,所以这一环节迅速地完成了。

八、问卷统计与分析

首先,把问卷调查表分发给组员,分发到学生手中,收集好后,然后开展讨论,全组成员一起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九、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制作发放并回收面向大学生纸质问卷共100份,有效问卷83份。

(一)大学生社会诚信度现状

1、对大学生诚信度的基本态度问题

(4)对于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坚持“很好,不需要过多担忧”观点的仅占总数的3%,认为“一般,只是个别行为”的人数占总数的55%,觉得“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实行为”的人占35%,觉得“很差,值得担忧”的人占7%。

2、关于考试作弊

(1)大学生中32%的人从没有做过弊,而占65%的同学偶尔作弊,只有3%的人经常作弊。

(2)对于作弊的现象,27.1%的同学反对,认为那是欺骗行为;51.9%的同学认为是因为学校的某些理论课程太枯燥,而又必修造成的,15.5%的同学持中立态度;而5.5%的同学存有侥幸心理,赞成这种行为。

3、作业、论文抄袭

(2)从社会调查方面来看,人么对于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发现便取消学位资格的71.2%的人认为“理应如此”,28.8%的人认为处罚过于严厉。

4、有钱申贷

你听说过身边的同学有钱而去申请助学贷款? 6.1%的同学没有这种情况,45.3%的同学很少这么做,而占48.6%的学生经常这么做。

5、请假造假

你身边的同学是否经常拿别的理由来搪塞请假的理由?3.9%的人没有,48.6%的人很少,47.5%的人经常这么做。

6、关于编造假的家庭情况申请学杂费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大部分人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有过不诚信的行为,但也都是偶尔的行为,并非习惯或者经常性的行为。大多数同学基本上是讲诚信的,当代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良好,然而个别不诚信行为确实存在。

(二)对诚信的及重要性的认识

( 1)根据调查结果,认为“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但是己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的人占11.6%,认为“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适用”的人占80.7%,认为“诚信仅仅是一种道德约束,靠个人自觉”的人数占35.9%,认为“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的人数占22.1%。

(2)对于诚信都会与找工作的重要性,76.8%的同学认为重要,19.9%的同学认为一般重要,还有2.8%的同学认为不重要。对于诚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87.8%的同学认为重要,11%认为影响不大,还有1.1%的同学认为不重要。

通过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大多数大学生对诚信及其重要性认识较清楚,但也有少部分人并不看重诚信。

(三)对当今大学生诚信度现状形成原因的认识

(1)调查结果显示: 在成长过程中,长辈对自己进行过诚信教育很多的为47%,有一些的为41.4%不太多的为11%,几乎没有的仅为0.6%。

从调查中发现,影响大学生诚信度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以上的调查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生的诚信行为选择有着较大“现实性”的特点,尚没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诚信原则。因此,在诚信行为与维护诚信的选择上,学生都是以自我作为判断的依据,学生拥有的诚信的社会资源不足,这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诚信行为的选择。再加之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不诚信现象没有明确的处理对策,滋长了不诚信的行为;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原因之一。而调查中发现,从小受到诚信教育的学生比没受过诚信教育的学生更讲诚信,所以,家庭教育的好坏也是影响学生诚信与否的因素。

(四)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诚信度

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诚信度,63.5%的同学认为应“建立个人诚信档案”,45.3%的同学认为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30.9%认为要“加强舆论宣传”,18.2%的同学认为要“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

十、调查总结

通过这一次的调研实践活动,我们对大学生诚信度现状有了了解,大学生对诚信认识较清醒,能够正确的看待诚信的,并且基本上能做到诚实守信。但仍有少部分人没有认真看待诚实守信,甚至觉得它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从中我们也间接地了解到了当今大学生对诚信及其相关的东西的态度,如教育、社会风气,大家普遍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赞成大学生的诚信度与从小到大的教育和社会风气有关系。

在调研过程中,各组员积极参与,较充分地运用了大家的智慧,发扬了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使这次实践获得了预期的结果。

十一、建议

结合这次问卷的分析,我们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诚信度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

长辈应该多对学生做诚信等基本道德观念的教育,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诚信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家长在生活细节中正确引导,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是人最信赖的地方,家人对孩子一直进行诚信教育,孩子也能受熏陶,形成诚信的好品质。

第二,学校要做好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第三,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采取宣传教育,健全法制,加大惩处力度,使失信者无利可图;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使失信者无处藏身;加强舆论监督,让失信者身败名裂;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提高公信力等措施,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社会行为对大学生影响巨大,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是培植大学生诚信素质的优良土壤,而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成果将直接影响社会诚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第四,建立公开透明的个人诚信档案。

用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保障个人诚信,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都如实记录,有效的促使大学生平常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大学生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杜绝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学会分辨真伪,不要被不良的社会风气所侵蚀,并且培养 “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诚信调查报告篇八

指导老师:

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班级:1222202

摘要:诚信是人存在的本体,也是价值的本体。它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道德要求,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大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必备素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诚信也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如何把诚实守信作为大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优秀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事的基本理念与准则,一直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索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诚信意识、诚信制度、诚信践履

引言:大学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要确立自身世界观人生光。我们不能只顾观赏风景而忘记我们的任务是大步向前,做到诚信是道德标准,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的本分。

调查目的: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

从我校数千名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中进行详细调查。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20xx年04月20日——20xx年5月1日

综合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

本次参与调查的人中男女比例大约是1:1,在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6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35%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60%的学生认为他人的诚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证。从自己的角度讲,50%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4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视情况而定。在“如果您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困难补助,对您的家境会”一题中70%的学生回答会如实说,30%的学生回答会大肆渲染或稍加渲染。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会”一题中,80%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20%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或者能拖就拖。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如55%的学生认为若是企业的领导者,对于大学生违约行为会视具体情况而定,理解年轻人的选择;60%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简历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理解的;50%的学生认为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

在考试作弊的问题上,学生的回答结果较分散,作弊现象的存在上,同学们认为很大一部分的占20%,认为较多的占25%,认为较少的占46%,认为极少的占10%,可见,多数学生认为作弊现象是存在的,不同的是人数的多少而已。

在“您能否接受学生作弊行为”一题中,50%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接受,39%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11%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可见,50%的学生是能认同作弊行为的。在“您在平时的考试中”,回答从没作过弊的学生占60%,偶尔作过弊的占3%,经常作弊的占5%,可见,约有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1、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等等,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3、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4、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

从上看来诚信是最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可是随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改变,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要让诚信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将诚信进行下去。因此,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会责任感,是现在我们最都应该关心的话题。

对于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建议: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1、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万事万物都具有一片真诚的“爱心”,这样,社会就多了一片爱的天空,并且社会也会给予真诚的回报。不能让受骗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受了骗却去骗别人。要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辨别社会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骗,同时,也不会去骗别人。这样,社会才会得到净化,才会让“爱心”滋润人间每一个心灵。

2、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摆在教书育人的首位,让中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道德教育。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切忌大道理连篇,唠叨不停,这样极易引起中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碍。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注意仪表,并提倡在校内使用普通话及文明语言。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言传身教,以情动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通过多种媒体对其进行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总结语:

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让他们能够在一个信任、舒适的大环境中茁壮成长,因为祖国将来的建设要等着他(她)们来继续完成。我们的社会是由这么多人组成的,以后的发展还要继续,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诚信的作用,不能够忽视诚信的存在,相信大家都能够意识到,诚信才是我们立足根源的最重要的保证,以后的路还要怎么走,就靠诚信,社会能够诚信下去,我们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相信诚信社会一定会重新回到社会中!

在任何时代,诚信的美德都不应该被丢弃,特别是对于肩负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更应恪守诚信的原则。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们对大学生诚信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当然,当代大学生的整体诚信意识是良好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以好的思想品质去感染别人,我们的社会一定会不断进步!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不断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