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进步以及遇到的挑战和困惑加以分析和思考。参考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对特定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散文心得
刚拿到这本书我就被它的封面给吸引了,乳白色的封皮上点缀着几朵淡紫色的小花,那么清新又充满诗意。揭开封皮,映入眼帘的淡淡的米黄和着一点深沉的橘色。几个着重墨色的《幸福的七种颜色》整齐地排列着,整个人好似身临其境地穿梭在春秋两季之间,来去自由。
这本书尽管有很多好的文章,可是我最钟爱的是《提醒幸福》。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毕淑敏对生活的感悟。她说:“我们要学会调节幸福,幸福就像是一个顽皮的羊羔,不明白在哪逗留,当你不留神时它却悄悄地来了,它也时常和你唱反调,你想要它来时它不来,不想要它来时它却来了。人生就是这么充满戏剧性,它有时又像是一盘不细心粘到了芥末的寿司,你总是不明白下一个会不会有芥末。
作家朵拉有一句至理名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滴有自我声音的水。这句话启发了我,我觉得幸福也正如那一滴水,是属于自我的,独一无二的。
因为我就是一个充满幸福的人。在学校我是一个充满幸福的学生,我有朋友,有同学,我和他们嬉戏、玩耍,虽然有时我会和他们吵架、拌嘴,但这让我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让我忘记了学习的烦恼,这是友谊的幸福。
在家我是一个充满幸福的孩子,我有最爱我的爸爸、妈妈。有最疼我的爷爷、奶奶。有时我也会被妈妈骂,可是妈妈的骂声中也是充满着对我的爱,这是亲情的幸福。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的心很大很大,大的能够装下很多人,有教师,朋友,家人,同学,小动物,让他们一齐感受我的幸福。我仰望天空告诉自我:“我很幸福!让我们一齐发现幸福传递幸福,因为幸福就在你身边。”
品读散文心得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艺术个性鲜明、语言表达自由灵活的一种文学文体。读散文,仿佛走进一个春和景明、神清气爽的世界,让人思维豁然开朗。
一、抓住文眼,纲举目张。
抓住散文的文眼,即迅速找出作者情感和观点的载体。文眼是“神”之所在,它可抒发作者的胸臆,反映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如《白杨礼赞》的文眼是“难道你认为仅仅是树?”。初读全篇,感觉白杨树外形普通、内在深刻,作者对白杨树的描写和赞美之情似乎难以抒发。而当作者将感情凝聚于“难道你认为仅仅是树?”这句话时,点破了文章的主旨,使赞美之情明显地显露出来。
二、揣摩语言,披文得意。
散文的语言凝重、典雅,又各具特色。有的平实清新,如话家常;有的华丽堂皇,如殿堂雕刻;有的幽默诙谐,如会友聊天。初读散文,宜粗略浏览,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美,然后揣摩语言。
1.揣摩关键词句。关键词语或句子在文中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把握住这些关键词句,文章的大意便水落石出了。如《藤野先生》中的“中国是弱国”,这一关键词概括了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也凝聚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揣摩作者语言风格。作者的语言风格或凝重,或典雅,或古朴,或清新,或自然,或质朴。如《登泰山》一文中,作者将泰山之高、之美、之雄伟写在前面,用“高、险、美”来突出泰山之特点,最后才点出“望乔山而不见首,忽培陵以穷其颠”的景象,这样写,泰山的高、险、美便更加突出。
三、理清思路,探求真意。
散文的选材广、内容散,但这“散”必须建立有序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的思路是散文艺术的筋络,是作者情感思路和行文思路的统一。读散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是很重要的。
1.抓时间。作者在记叙一件事时,往往以时间作为记叙的主线,串起文章的各个片断。如《社戏》一文,作者以“我”的家乡看社戏为线索,选择了“我”幼时,在外祖母家看社戏,继而到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几个片断,表现作者对自由生活和农家小朋友纯真感情的向往。
2.抓地点。有些散文,作者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场景的变换,不断地更换叙述的角度。如《观沧海》,一节描写碣石山,一节描写大海,一节描写惊涛拍岸。换面犹如翻卷的云流,使人应接不暇。诵读时,要注意每节“登山”和“观海”的叙述角度,理解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
3.抓情感。作者的情感是散文艺术的灵魂,理清散文所表达的情感思路,是理清散文思路的关键。如《藤野先生》一文,作者以情感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对庸医误人、国人发牢骚的愤慨和痛恨之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4.抓结构。散文的结构有总起、分述、抒情、议论、小标题、层进、并列等结构方法,这些结构方法使文章思路更严谨,内容更充实。
创作散文心得体会
散文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它以平淡自然的语言,表达作者对于事物的观感与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而散文则是我们向外表达这些感受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创作散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提高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创作散文需要注意多个方面,包括写作基本功、情感表达、思考深度等。首先,散文创作需要有一定的写作基本功,如语言表达能力、基础知识等。其次,散文需要通过情感表达来吸引读者,别出心裁的形式、个人化的点滴都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最后,在思考深度方面,我们应该学会发现和思考那些平时易被忽视的问题,挖掘故事内涵和生活价值,这样才能让读者更加喜欢阅读。
三、方法和技巧。
在创作散文时,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会带来不同的效果。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其次,进行情感倾诉时,可以采用自我倾诉方式,将自己的不满和情感倾诉在文章中,以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最后,通过运用夸张、比喻以及善于寻找普通事物中的美,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如何选题。
在创作散文时,选取一个好的题材是非常重要的。选题时应思考自己的兴趣以及与读者的联系,通过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文章,这样能够让文章更具个性化。
创作散文,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当日常中的琐碎被放大到文章中,这些平易近人的故事便会被读者所喜欢和热爱。同时,创作散文的过程,也让我更加理解了自己的内心,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感受他人的生活。创作散文,让我了解并感受了来自生命本质的动人力量。
散文创作心得体会
散文是一种抒发情感、叙述故事和表达思想的文学形式。它可以旁征博引,也可以深入浅出。自从我开始写作以来,散文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创作形式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过去几年间从散文写作中得到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清晰表达想法。
写散文最重要的一点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开始写作前,我会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和计划,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以确保我能够清晰、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我还会多次重读和编辑自己的作品,以确保文章的每个句子和段落都对整个文章的主旨有所帮助。
第三段:丰富想象力和情感。
散文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情感的文体。通过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发挥这两个方面,可以使其内容更加积极、感人和吸引人。在我的作品中,我会尽可能地描绘场景和情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我的想象力和情感。在写作时,我也会花费大量时间寻找适当的词汇和语言来表达我的情感,以确保我的文章具有强烈的共鸣和情感感染力。
第四段:注重节奏和韵律。
写散文与奏乐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需要考虑节奏和韵律。在我的作品中,我会根据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灵活地运用语言节奏和韵律,使文章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感。此外,在写作中,我也会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力求恰当得体,以便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段:结语。
散文创作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情感和意义。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学会了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情感、注重节奏和韵律,通过这些方法使我自己的文章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吸引力。我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对创作散文的读者提供些许帮助或启示。
书法创作心得
书法创作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书法创作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书法创作心得精品3篇】,供你选择借鉴。
人们熟知苏东坡的一句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实,东坡还说过:“有道而无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胸中之竹,毕竟不等于手中之竹。王国维所说的大家之作“其辞脱口而出”,白石老人作画的所谓“一挥”,都是学化于才、熟而能巧的结果。齐白石早年临摹金农的画作,惟妙惟肖;为了画好昆虫、鱼虾,他长时间地观察写生。老人的画,那几片叶茎,看似粗犷随意,却搭配得那么精巧,你要移动一点点都不行。这些,充分说明“大家之能得心应手,正先由于得手应心”。傅山说“宁真率、毋安排”,不是说不要谋篇布局、意在笔先,其意应是“极有布置而了无布置痕迹”,徐青藤的这句话透露了天机,正像韩退之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草色遥看近却无”。
东坡论书“无意于佳,乃佳耳”。学习书画的人,没有不想自己的笔下呈现佳作的。长期艰苦地学习训练正是“有意于佳”的真实写照。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具备一定水平的书画家来说,只有在放下思想包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意笔交融,心手两忘,从而造就真正的佳作。“有意于佳”只是基础,“无意于佳”才是境界。一个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而改变初衷讨好买主的作者,他丢失了艺术家最为宝贵的东西,又怎能产生真正的佳作?刘熙载早已指出,“书非使人爱之为难,而不求人爱之为难。盖有欲无欲,书之所以别人天也。”
此外,一件作品的成功往往不在作者的有意处,而在其无意处。戴熙说:“有意于画,笔墨每去寻画。无意于画,画自来寻笔墨。有意盖不如无意之妙耳。”陈曼生也说:“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有时,有意着力的地方,偏偏导致了天趣的流失,在战术上,虽属锦上添花;在战略上,已是画蛇添足。
即便是优点,过分地强调或表现得不是地方,也会变质变味。恽南田论画“习气者,即用力之过”,强调“宁恒见不足,毋使有余”,正是这个道理。相反,局部的瑕疵,有时并不妨碍作品整体的成功,恰如黄庭坚所言:“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
中国书画注重功夫,熬出来的功夫。宜乎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学生抱怨老师:您老是要我夯实基础,别人的墙已经砌得老高了!他不懂老师对他的殷切期望和良苦用心!
岁月的力量不容忽视,《书谱》所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哲理深刻。以为别人几十年走完的路,自己几年、几个月就能走完,是幼稚。艺术学习、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自有其规律,这些规律又是无情的。违背规律的催长、“打造”和走捷径,只会得到与初衷相反的结果。
从较长的时间看,书画家们对艺术的追求,好比接力赛,更像是“马拉松”。起跑时人头攒动密密麻麻,能跑完全程者却已不多,能打破纪录者更是寥寥。那些开始不久就在领跑的选手,往往难以“领”到最后,甚至难以跑到终点。有人说“赢在不该赢的地方,比输在不该输的地方,输得更彻底”,不无道理。
一种艺术风格、一种个人面目的成立,既要得到人们的认可,更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陆游在《学书》一诗中说得好:“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要想真正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人,必须具备这样的眼光和气度,不计较一时一事,而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自甘寂寞。
常听人讲论书法时说到“功力”,功力是什么呢?我认为,功力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你拿到一本生疏的范帖,你可以几遍就临摹得形神兼备;当你有一个好的构思,你可以准确地用笔表述出来。总之凡经眼、凡脑海中成形的,均可以笔去准确表现,这时我认为就具有了功力。但功力是技术性的。
“功力”是一切创作的先决条件,你的情感、情绪、审美理想等等,要想在作品中行以表现,全仰仗这个“功力”。没有她,你的一切美好理想只能是“自以为大有深意”。我的二十年学书历程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用于获取“功力”,其余才是创作。“功力”又是无止境的,但她有一个“及格线”,不到“及格线”真正的创作是不存在的。
创作上,现代派书法主要用心在构成上,而古典书法则更多着意于点画和境界追求。我的创作应该是古典的,但我在构成上想得也比较多。现代派书法,小式的作品田头多,即使是大件,也不过是小品的放大,整体上线量较少,关系简单。形象点说,现代派书法像小分队式的侦察兵,可以游击,但集团式的战役、战争搞不了。古典书法阵容较大,但往往却又太象兵马俑。我想如果能借用现代派的一些手法让兵马俑活起来,兵力分派匀当,再来个“赵子龙”七出七进,岂不太好看了。
改变抄写式的书法模式,现在已成为书法家的共识,但大家又不愿意简单地搬袭现代派方式,因为它毕竟艺术语言太单薄,聊备一格可以。就像一出戏,里面可以有数个丑角,但一出戏里全是丑,怎么看呀!所以我们还得努力,以自己丰厚的“功力”,吸收现代派的构成意识使之成为古典派的一种创作手段,这种手段的作用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观赏性,“戏剧性”冲突更明显,更轻松自然,也就更接近了中等欣赏者的口味,书法的欣赏面会扩大。但这毕竟不是太简单的事情,需要很多人不停地探索,我愿成为这其中的一个。崭新的时尚意识、鲜明的个性追求加上古典主义的基因素质,我想这大概可以概括我现在的追求的全部。
除此以外,我想再谈谈我在功力技巧方面的一些心得。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笔较多关注线的自然平向流动,而我则更多关注线的流动中的跳荡,也就是笔在起落之间的变化。就像山间溪水,它在流动时遇到大障碍会绕过去,一如曲线和结体中的避让;倘若遇到小石头,溪水就会跳荡起来,体现在用笔上,就是轻重、粗细、提按、顿挫,这样的线变化丰富,活泼而灵动。用笔方面我的另一个关注点是速度,楷书、隶书、篆书运笔速度较为均匀缓慢,而行草书的用笔则是急缓共存的,用的是加速度和爆发力。我首先注意发力点,发力点有两个,一个是起笔,一个是转折,转折是下一个笔段的起笔。起笔处的变化最为复杂,形状变化也最丰富,要求笔尖要灵活,随时调整到最佳发力状态。就像篮球运动中的传球,用的力量是爆发力,这个力量既不可太强也不可太弱,太强则易使队龙接球时脱手,太弱则容易被夺去。这个“功夫”是“功力”范畴,是要通过训练获得的。转折还是下面笔段的随机思考的临时驿站。在整个行草书创作中速度是随着情绪和开合需要随时变化的,情绪平静则线条舒展,线段较长,字的开合较大,有如溪间流水时遇平缓地势,水流慢下来,缓缓流淌,也如闲庭信步;情绪激荡,心跳加速,笔速也就随之快起来,线段则短短相加,有时甚至线线叠加,绞缠,如水到陡峭处,水流湍急,时跳时跃,水花四溅,五彩纷呈!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承转合齐备,就像一部完整的交响乐,欣赏者会随着音乐节奏的演进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引起强烈共鸣。这正是行草书的魅力所在,只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所搭乘的载体不同罢了。我多年来倾心于行草书创作,其真正原因即在于此。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以方正端庄的结构、线条优美的造型、风格各异的体势、内涵深邃的意境,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虽历经上下五千年、绵绵日月而不衰,具有亘古不灭的生命力。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国粹,更代表中国的文化精神。
要学好书法,首先要临帖。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累积有五千多年的优秀遗产,任何书家,都只能在学习和继承先人的前提下创新自立。学书法,就得临帖。入门需临,变体也需临。
读帖则是一种心功,这种功夫看似轻巧,实际比手的训练更难。它是一种默临、默记,是一种揣摩,是实现从钩、摹、临的“入帖”到得其字帖的神韵、势度、用笔、行气或结构布局技巧的“出帖”之道。
鉴于本次开课《泰山刻石研究》,谈一下这四周的书法临帖、读贴及创作的心得体会。
一、临帖。
中国书法强调内外功结合,内功是基础,贵在一个“功”字,而外功则是修养。临帖练字是书法的字内功夫,所谓“笔突万支”“笔冢成山”,讲的就是字内功夫的修炼。在这个阶段,学书者通过毛笔这种特殊的书法工具,从文字的点画俯仰之中,从线条的抑扬顿挫之间,去感受笔情墨趣。这个阶段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帖习字,反复揣摩其字形结构方能奏效。经过长时期的练习,从泼墨染翰之中去采撷天地正气,就会感到一种禅意的祥光在心中漫射开来,从而获得胸怀的舒展和放达。
四周临帖的体会:
1、运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方笔、圆笔,按笔、提笔)。
成熟的艺术往往具有比较严苛的规范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技巧。运笔的技术,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流派、书法家的书写习惯等不同,形成了所谓不同的笔法,“中锋”与“使其中锋”本身就是传统论述中关于笔法的重要核心部分。
2、笔顺。
谈线条、谈构型、谈布白,同时还要关注笔顺。所有的线条不是同时呈现在纸上的,是有先后的呈现,并且这种先后次序不是无关紧要的,不是拆破打散随便安排都可以的。
3、速度。
初临帖宜缓宜逼真,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书写的速度,缓慢不羁仅仅在笔画运行时,更多的时间应该花在下笔和下笔前的准备。古人说凝神敛气,不是夸张。当你握笔紧张,手都在颤抖,呼吸急促,肺部收缩,如何能写得好呢?必然不能着急下笔,需要调整好呼吸后,以最放松的姿态,自然舒适的写出这一笔,完结之后,再准备下一笔。久而久之,加上读书的功夫,最终需要养成的是一种静气,自信而淡定。
4、姿态。
人可贫,而行为不可猥琐,书不佳,唯姿态不肯让人。字已不佳,更无赴急草率的资笨,更要讲求书写时的姿势,头正身直、臀平足安。
二、读贴。
读帖,可使自己更多地了解各家各派书风,从而融会贯通选择,创立自己的风格。实际上,读比临、比写都要多得多。读可以“破万卷”而临摹再多,于几千年累积的优秀碑帖,也不过凤毛麟角,书道中的“厚积”,非同小可。
这段时间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书法临帖,从书写毛笔字的三要素中体味每一笔在这个字中的行气、势度。老师还亲自带我们去岱庙、经石峪考察,观看历代书法大家的石刻作品,风格各具特色,独树一帜。虽然他们的风格各异,却是同样的拥有一种气势,磅礴有度,能感觉到是用心写出来的字。身临其境,方能感受其神韵。
在临帖与读贴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字体创作具有自己风格书法作品,通过书法表达一种心声。
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笔墨线条造型艺术。我在每次书法创作前,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写内容,然后设计章法,把每个字的写法、每行字的大小布白都考虑好以后,再进行对帖临习,以唤起自己的创作灵感,进入角色,然后把事先选择好的书写内容进行作品创作。
散文及心得
小的故事折射大的哲理,没有华丽的词语,简单平实的生活故事,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次次的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
第一次读林清玄的散文时我就被他的清新淡雅的文笔,深厚的道理,以及对人生、世界的感悟深深的吸引了。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之旅才能够安静地睡去,一切道理都在梦中显现。他说:“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无数的低谷,使我们在挫败中流泪,不是说不允许哭泣,你能够蹲下来好好想想自我,可是,请不要放下,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顶点,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情绪重新攀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灿烂。
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应对误解,请选取沉默;应对挫折,请选取沉默;应对辱骂,请选取沉默。有时候,解释是剩余的,那时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语言。他说:“生命是在水上写字,第二笔还未落下,第一笔已流到远方。”时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点点地在流逝,生命一点点地在逝去,再长也可是数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能让我们挥霍呢?珍惜吧……这本书里有一个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能悟出一个道理。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读一遍都会在人的心中烙一个印。渐渐,一本书的道理都钻入了人的心中。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而是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你、他。
这些文章,初读时如获良友,再品时如逢故知。他的文字每次读后都会让我的心中充满宁静。文如其人,假如他没有高雅的品味和如此纯净的心,怎样能写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挫折,是为了让你学习智慧;离散,是为了让你学习成长;忍苦耐艰,人生才能显现真正的价值。”这样的金玉良言不是每一天都能见到的,也许仅有他――林清玄,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他的书里能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课外所找不到的欢乐。感激林清玄,他的文字给了我太多启示。
创作散文心得体会
在我的写作路程中,散文一直是我心中最喜欢的文体之一。相比其他文体,散文更加自由、写作的思路和节奏也更自然。在学习、写作、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我有着许多的体会和心得,下面,我将主要从前篇举笔之感,倾情之吟;其次,从自由、灵活的写作方式;以及散文的意象、节奏、氛围等方面来谈叙我对于创作散文的感受和思考。
一、前篇举笔之感,倾情之吟。
每次在创新的路上,我都会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欲望,那就是想要独占那段创新的交界处。想要举起自己笔尖,留下自己的痕迹,倾尽自己的心思去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创作散文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因为散文本身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感悟而产生的作品。所以,每次我写散文时,都会感受到一股脱口而出的心情涌动,然后随着文字不断流淌、翻滚、涌动,最终这种感觉才会渐渐变得平和。
二、自由、灵活的写作方式。
散文吸引我的是它自由、灵活的写作方式。严谨和规矩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散文在给予创作者一定自由创作空间的同时,也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散文与其他文体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它可以随意抒发感情、肆意展现想象力。当你读到一篇好的散文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好像作者的思绪是一勾勾直达你的心田。
三、散文的意象、节奏、氛围等方面。
“画面感”是散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因为散文着重于表达和刻画内涵丰富、与生活、情感、哲理等等相关的生命图景,它的表现技巧和细节要求都非常高。特别是在意象、节奏、氛围等方面,这些内容会直接影响到散文的流畅度和内涵。所以,我非常注重在散文中塑造出一段精彩的、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的场景。这样,读者就能够轻松看到、读懂、感受到散文中的情感和细节。
四、要想写好散文,注重细节至关重要。
在写作散文时,注重细节是关键。如果一些小小的细节被忽略了,那么还原散文中的场景和氛围就会带来很大的困难。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方式和写作取向。但是,对于散文这一文体来说,我认为要深入了解生活细节、语言文字、心理感受等等方面的变化。因为在散文中,这些是非常重要的理解点,能够不断增强散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创作目的。
五、散文与写作者之间的特殊关系。
在我看来,散文与写作者之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在散文中,写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其实也就是一种思维的对话。因为散文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创作的作品,所以作者和读者之间是具有强烈思想互动和交流的。这种关系不仅能够激发作者的思考和感悟,也能让作者深入了解读者的情感需求、生活感受等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自己的读者群体。
创作散文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散文是一种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它不同于诗歌和小说的浪漫,而是从真实的生活和个人体验中萃取出片段,用简洁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个人写作过程中,我也尝试了一些散文的创作,想要分享一下我的体验和心得。
第二段:找到创作的灵感(250字)。
一个好的散文作品通常来源于深情的思考和精神的体验,而这些思考和体验需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和积累才能真正的体会。我经常会写下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法,记录下身边的点滴,以此来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作冲动。有时候,在看到一幅画或一篇文章时也能够给我带来写作灵感。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毅力和恒心,不断地从生活中寻找新的素材,并且持续不断的将其记录下来。
第三段:思考文学的表达方式(250字)。
散文作品最终的目的是向读者传达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创作的表达方式尤为重要。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会有意识的关注一些创作细节,例如字体、排版和语言表达等。在表达时,我会尝试利用多种造诣的手法,比如比喻、排比和修辞等,以期能够通过精致的语言达到最好的效果。当然,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我也会尝试不同的叙述结构和节奏,以期在阅读过程中带给读者更多的感受和思考的启示。
第四段:借鉴他人的创作经验(250字)。
在散文创作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借鉴别人的经验和创作技巧。我喜欢阅读其他作家的作品,并尝试从中获得启发。它们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写作时运用鲜活的语言、如何挖掘自己的潜在创造力,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故事和情感融入到散文当中去。我也受益于与其他散文作家一起分享经验,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反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技巧。
创作散文,除了需要有灵感和对创作技巧的追求外,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散文写作中,我不仅仅是在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更重要的是在思考人性、生命和文化等问题,这为我带来了深刻的思索和收获。我相信,对于每一个散文作者来说,创作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在于发现生活的真相和真实的美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追求和提高自己在写作上的造诣,小小的散文也能够传递我们心中深深的情感和启示。
(总字数:1200字)。
散文创作心得体会
散文是一种文字的表现形式,一般而言,它比较随意,具有灵活性。在创作散文的过程中,有些人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谈我的散文创作心得体会。
第二段:思想的积淀和素材的收集。
在散文创作之前,首先我们需要进行思考,寻找切入点和创作的灵感。这种思考需要有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基础比较重要。收集素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从生活、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入手,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更懂得生活,更明白社会。这些素材是我们创作散文的基础。
第三段:个性的抒发和语言的运用。
散文是需要注重个性的抒发的,创作者需要把自己的心情和情感通过这种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个性的加入能够让散文更加生动,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独特之处。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用生动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来进行表达。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自己的思想和表述。
第四段:节奏的掌握和情感的渲染。
散文需要节奏的把握,这样才可以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加清晰、明朗。通过对节奏的把握,可以让读者产生持续的阅读欲望,对读者的情感投射也更加准确。情感的渲染是散文的特色之一,不同的情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不同的人生活力和情感状态。这对于创作者而言,需要在自己的情感表现上下功夫,才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引发读者的共鸣。
第五段:精神的升华和文化的传承。
散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精神的传承,对于文化的传承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散文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在长远的历史进程中,散文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升华,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我的散文创作心得体会中,我觉得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
结论:
散文是一种文字的表现形式,它需要创作者的积淀和素材的收集,需要个性的抒发和语言的运用,需要节奏的掌握和情感的渲染,需要精神的升华和文化的传承。我在散文的创作中,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相信我的散文创作能够不断进步,并最终达到非常好的水准。
散文读书心得
母亲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母亲给了我们每个人很大的鼓励和支持。这是我读季羡林写的《寻梦》最大的收获。
母亲刚刚去世不久,夜里总是梦到母亲。梦里总是梦到一些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可是梦醒来时,梦早已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永远都抓不住。梦里梦见母亲,只是一些零碎的记忆,太模糊了,但母亲做的那些事却还是记忆犹新,永远都忘不掉。母亲对我的爱和帮助至今还历历在目。
这让我想起了莫言曾写过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莫言的母亲对他的`爱、支持和帮助。在莫言最害怕的时候,母亲都能给他安慰。他的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却很支持莫言读书、学习。他的母亲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与关爱。
母亲,她把我们送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予了我们生命与关爱,又慢慢把我们抚养大,直到我们成人。而就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是母亲给了我们勇气,是母亲给了我们关爱,是母亲给了我们鼓励。而在关键时刻,母亲会挺身而出保护我们。我们要好好珍惜母爱,孝敬母亲,不要等到失去时再懊悔!
散文随笔心得
下午四点多钟,天气不太热了,在母亲的招呼下,我们一起来到小菜园。母亲边走边说,干活的工具都已经准备好了。孩子的爸爸干活很卖力,也从不挑剔,是母亲最喜欢的女婿。也可能是孩子爸爸很小母亲就去世,他对母亲也特别亲切。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母亲和孩子爸爸两人从来就没有什么生分,母亲也是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孩子爸爸。
孩子爸爸用铁叉把花生从地里翻出来,孩子则抓住花生棵往外拽,拉出来后晃动一下上面的沙土,白白的花生就露出来,很是喜人。我很喜欢花生,喜欢花生从土里刚露出的那一刻。我不禁惊呼:咱家的花生长的好好呀!花生角饱满,干净,就是觉得结的不是太多。母亲在一旁说:“西地一家人种的花生跟我们家比可是差远了,都被直巢(音)给吃了。”说话间,我们也从地里挖出了一个白白胖胖的虫子,就是母亲刚说的直巢。这种昆虫是我们老家的叫法,我小时候在老家的时候也是经常见到的。母亲赶紧到院子里拿了个盒子,说,把从土里挖出来的白虫子都放到这里,一会儿去喂鸡。一辈子节俭惯了,挖了个虫还不忘了喂鸡。
在大家说话的功夫,母亲说话了:“你们把我撒的小葱都给踩了!”我定睛一看,刚出土的小葱苗不仔细看根本就认不出来。我赶紧给母亲打圆场:“是呀!是呀!你们都踩到地上的小葱苗了,这小葱也太小了,不仔细看,根本是看不见呀!”大家赶紧把脚挪开,都站到了田埂上。
夜幕降临了,由于过节人多,吃完晚饭都快九点了。大家还在饭桌上说着话,院子里传来“看月婆婆”的声音。原来是哥哥三岁的外孙儿在院子里叫呢!随着孩子的叫声,大家赶紧都走到大门口。
我们老家没有中秋祭拜月亮的习俗,所以没有摆设供品。大家仰望天空,这时云比较多,月亮躲在了云的后面。哥哥说: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灯。我接着说,意思就是说,八月十五阴天,到元宵节会阴天或者是下雪了!
月亮累了,大家热闹了一天也累了。我走到院子里,坐在楼梯的台阶上。面前的夜来香开得正盛,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晚间的花更是别样的美。蛐蛐的叫声也是此起彼伏。明亮皎洁的月亮挂在上空。明月、花香、虫鸣,静谧的中秋夜,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恬美!
读书心得散文
我读过许多的美文、散文,可席慕容的《一个春日的下午》总让我感觉有几分亲切,文中的她和我的感觉竟然有许多相似之处:小时候的天真、纯洁,长大后的热情、澎湃……,无不让我感到我竟然和她有几分相似!
五岁时的她,在南京住过两年,得到了一块圆圆润润的、乳黄色里带着光泽的小石头。这块石头是五岁时她的挚爱和宝贝,并给它取名为“我的宝石”。在一个美丽的黄昏,她不慎抛出了这个心爱的小石头,小石头掉进了一个草丛里。草并不高,草丛也并不大,可是她翻遍了任何有可能落下的地方,找遍了每一个角落,搜寻过每一根小草,都没有找到那颗小石头。长大后,也总能记起当年搜寻时的慌乱与悔恨的心情,家里有许多美丽而奇怪的矿石,可是总没有哪块能替代五岁时丢失的那颗小石头。
读到这儿,文章勾起了我六岁时的回忆,自己也觉得奇怪。
那年,奶奶的侄孙子来到我家,他是一个好奇心和占有欲都很强烈的小男孩。当时的我拥有一根1米长的“如意金箍棒”,能伸能缩,两头是金黄色的,中间是大红色的,上面还印有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如意金箍棒”。“如意金箍棒”虽然不如孙悟空手中的那根神奇,但它却是我的心肝宝贝。自从这位侄孙子来到我家,我那宝贝“如意金箍棒”便成了他手中的玩物,整日被他拿在手上,形影不离,时不时地还要在屋子里舞弄几下,已示威风。我多想将“如意金箍棒”握在自己的手中,也挥舞两下呀!可家人会立刻劝阻:你是姐姐,又是主人,他小,又是客人,借他玩两天,等他走了,还还给你!没想到,有一天当我从幼儿园回到家时,这位小客人已经走了,还一起带走了我的“如意金箍棒”。记得我当时哭了整整一个晚上,心中好后悔没有看好自己的宝贝,不该轻易相信这位“不速之客”!家人劝说要重新买一个给我,我却固执的要我原来的那一根,家人是不可能要回送出去的玩具,所以我失去了我最心爱的玩具。直到现在,我的记忆之中怎么也磨不去这个可爱而又糊涂的记忆,现在家里的玩具比那根小小的“如意金箍棒”好玩得多,也金贵得多,心中却始终认为那个丢失的是最好的。从小到大,有好几箱子玩具丢弃,有的甚至记不起它的模样、名字,能够记住的是那根失去的“如意金箍棒”
散文随笔心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就话每到过年之时都会想起,可今年的年过的似乎是那样的不顺和不平安,在烦与乱的相互交替中与旧年挥手告别,告别旧年,也告别那再也回不去的青葱岁月。
街上到处都是满脸洋溢着幸福的人们,可是我的春节却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可以说是含泪而过。奶奶的突发心脏病让家里来了个措手不及,而大伯对此事的漠不关心更让经济不宽裕的我们雪上加霜。那个时候,真的好想好想有许许多多的钱,那样就可以毫不顾忌别人,不用看他们的眼色去给奶奶治病了;也好想如果自己是个男孩就可以替父母分担一些压力。可是我什么也不是。总以为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就什么也不怕了。可是,那时我才知道没钱的日子真的很苦,没有钱,一切变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看着父母身处孤立无援的地步和日渐苍老的面容,一句话始终在我耳边回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欲养而亲不待”说的多好呀,可是为何在我的身边有多么多的孤寡老人无依无靠,并不是他们无儿无女,而是因为现在他们老了,成了累赘,于是逐渐变成了独守一屋的空巢老人,对于奶奶生病这事,使我明白了许多,亲兄弟尚可如此,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在有限的时间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孝敬父母,不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或许可能成为我今年最大的愿望把!
外面淅沥沥的又下起了雨,可不知为什么透过这冰凉的雨帘,我仿佛看见了若干年前的自己,那一刻,繁花似锦,滚滚云烟,扑面而来。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喜欢那一缕淡淡的哀愁,喜欢自己编织一个内心深处的美梦,或许年华逐渐逝去之时一切归于平淡,我们可曾知道,谁又是谁的过眼云烟。
24岁,一个不再年轻的阶段,24岁的本命年是成熟与转变的阶段;24岁一个可以享受生死离别,可以担负的年代。本应该是激情洋溢,大显身手的时代,可我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不安,甚至是恐慌。处于人生的重要驿站,有时候多么想就此别过,浪迹江湖;或者寻一处佳境,孤身一人闲云野鹤。但是梦想总是与现实有差异,不过也多亏的梦想,才可以让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梦中一一实现。我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是怎么了,仿佛少了当初的那股闯劲。真的不想长大,因为烦恼太多,欢乐太少,外界条件到处都是充满了诱惑,年轻的我必须处处谨慎小心,稍有不慎便可跌入万劫不复之渊。
烦恼每天都会有,谁也无法预知未来,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社会的浪潮不允许我有丝毫松懈,迎刃而上是唯一的选择,不论结果怎样,我都不会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份最终的梦想,即使前路布满荆棘,我也要一搏。
带着流星的祝福,还有简单的行囊,满怀一颗感恩的心,哪怕再多可怕的痛苦,我也要勇敢去闯。
祝愿自己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学习进步,加油!
创作的灵感散文
作为一个诗人,我最应该感谢的是谁呢?当然不是别人,而是灵感。灵感是能够给我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天使,是可爱的精灵,如果没有她,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没有灵感就没有诗,我绝不可能成为一个诗人。
灵感,可爱的精灵,在这里我要说:感谢你,真诚地感谢你。
灵感对诗人情有独衷,大概只有诗人才能更多的享受灵感,得到灵感的厚爱。
如果一个诗人总不能获得灵感,灵感距离他总是很遥远,那么这个诗人也就快完蛋了。只要有激情有灵感,诗人的生命就万古长青,诗人就永远不会衰老。只有拥有青春的激情、青春的心态,才能拥有青春的诗,不论诗人的年龄有多大。
我感谢灵感给我带来青春的诗意,青春的激情,让我不断创作出青春的诗篇。
没有灵感的时候我总是很苦恼,心灵感到痛苦的折磨,我最怕的不是生活本身的压力,不是物质生活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贫乏,灵感的贫乏。我认为:这才是最可怕的,也是最要命的。
诗人可以没有别的,但不能没有灵感,如果诗人总是处于灵感匮乏的状态,这是十分痛苦的也是无奈的,这等于宣告一个诗人的死亡。
诗人是孤独的,灵感也是孤独的,没有孤独就没有诗人,没有孤独就没有诗歌。诗人不要喜欢凑热闹,这没有什么好处,诗歌需要孤独,诗人需要孤独,没有孤独就不会产生灵感。要知道:热闹的地方没有诗,浮躁的心态没有灵感。
在孤独中等待灵感,在寂寞中恭候灵感,灵感最喜欢在这样的深刻来临。灵感是喜欢沉静的女孩子,我喜欢那种沉静的女孩子。
在我独处的时候,灵感总是陪伴着我,她带给我幸福和快乐,给了我心灵的安慰,给了我精神的愉悦。在这样的时刻,我的感觉最好,我的情绪最饱满,我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非常美妙的境地,那真是一种仙境,一种无以伦比的境地,这个时候我忘记生活中所有的烦恼和压力,我感到自己很超脱,很潇洒,这是精神生活的享受确实让我感到幸福无比,快乐无比,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如果说我有情人的话,那么我的情人是谁呢?
我可以大胆地向自己的.老婆宣布:我的情人就是我的灵感。
我说:生活中除了你,就是灵感令我这样痴迷。
爱人啊,不要这样责备我,也不要这样嫉妒,我的灵感不是你的敌人啊,你们都是我最亲爱的情人,我的生活中都有你们两个的存在,你们应该成为好姐妹,这是我所期望的。
不管怎样说,灵感来临的时刻我是不会怠慢的,我不会放弃这个美妙的时刻,我必须抓住灵感,不要让我心中可爱的情人跑掉,我必须大步追上去,抓住她,抓住她,这是此时此刻我唯一的目的,也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是的,这样的时刻我往往忘记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老婆,这是很正常的,我必须这样投入,诗人就应该这样投入。
我想:灵感来临的时刻,心中诗意盎然,不错的感觉,不错的情绪,的确是人生的享受呢!
我感谢灵感,可爱的灵感!
其实何止写诗呢?写什么不需要灵感呢?凡是文学创作都是需要灵感的,没有灵感什么也写不出来,写诗需要灵感,写散文也需要灵感,写随笔也同样需要灵感。
有了灵感就有了感觉,有了情绪,心灵世界就饱满,就丰富多彩,就有抒发不完的感情,就有写不完的东西,诗人的才华就永远不会穷尽,心中的诗篇就会滚滚而来。
灵感啊,你让我感觉到什么是富有,你也让我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所以我要深深地感谢你,感谢你对我的深情与厚爱。
散文教育心得
与好友谈读书,她爱读的多半是考古旅游一类,而我则爱读人文类,因为觉得人是最有意思的。
她却回我,人性令人失望,不如那些山水和物件能永垂不朽。
我答,物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不朽的是人的心思与巧工。而山水更是要人去眼看心读的,否则枯山寂水,亘立万古却未免乏味。
喜欢有历史的城市,古老的建筑里曾住过谁?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前朝旧事,翻作桃花扇底风。闭上眼,也看得到时间的荒凉,自每个角落四面八方来袭,无人能敌。
终究也有时间带不走的,如一些陈迹,如一些传奇,都是关于人的,人迹。
当然,也有些地方太过匠气,建筑倒也罢了,传奇却也大同小异。更有甚者,到处在争名人,连子虚乌有的神仙也不放过,人迹便成了劣迹,非我所爱。这点不如山水,再如何的牵强附会,也改变不了山水的本质。
山水于我,有着禅意。然而我仍觉得,山水如无人迹,更是可惜。名山大川若非有人发现,也就湮没于天地间了,倒不如由人来解读更妙,各人有各人的法眼,否则也没有那么多的好文游记供世人来赏读。
爱听蔡琴那首《张三的歌》,“我要带你到处去飞翔,走遍世界各地去观赏。没有烦恼没有那悲伤,自由自在身心多开朗……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看一看,这世界并非那么的凄凉,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望一望,这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每每听到,会不自主地微笑,若心中荒芜寂寞,就该找个有人迹的所在,静听岁月的绵长,细品人文的不朽,心便会填得满一些。
只要有诱惑,就有欲望,好比我对崇礼喜鹊梁的欲望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她的那份爱慕之情越浓厚,那是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至少牵动着我的心。那里有我喜欢的宁静,也有我追求的梦幻,总之,在我的世界里,这里就是一个美丽的王国。
崇礼,这个地方是我终生无法忘怀的地方,我把最美好最朴素也是最真挚的情感倾注于此,幻想着会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与心爱的王子过着幸福安详的生活,这里永远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梦,我深深地爱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忘不掉那皑皑的小山头,也忘不掉那成片的白桦林,这里浑然天成的景色,会让人找到最真实的自我。每一次驻留在这片土地上,都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激动和兴奋,仿佛是刚出嫁了的女儿回到娘家,软软的松木洒落在身上轻轻的,暖暖的,不忍去踩踏它,捧起一把让它在指尖自然地滑落,静听时间流淌之音,最喜欢的还是躺在软软的松叶上看着蓝蓝的天,看着鸟儿略过天空飞翔的样子,感觉自己浑身都充斥着力量,来自自然,来自人心;遍地的野花争芳斗艳的盛开,却不觉得浮华,近观之,每一朵花都在认真的盛开着,摇曳在风中,显得格外的俊俏,我想在花的世界里她们一定有着自己动听的名字,否则花朵怎会如此的撩人?她们默默无闻的用最美的姿态点缀着一片又一片的山,让这山有了活力,有了颜色,有了生命力;朵朵的蒲公英矗立在草丛中,在成熟的季节里,随着徐徐秋风便会到处飞扬,落在草上,落在树上,落在人的身上,就在飞扬的那一刻,她积聚了所有的能量送走了每颗种子,我为这样的飞扬而喝彩,好比每一个成功者都是用尽力量放手一搏。
山上能看到的只有花草树木,还有湛蓝的天空,比不了那些名山,就是这份平凡中透着天然形成的气质,足以吸引着大家纷纷而至,然后满载而归,因为我相信凡是来过这里的人们,都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想念着这份纯净的景色,每一个路人如果都曾带着真心真意来过这里,看过这里的天空,嗅过这里的花香,都会带着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和热爱在内心里惦念这里。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花有草有情义。
每一年的秋天,我都会带着诚挚的心按时来到坝上,这是一个不变的约定,每一年的每一次,我都会带着深深地感动挥别,每一次我都会用手轻轻的抚摸这里的一草一木,在这里我全身心的放松一切,投入自然的怀抱,感受着这里的所有。人只有在绝对安静的时候才能救赎自己成为自己的宰主。
金色的诱惑就来自崇礼,让我无时无刻的眷恋。
读书心得散文
我最喜欢冰心的散文集《十字架的园里》。冰心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她的《再寄小读者》《小桔灯》一直存在心底,如一颗闪烁的启明星,指引着我在文字中步步前行,对于文学的喜欢,也许最初就是缘于这些美好的文字。而最让我开始关心她的,却是始于她翻译的一些泰戈尔散文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她的才情,让我倾佩,她的纯真,让我感慨。看她的文章,是灵魂的又一次远行,是心灵的再一次洗礼。此刻,我的心就如泳池里慰蓝的水一样,清澈见底,却又平缓无声,细细地流动着,流动着。杯从学校图书馆借回《冰心散文集》,当时看了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瞧,薄薄的一本,拿在手上也不觉得有什么沉重;泛黄的书页透着一股淡淡的封尘了一段时间的味道。曾记得,语文老师说过:散文,形散神聚.所以,我就不由自主地把冰心散文借了回来,大概就想体会一下那种“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的滋味吧!
当我真正看完冰心的散文后,我发现了冰心写作不单是爱用“呵”字这样简单.在她的散文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个字:爱.冰心爱美丽的自然“”大自然,她爱海,因为在她眼里:海是温柔而沉静,海是超绝而威严,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广博,也许在冰心的心里,爱海就是这么一点一分的积渐起来的.冰心爱儿童,在她生病的其间,还为小朋友写了《寄小读者》可见在她心中,小朋友地位的重要.冰心爱母亲,她甚至这样形容过她的母亲:母亲的话句句可使做儿女的人动心,母亲的字一点一划都可使做儿女的人落泪.冰心也曾傻傻地问过母亲爱她的原因,而母亲告诉她: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数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么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踏地的爱她,而且死心踏地的容她爱你?冰心爱亲人,爱父亲,爱三个弟弟,爱她的同学。
冰心把这种爱化为一种极为清丽,极为温婉的文笔,写成了散文,散文里有另外一个世界,有一个充满爱,也是冰心所向往的世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散文教育心得
中国人喜欢喝茶,也爱茶。是因为茶浓缩着做人的风骨。一路清香,不管你是得意抑或失意,一杯茶在手,总能品尝出不同的芳香味道。人生如茶,一开始也许很浓,再冲一次正好,继续冲泡,那就是在品味人生。
夜晚,独坐桌前。泡一杯清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入心脾。那种淡淡的清香,香而不浓,使人心神具安,心灵愉悦!我喜欢喝茶,喜欢那种淡淡的香气!看着杯里那种淡淡的绿色,绿得是那样的匀称,那样的剔透!所以不喜欢红茶那种浓浓的颜色!觉得看不透,而且缺少一种韵味和灵秀!
更多的时候,喜欢燃一支烟伴一杯淡淡的绿茶。在袅袅升起的一缕烟雾中,细细思量一些人和事。更多的时候,凝望那淡淡的绿色,觉得人生中的很多东西甚至人生也如着淡淡的绿茶!在红尘俗世中,大多的人并不觉得轻松,为生计整日奔忙。累了谁?为了谁?!更多的是甘苦自知!人的一生无论是谁,都会有各种不如意和不满足,正所谓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得到了还想得到的更多!更有时自己的一颗心,一不留神掉在地上或碎或沾上很多灰尘,甚至四分五裂。岂能不累?!所以我欣赏淡然的心境,淡然的人生,就犹如这淡淡的绿茶!淡然,也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境界!因此觉得,恬淡的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浓郁奋争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如同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一句话“院子中央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初读时,觉得这么著名的文学泰斗竟然写的'是废话!后来再读的时候,细细的琢磨觉得并非是废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虽然两棵树都是枣树但一样吗?也许种类,大小不一样!或许还有很多的不一样!这多么如同人生啊!看似一样的人类,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一样吗?!细细思虑一定会觉得是不一样的!
淡然的心境,淡然的生活!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淡定。以淡然的心境和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看朝日冉冉,观晚霞绚丽。人生如一杯淡淡的茶!淡出一种清香,淡出一种意境!……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人生似清茶,不浓不淡,不甜不甘,刚刚好,煮一壶清茶泡人生,简单而幸福。
读书心得散文
《林语堂散文》读起来叫人爱不释手,轻松幽默的话语紧紧吸引着我,常常一人放声大笑,笑过之后一阵轻松。我想,如果人们常读这样的文章,精神状态一定会很健康而能从容面对生活。
林先生明明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却说“论理莽原社诸先生既非正人君子又非当代名流,当然有与我合作之可能。”林先生幽默、机智,“道理渗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随手摘录部分,“今日小学生无不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实在是我们可以自负的。无论这五千年中是怎么混法,但是五千年的的确确被我们混过去了。一个国家能混过上下五千年,无论如何是值得敬仰的”;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普普通通,平平实实的语言包含着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通过文章来了解林先生,他说自己是:“行尊孔、孟,思从老、庄。”说文学反映人生,来了一段比喻:“比方照相,有人为照相而照相,有人是为饭碗而照相。为照相而照相是素人,是真得照相之趣,为饭碗而照相,是照相家,是照他人老婆的相来养自己的老婆。”
“军阀不来骂文人,早有文人自相骂。文人不敢骂武人,所以自相骂以出气,这与向来妓女骂妓女,因为不敢骂嫖客一样道理。”“现在的学者最要紧的就是他们的脸孔,倘是他们从三层楼滚到楼底下,翻起来时,头一样想到是拿起手镜照一照看他的假胡须还在乎?金牙齿没掉么?雪花膏未涂污乎?至于骨头折断与否,似在其次。学者只知道尊严,因为要尊严,所以有时骨头不能不折断。”
……。
散文教育心得
童年,一个美好的词语,它代表了一个人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没有对世上名利的你争我夺,也没有什么大的压力。它有的只是如夏日柠檬茶般的清爽,酸奶一样的纯洁,和绿茶相似的幽幽清香。
那时的自己怎么说呢,没有真正的忧愁,整天烦恼的也不过是“今天回家怎么又做饺子,最不喜欢吃饺子”、“回家没赶上看大风车和动画城”和“今天的小红花少了一朵”之类的。总以为大得和天一样的烦恼,也往往是在睡觉前就早扔到天边去了。
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淘气的女生,当别的女生在玩“翻交交”时,我在我们院子里爬树;当别的女生在跳皮筋时,我在家里画国画;当大家都在看美少女战士时,我在家里拿着从公园买的塑料玩具大刀和我外甥打得不亦乐乎,结果是我极其勇猛的打败了我外甥,把他的玩具刀竟然砍断了,就这样我以为自己武功盖世,回到家后一高兴拿着那把“神刀”乱舞,致使天花板上的吊灯一下被打我碎了,结果被老爸狠揍了一顿。总之用老妈的话说“你肯定是投错胎了,整个一假小子!”,用小时好友的话说“你是不是直接由猴子变的!一刻也不见你闲,放着你不管,真怕你转眼就出事!拜托,你就安生会吧”。于是,我肩负着老妈和好友的“名言”和在大家的注目下,一直以十分顽强和乐观的精神,在经历“大祸不常见,小祸天天见”的日子里有惊无险地活过了__个年头。
下面开始说说我童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情,权当是对童年生活的再一次温习。
有一天班里同学轮流值日,好不容易轮到我时,由于心情过于激动,给大家盛饭时一不小心把锅弄翻了,稀饭流了一地呀,真是浪费粮食,结果被老师罚着清理打扫卫生,外加一次思想教育导致使我一中午没睡成觉。
和大家一起上国画课,快要迟到了,怎么办?撒开腿跑呗,没看见前面有个大轮胎,一下子绊倒了,两个膝盖立刻鲜血淋漓。国画教室就我前面几步远,可我觉得它跟我差了一条大河!据我后面同学讲,当时他们就看见我笔直地奔向轮胎,而且义无反顾,追都没追上,连喊都没来得及。
有一家报纸选我的国画刊登了,让我去领稿费。薄薄的一张十元纸币,让我感到好像中了“书店今年的:请记住我站域名/免费券”,可一回家钱就丢了。而且延续到如今,钱到我手里丢的概率比别人大n倍!
晚上睡觉看到墙上灯的影子,误以为是鬼。第二天早上一本正经地和老爸说我昨晚在家里看到了鬼,眼睛是绿色的,还一闪一闪的。后来知道其实是邻居家的彩色灯。老爸竟然也被我吓到了,晚上大家一起睡的客厅,三个人一张床,那个挤呀!
童年的快乐时光美好而又短暂,现在回想起这些小故事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搞笑。
时光匆匆,珍惜每时每刻。
品读散文心得
自从我接触散文开始,我就被它那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细腻所吸引。我曾阅读过《朝花夕拾》、《朱自清散文精选》等名著,收益良多。品读散文,我仿佛被带进了一个个不同寻常的世界,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作者笔下的万千气象。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情感强烈、语言优美。在《荷塘月色》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淡淡的忧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狗客厅》中,我体悟到了作者对生活、友情和爱动物的种种感悟。这些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的文字,总能在我心中激起共鸣。
通过阅读散文,我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通过对比和分析,我发现散文是一种涵盖了诗歌、小说、哲理等多种元素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敏锐的洞察力,以及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
1.散文注重情感和语言的完美结合,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2.散文中的主题往往是生活中的琐事,但作者通过巧妙的手法,将看似平凡的细节展现出了深刻的内涵。
3.散文中的语言风格独特,既具有诗意的灵动,又兼具哲理的深沉。作者通过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营造的意境中,使读者产生共鸣。
4.散文中的主题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启发性。通过阅读散文,我学会了思考生活中的点滴,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综上所述,品读散文是一次愉快的体验。我从散文中收获了很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还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欣赏和阅读散文,从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养分,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散文读书心得
头一次读女作家的散文,带给我的感觉真是焕然一新。男作家的散文可直抒胸臆,而张晓风的散文却如流水般温柔,她将爱情,亲情,友情,熟练地展于笔下。
她的散文意蕴深厚,事事洞明,如广阔人生,淡有淡味,浓有浓情,怀旧的固然动人温情,探新的也能发人深思,没有那另行的忧郁轻飘的文风,她的散文叙述自然,冲淡宁静,文辞如水,一笔如舟,引领读者步步进入一条条美丽的水流,她的散文,句法富有弹性,语言富有声色。她的文章想象丰富与,所以说,读她的散文不会觉得无趣。
如《愁乡石》,作者与朋友来到日本的“鹅库玛”,这个岛屿上有一个叫做“中国海”的海。“中国海”引起了张晓风的思乡之情,作者借在“中国海”拾到的几颗“愁乡石”来抒发作者在“中国海”上遥望中国说不清的咸涩。“中国海”的沙滩上有许多彩色的贝壳,但张晓风无法让悲激的心情去适应一地的色彩。作者还在文章结尾写道:虽望乡亦情却矣,是日徘徊低吟,黯然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