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立体图形说课(汇总18篇)

时间:2024-01-12 11:17:21 作者:碧墨 党团范文

范文范本是学习者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料,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写作的规范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范文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基本立体图形教学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基本立体图形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基本立体图形教学的重要性和难点。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总结我在基本立体图形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教学目标(200字)。

基本立体图形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辨认和构造各种基本立体图形的能力。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将目标分为知识性目标和能力性目标。知识性目标主要注重学生对各种基本立体图形的了解,能力性目标则侧重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形推理和解题。通过将目标细化、分层,我使学生能够逐步达成各个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段:教学方法(300字)。

在基本立体图形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首先,我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情境设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其次,我注重示范教学,通过展示实际模型或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图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基本立体图形的特点。此外,针对学生掌握程度不同,我还采用了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四段:教学资源(300字)。

为了支持基本立体图形教学,我积极寻找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首先,我准备了大量的实物模型和图形图片,使学生能够亲自触摸和观察真实的立体图形,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我还使用了计算机、投影仪和幻灯片等多媒体设备,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和展示相关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另外,我还注重与学生的家长沟通,鼓励家长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在基本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进步。

第五段: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250字)。

在基本立体图形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以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测验、作业评定、小组合作评价和学习总结等。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我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在教学效果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许多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结尾(100字)。

基本立体图形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设定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实教学资源、多维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我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基本立体图形教学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

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八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物体,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物体特征的理解,建立起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每小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实物各一个。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各一个。

橡皮泥一盒。

多媒体课件等。

师:老师在网上下载了几张图片,非常漂亮。同学们想不想看?请欣赏!

(点击出示课件。)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建筑物。)

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看到的一些建筑物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构成的。)

师:对,这些建筑物都是由立体图形构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立体图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

(点击,出示例3的四幅图。)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说说理由。

(学学生讨论后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一类,圆柱、圆锥为一类。)

师: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吗?

(学生回答: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

探究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摸一摸,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归纳填表。

师:好!我们就按照第一种分类来整理复习,先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再探讨圆柱、圆锥。

师:(宣布复习要求)摸一摸你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记一记它们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它们在点、线、面上各有哪些特点?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整理归纳。合作完成表格一。注意用简练的文字归纳。看哪个小组第一个完成。好,小组活动开始。

(点击,出示表格。)

长方体特征 正方体特征

顶点

线

(师及时发现并表扬最先完成的小组。)

2、展示汇报:

师:谁上台将你们讨论的结果给大家看看,向同学们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点击,出示表格内的内容。)

长方体特征 正方体特征

顶点 有8个顶点 有8个顶点

线 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面 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

面积相等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共同讨论:

师:想一想: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小结:相同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不同点:(1)“线”上的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棱分别相等,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而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2)“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师: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探究二:复习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师:你们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的非常好,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忘记圆柱、圆锥的特点。现在请各小组拿出圆柱、圆锥,摸一摸,感受一下它们的特征,小组交流,合作完成表格二。

(点击,出示表格。)

圆柱 圆锥

底面

侧面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点击,出示表格内的内容。)

圆柱 圆锥

底面 2个大小相等的圆 1个圆

侧面 曲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高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3、小结: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圆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有无数条高,长度相等。圆锥也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两个面。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只有1条高,即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立体图形的特征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

1、看图回答:(课本p109/练习十九11、)

2、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顶点,()条棱,()个面;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对的棱()。

(2)用一根长1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模型,棱长应是()厘米,如果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模型,长、宽、高的和是()厘米。

(3)()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条高。

(4)()叫做圆锥的高,圆锥有()条高。

(5)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展开会得到一个(),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它的宽等于圆柱的()。

今天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特点。

(点击,出示表格进行小结。)

(1)海关大钟时针长2.7米,时针绕一圈的长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右图中,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分别以ab,bc,cd,da

为直径画半圆。求这四个半圆弧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第32页、第三33页做一做及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立体图形和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生活中的物体、立体图形的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老师:今天有一位好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里,瞧!谁来了(出示蓝猫的图片)。

学生:是蓝猫。

老师:对,蓝猫想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它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篮子的礼物,都有些什么呀?赶快打开来看看!

老师:你最喜欢哪个礼物,为什么喜欢?

二、操作感知。

a、分一分。

1、学生六人小组活动,对物品进行分类,教师巡视。

2、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分得一样样吗?

(如果有学生分错,将在后面的教学中通过学习使学生自己改正过来。)。

3、揭示概念。

师:每类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这些图形都住在立体王国里,所以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师:蓝猫先生说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要比比哪个小组的小朋友动作最快,把桌上的东西放回篮子里。

b、摸一摸。

1、拿出学具。

师:请你轻轻地拿出这些图形玩一玩。可以看一看它和别的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摸一摸它们的表面有什么感觉、滚一滚看哪个物体滚得远。

(1)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说说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2)指名学生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特点。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2、学生依次汇报:

长方体:长长的,有6个面,有边,有角,不能滚动。

正方体:方方的,有6个面,有边,有角,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小朋友拿出这种物体,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3、抽象出图形。

师:脱下这些物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他们吗?(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图片)。

(如果第一次分类分错的话,现在再让学生思考分得对不对)。

c、搭一搭。

学生活动比一比谁搭得高,互相欣赏。

老师:那圆柱体为什么能搭在中间?

学生:圆柱体有两个平平的面所以能搭中间。

师:现在把这些物体一样一样的叫它们的名字,边说边放到袋子里。

三、练习巩固,寓教于乐。

1、游戏:猜物体。

2、完成练习5第2题。数一数。

四、回顾延伸。

1、说说你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请你闭上眼睛想想它们长什么样?

2、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形状。

3、当一个小小侦察兵。回家去侦察一下自己家中的物体形状是怎么样的?并请父母帮忙把你所发现的相同的物体作为一组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

认识立体图形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投影 8盒积木。

一、情景激趣。

1、出示一组图片(各种积木搭成的建筑物),你看它漂亮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想)我们来做回小小建筑师,造你一做你喜欢的房子。

2、将盒子里的积木搭成城堡、楼房或者其它的东西,注意要摆放的稳固一些,不要一碰就倒塌啊!

3、展示作品并说说怎样才能把房子(城堡)搭的又漂亮又稳固啊。

(多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要竖着放、不要用球等。学生可能说不出名称,只要那出积木就行。)。

它们为什么能放的平稳呢?(因为它们都有平平的面)。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说的对级了。它们都有平平的面就叫平面。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   汇报交流。

大家都数出来了吗?你是怎样数的?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

三、联系实际。

小朋友们,除了这些积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呀?比比谁说得好!

学生联系生活回答。

看来,积木有不同的形状,我们周围的好多物体也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会能更多的发现。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游戏"看谁摸得准"。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1课时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1. 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认识立体图形

本节课是小学低年级数学中数与空间的教学开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学习几何概念。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刚刚入学不久的时间进行,这时候的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我把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都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本节课的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参照教科书上所列举的物体在家里搜集生活中物体,但是有些遗憾的是,三班大部分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准备了各种物体,而一班只有两个孩子准备了,兴好我也准备了许多教具。一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和三班的孩子相比较弱,所以在布置课前准备时我必须要求到位。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把搜集来的物体摆在一起进行观察,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和用到的,比如药盒、火柴盒、茶叶筒、铅笔、吸管、魔方等,然后让孩子们根据形状相同的分为一类,孩子们分的非常好,大部分都分出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样四类。这样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上课时,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并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同学们通过分类后的各类实物,能够感知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物体与相应的几何图形找到朋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这些物体,并能准确的判断。紧接着我让学生摸一摸,通过摸一摸我让学生说出了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我又让孩子们在小组中闭上眼睛摸出各种类型的物体,或者是闭上眼睛通过摸一摸说出它是哪种物体。最后我又让孩子们玩一玩,小组里可以摆一摆、搭一搭,滚一滚。通过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还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巩固各种物体的特点,效果不错。

本节课也有一些难点,认识物体这节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因为圆柱体有粗细长短之分,学生往往会把它分成不同类型,长方体与正方体又有许多类似,学生又会把它们归为一类。所以仍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巩固认识。

本节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

整节课我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下探索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的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课标”中所说的,使每一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

1.认识圆柱体。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

(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样)

三.帮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我从教也十多年了,也带了几个毕业班,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方法,也只是按照课本的思路去讲解,引导学生计算的,在新授课的时候,学生也没有提出其他的计算方法。在今天的毕业总复习课上,我引导学生复习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之后,首先做了一个圆柱的表面积,又陆续做了几个基础题,当做长方体表面积的时候(本题长方体是一个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说出用长乘高加宽乘高加长乘宽的和乘2的方法,还有的说出求长乘高再乘4,加上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正当我要结束这道题时,一个平常学得不是很好的同学突然举手要说出另一种解法,他在算侧面积时是利用我们圆柱侧面积的公式,用底面周长乘高,在加上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当时听他说出这种方法时,我佩服他这种学以致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由衷的感到自责。

我们在课堂这个大平台中,不过是给了孩子们一个“随心所欲”的自由,让他们成就水到渠成的事。而平时自己为了赶进度、提前复习,有许多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上就被我一句:有不同意见,下了课我们再讨论,敷衍过去,想一想,真是惭愧。

学生是金子,只要我们把主动权还给他们,充分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允许学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就能发出思想的光芒。教师只有从学生内在求知的需求出发,才能激发创造的欲望。学生的思考既有源于教材的,又有超越教材的。这时,结果如何也不再重要,学习探究过程中高涨的热情使学生虽然身处有限的空间,心灵却在高远地飞翔,才智与探索生成的快乐便不断喷涌。教师应允许学生将讲堂变成任意涂抹的画布,像杜郎口一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事实说话,让课堂真正变成师生间思维撞击的场所。

这节课真值得我去细细体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师:“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让学生用周围的实物举例说明。”计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用什么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计量立体图形的体积用什么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应该怎样计算?”先让学生思考一下,然后,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8页中间的图自己写出计算的公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要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公式板书在黑板上。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5题:先指名说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题。

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

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应该怎样计算?”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8页下面的图,自己写出计算公式。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汁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公式板书在黑板上。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6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以使他们更明确是怎么错的。必要时,教师可适当演示。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9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让学生想一想: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略)。

六、作业。

练习三十一的第7、8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练习三十一的第17‘题。

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一)知识与技能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学生虽然没有经历系统学习图形知识,但是学生从小就玩积木,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就从玩积木开始切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积木和实物。

(一)激趣引入。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富有童趣的提问方式,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意识到些物体是有区别的,为了解图形的特征做准备。

(1)找一找:哪种图形最淘气?为什么认为它最淘气?

(2)摸一摸:找出学具中的'球摸一摸,发现球的特征:圆乎乎的,可以任意滚动。

(3)贴图:把球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

(1)找一找:哪种图形比较淘气,会顺着一个方形滚动,但不会随意滚动。

(2)摸一摸,试一试:在做操作中感受发现圆柱的特征:除了有两个平平的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但不能随意滚动。

(3)贴图:像这样有两个平平的面,一个弯弯的面,并且上、下一样粗的图形叫圆柱。

(4)出示短粗形圆柱:这个图形是圆柱吗?说一说理由吧。在学生回答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的外部特征。平平的面是圆形;上下一样粗;侧面是弯的。

(1)找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让学生摸一摸、试一试,感受并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8个顶点、6个平平的面。

(2)找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正方体6个面都一样大。而长方体6个面不是一样大的。

(3)辨别扁的长方体教师拿出扁长方体,把正方形的一面对准学生,让学生辨别这是什么图形,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引导学生辩论出它为什么是长方体。

小结: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的方法,认识了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这四种图形。

《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

整节课我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下探索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的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课标”中所说的,使每一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立体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页。

教具、学具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积木若干。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3.课件一套。

教学设计。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感知特征。

现在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起一块积木,其他同学说一说你所看到的那一面是什么形?

生1:我横着拼,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张小床。

生2:我竖着拼,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柜子。

小组汇报: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拐角;

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台阶,也可以拼成一朵梅花;

8个小正方体还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

师:刚才我们用正方体拼成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你们想用长方体来试试吗?

请同学们用2个、3个、4个……长方体来拼组,看看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图形?

全班交流:2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长方体;

2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细长的长方体;

3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台阶。

4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

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你们小组拼摆的结果。

3个长方体和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2个长方体和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1个长方体和6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1个长方体和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

……。

如果还有更多的例子,请同学们课下后再告诉给大家好吗?

做一做。

数一数。

指导看书。

做练习六第2题和第4题。

教学设计说明。

专家评析。

洪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执教: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小学洪瑞。

指导教师: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研室徐玉梅。

评析: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研室徐玉梅。

《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生:长方体。

师:你对长方体有哪些了解吗?

生1:它相对的边相等。

师:谁来帮帮她,给她纠正。

生2: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上下两个面、左右两个面、前后两个面相等。

师:这个朋友谁认识?(出示正方体),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是正方体,它的六个面都相等。

师:这个朋友谁认识呢?(出示圆柱),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是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的,它还可以滚动。

师:(出示三棱柱),谁认识它?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是三角体,它上下两个面是三角形。

生:(小组讨论,很兴奋)。

生1:我把它压在纸上画下来,。(教师请他上讲台画)。

生2:我把它摁在橡皮泥上,橡皮泥上就有一个和三棱柱上的三角形一样的面了。(教师请她上讲台操作)。

生3:我用水彩笔给那个面上涂上色,再往纸上一印,就有一个和三棱柱上的.三角形一样的面了。(教师请她上讲台演示)。

生4:我拿三棱柱往沙滩上一压,就会有一个和三棱柱上的三角形一样的面了。

教学反思: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学生感到很亲切,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而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学生都知道,学生缺少的是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能力,所以,开课时表面看似顺利、精彩,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如果开课时能给学生许多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模型,让他们分类;再让他们“送平面图形回家”(找一找哪个立体图形中有该平面图形),这样就建立了立体——平面的联系;最后再让学生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画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相信这样的活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动手、动脑而有所收获的。

二、学生活动,体会“面在体上”。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用你喜欢的办法,利用你的学具,试一试你能得到哪些图形?

生:(很高兴地活动,大多数学生采用先用水彩笔在立体模型某一平面上涂一涂,再印在纸上。)。

教学反思:学生很喜欢自己动手做一做,喜欢有趣的、象玩一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心情愉快,没有负担。

三、建立“形”与名称的联系。

师:谁来把得到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争先恐后)。

师:请得到最多图形的同学来。

生:我得到四个。(请他到讲台上展示)。

师:你得到了什么图形?

生:(边指边说)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

生:(很认真地指一指,摸一摸,并说出它叫什么)。

生:(请四名代表分别手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其他学生发令“1、2、3”,他们便将图形贴在相应的名称下面)。

师:你们真了不起!

《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中数与空间的教学开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学习几何概念。这时候的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我把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都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本节课的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这节课的时候,我先从长方体教起,然后又教的正方体、圆柱和球。但是,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具球和圆柱总是乱滚,影响了同学们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的同学手里不断地玩球和圆柱。所以我反思,如果先教学球和圆柱会更好。因为球和圆柱会乱滚,最先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同学们会最先抓住球的特点:可以任意方向滚动。而圆柱的特点是:可以沿着一个方向滚动。其他两个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不能滚动的。然后再按照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顺序,逐个观察立体图形的特点。相信这样调整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除此之外,同学们对于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认识不够清晰。有的同学认为是正方体。我想原因是,一年级的同学还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应该拿一个这样的实物,跟正方体实物进行比较。同学们肯定能够一目了然,并且印象深刻。最后,再布置回家制作或找到今天学的立体图形,带到学校来。同学们一定会把这一部分知识学的更扎实。

《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二是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并且第二方面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出四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其联系,并要求学生回忆其推导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类比的思想。

2、突出图表和板书结构图在整理知识中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由教师先展示空白图表,然后让学生讨论并完成图表,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注重学生多想多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我从教也十多年了,也带了几个毕业班,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方法,也只是按照课本的思路去讲解,引导学生计算的,在新授课的时候,学生也没有提出其他的计算方法。在今天的毕业总复习课上,我引导学生复习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之后,首先做了一个圆柱的表面积,又陆续做了几个基础题,当做长方体表面积的时候(本题长方体是一个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说出用长乘高加宽乘高加长乘宽的和乘2的方法,还有的说出求长乘高再乘4,加上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正当我要结束这道题时,一个平常学得不是很好的同学突然举手要说出另一种解法,他在算侧面积时是利用我们圆柱侧面积的公式,用底面周长乘高,在加上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当时听他说出这种方法时,我佩服他这种学以致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由衷的感到自责。

我们在课堂这个大平台中,不过是给了孩子们一个“随心所欲”的自由,让他们成就水到渠成的事。而平时自己为了赶进度、提前复习,有许多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上就被我一句:有不同意见,下了课我们再讨论,敷衍过去,想一想,真是惭愧。

学生是金子,只要我们把主动权还给他们,充分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允许学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就能发出思想的光芒。教师只有从学生内在求知的需求出发,才能激发创造的欲望。学生的思考既有源于教材的,又有超越教材的。这时,结果如何也不再重要,学习探究过程中高涨的热情使学生虽然身处有限的空间,心灵却在高远地飞翔,才智与探索生成的快乐便不断喷涌。教师应允许学生将讲堂变成任意涂抹的画布,像杜郎口一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事实说话,让课堂真正变成师生间思维撞击的场所。

这节课真值得我去细细体味。

《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小学低年级数学中数与空间的教学开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学习几何概念。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刚刚入学不久的时间进行,这时候的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我把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都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本节课的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参照教科书上所列举的物体在家里搜集生活中物体,但是有些遗憾的是,三班大部分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准备了各种物体,而一班只有两个孩子准备了,兴好我也准备了许多教具。一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和三班的孩子相比较弱,所以在布置课前准备时我必须要求到位。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把搜集来的物体摆在一起进行观察,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和用到的,比如药盒、火柴盒、茶叶筒、铅笔、吸管、魔方等,然后让孩子们根据形状相同的分为一类,孩子们分的非常好,大部分都分出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样四类。这样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上课时,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并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同学们通过分类后的各类实物,能够感知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物体与相应的几何图形找到朋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这些物体,并能准确的判断。紧接着我让学生摸一摸,通过摸一摸我让学生说出了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我又让孩子们在小组中闭上眼睛摸出各种类型的物体,或者是闭上眼睛通过摸一摸说出它是哪种物体。最后我又让孩子们玩一玩,小组里可以摆一摆、搭一搭,滚一滚。通过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还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巩固各种物体的特点,效果不错。

本节课也有一些难点,认识物体这节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因为圆柱体有粗细长短之分,学生往往会把它分成不同类型,长方体与正方体又有许多类似,学生又会把它们归为一类。所以仍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巩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