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有哪些(汇总8篇)

时间:2023-09-22 23:01:51 作者:LZ文人 文秘知识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共分为: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以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本单元的讲授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一起走来,正证验了那句古训: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小数乘法》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熟悉的根基上的一个延伸。原本我以为这一单元学生已经有了根基,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环境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环境有以下几种:1、计较方法上的纰缪:不会对位;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合。2、计较过程出错。乘法口诀不熟,加法算成为了乘法,或减法。3、小数点点错。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4、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针对学生呈现的这些纰缪环境我实时反思本身的教案,实时调整本身的讲堂实时采取措施补救。

学生几种出错环境的真正缘故原由是没有抓住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环境。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很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了小数点对齐。还有个别同学在做完小数加减法后还数一数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共有几位小数,就在和(或差)上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这些环境在落后生的身上最明显。首先,我举例对比了小数乘法和加法的计算方法,指出小数乘法是末位对齐,而小数加法是相同数的所在位置对齐。对于像“832+0.832”这样的题目,我则让落后生利用小数基本性质先把整数转化成小数,小数的所在位置数同另一个小数加数的所在位置数相同,及把832转化成832.000再与0.832相加。小数减法也使用同样的方法。不要感觉这是在浪费时间,对于落伍生,这样做是十分须要的。

学生活动:

1、直接写得数

2、抢答

教师指导:

1.0.3×0.6怎么算的?

2.1.5×6=9怎么算的?按照什么方法去掉小数末梢的“0”?

3.2.4×5容易和哪道题混?

4.20×0.5怎么算?还有别的方法吗?”

老师的提问有选择而且层层递进。从最基本的小数乘法规则,到小数的性质,到容易混合的知识,最后是算法多样化。但始终盘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勤进修、功课习气的养成包括认真书写,用尺子划线等。对于书写认真的同学要奖励,而对于不认真的同学要其返工。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学生好习气养成后,第三、四种出错环境都水到渠成为了。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时,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基础上进行教学,下面让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作一简单的说明:

1、创设情境,通过老师讲生活小故事的方式引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情景引入和猜测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这一情境是我在参考“猴王分饼”的基础上,刚好昨天真的是我小侄子过生日而引用过来的。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分析等式含有的规律.但在具体操作时我的引导不够到位,指向不够明确,学生显得有些拘谨,没放开。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我将例题“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作分母或指定分子作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进行整装,通过“希希想要吃到5块蛋糕,婷婷想要吃到6块蛋糕,我将龙龙的蛋糕平均分成了48块时,该怎么分才公平?”这一情境来进行教学。

课堂中出现的不足也有很多,如:我按照课前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对于预想之外的问题引导的不够到位;在最后环节“分数接力赛”中,预设不足,没有考虑到课堂纪律以及比赛的公平性和反馈的方式等;整堂课中老师还是有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多提宝贵意见,给我一个改正与提高的机会。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

本节课我结合教材创设“分饼”的情景活动分成两个成次进行展开教学。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在这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这分数能正确读写,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这节课我先以猪八戒分饼这一故事引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齐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教学中我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与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

两个实践活动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氛围都比较强。在小组汇报阶段,大家积极发言。“金星组”还汇报了两种和书上不一样的办法:一个是徒弟三人孝顺师傅,每人把一块饼的1/4敬给师傅,那么唐僧得到3个1/4是3/4,徒弟每人剩下3/4,四人分得的饼相同。(可惜,当时时间太紧,我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弄明1个3/4与3个1/4是相同的,只是单位1不同,一个是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拿其中的3份;一个是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4,即单位1不同,一个单位1为一个饼,一个单位1为3个饼。)另一个是:先把三张饼平均12份,每人拿9份,就是9/12,这点为以后的约分打下了基础。

反思这一节课,小组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得益于课前的结构化预习,平时的培养,和本节课的安排,孩子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创意与个性,小组活动动而不闹秩序井然,这是与上几节公开课相比最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汇报交流的时间拉得过长,冲淡了练习的时间,使得安排的训练题没能完成。今后还要在时间安排上多动脑,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四

试卷印象:

1、知识覆盖全面,上半学期所学各种知识的比例合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

2、试卷既关注了双基,又能考查能力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新理念。

3、试题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如“操作题”,画相同的面积,不同的形状的三角形,对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这对我们平时的教学也是一个极好的启示。

4、注重试卷的人文性,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了有新意的试题,在试题的取材上充分注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如:解决实际问题的第5题,强调了应用题对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提请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学生试卷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判断题、选择题、应用题,如:判断题,有些学生认为“……去掉小数点后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是正确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识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没有延伸考虑到有的零虽在小数点后,但不在末尾,因此去掉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反思及改进措施:

教师:

1、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2、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多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应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4、加强辨析比较。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容易产生感知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学生对新旧知识进一步掌握。

学生:重点培养数学学习能力,包括口算能力、解题能力、对概念的扩展和联想。在此谈谈对记忆力的检测与培养的想法:

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大约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记忆——推理——概括——活用。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心理基础,有能力的学生总是很快就“掌握”了数学材料,并牢牢保持在记忆中,而心算(运算)比较差的学生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记忆方面经常出“漏子”。记忆包括三个方面:记忆的宽度、记忆的深度、抗干扰度。

记忆的宽度是指记忆的单元长度,是记忆的重要品质之一。如有的学生看过一个数学式子或数学题之后,马上就能复述出来;而有的学生只能复述部分内容。因而,从运算的一开始就有了差异。家长可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孩子提高这一品质:记忆扑克。快速出示任选的四张,让孩子报出(如红桃2、方块7、黑k、梅花j)经过训练后,先增加扑克的张数,再慢慢要求记忆扑克的顺序。

题目阅读复述:在孩子阅读数学题目后,让孩子复述题目。要求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但不能颠倒内容的顺序,关键是词意不能错。

记忆的深度是指记忆保持时间的长度。有的学生在理解掌握一种方法后,能较长时间不忘,而有的学生,必须在别人的提示下才能回忆出来,或在当时题目的情境下仍提取不出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差异。这不但影响运算能力的提高,更影响数学能力的提高。作为家长,每晚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促进孩子及时复习很有必要,经常让孩子说说快速计算的方法,与孩子一道总结速算的。规律。

抗干扰度是指后面的过程对前面记忆的干扰。如有的学生这样计算:342×(21+34)=324×55,这是读题后计算(21+34)的思维对前面题目记忆形成了干扰。

可以用一个试验检测:在测试孩子记忆单元长度时,当孩子报出一个数字后,随意问一个问题,再让孩子回忆刚才的卡片数字,看他能否正确复述。正常的孩子在瞬间记忆6—7数字后,给予干扰仍能正确复述。这也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训练方法,家长不妨一试。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五

语文s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为我们介绍了五位名人,其中,《梅兰芳》给我留下来深刻印象。教学本课时,如何让学生感受梅兰芳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感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在讲授新课前,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由于学生对梅兰芳所处的时代离现在较远,孩子们对这位世界文化名人了解不多或是并不了解,因此,我让学生回家上网查找关于梅兰芳的资料,第二天课堂上,通过一个个孩子的汇报,让孩子们了解到,梅兰芳不仅是一位京剧艺术大师,在中国戏剧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在授课时,我首先从梅兰芳的几个小故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给每个小故事列出小标题,刚开始,学生有些困难,在我例举一个故事,并告诉学生要善于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来归纳后,学生渐渐地会了,有的小组通过一段段快速阅读,列出了五个小标题,有的小组仍然有困难,我便下去逐个指导,大约过了15分钟,我让学生汇报,这个小组说完,有不同意见的,别的小组可以补充。通过全班的交流,学生发现,这五个小故事都是围绕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而写的,突出了梅兰芳高度的民族气节与强烈的爱国精神。这样,学生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其次,感悟文章的重点句子,如:“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让学生从这些句子中,品悟梅兰芳把民族气节放在了第一位。为了民族气节,他宁愿放弃了视为生命的艺术,感受到了一个艺术家的伟大形象,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六

《图形的旋转》是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后,第一次教学旋转的方向和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确图形旋转的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中心,即围绕哪一个点旋转;二是旋转的方向,是按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三是旋转的角度。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第一步我让学生明确旋转的含义。让学生伸出手臂,自己感受两种不同的旋转方式,使学生弄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同时,让学生起立后做一个旋转90°方向的小游戏,使学生实际感受旋转的意义。第二步再来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第三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画一画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一开始学生有点束手无策,经过提示学生明白了,只要找到与中心相关的几个关键边,把它们一次进行旋转,找到对应点,再连线,最后画上小弧和箭头就可以了。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等充满童趣的情景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上完后,虽然学生在画图形的旋转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但自己觉得上得很“累”,特别是引导学生的过程有点“累”。

课后我也详细地分析了一下原因:就是缺少对旋转意义的深入研究。学生对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掌握得比较好,也体会到了旋转后位置变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但课堂教学中并没有进行一步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图形旋转后的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相应地旋转了这一知识点,学生无论在直观上没有形象地感受,思维更没有得到提升,感觉到这节课学生对于旋转的理解比较浅显,作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本节课已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从课内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旋转的意义是可行的,而且是很必要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运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七

《用目光倾听》一文,是通过妈妈对孩子教导的话语,教会孩子应该如何与人交往。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也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予人尊重,要予人真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教师的评价点拨是能更好的给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在本课中,我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朗读文本当中。比如在读“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这两句时。关注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他读的突出“交流”一词,说明他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多交流沟通;突出“最需要”时,说明他是希望引起我们重视交流时要注意的问题;突出“真诚”时,就是告诉我们和人说话时要真心诚意地去对待别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并加以正确引导。

但是本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虽然读的时间较多,但是每次的读缺少一定的目的性,教师没有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没有更深的打动学生的心灵。这还需要老师更深一步的挖掘教材,再提炼精华,将诗歌教学上得更有味道。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八

旋转是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中的内容,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如:钟表表针、风车、电风扇、行走的车轮的旋转等,让学生认识它们是怎样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所以在教学中,我不仅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旋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这种数学思想渗透到生活中去,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认识旋转的实质。同时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旋转的图形,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和兴趣。

在这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玩一玩、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等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上课伊始,我抓住学生爱玩的兴趣爱好,把风车发放到每个小组里,让他们边玩边回答问题;其次,出示钟表,让学生看一看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描述出“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弄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再次,运用三角形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转一转,说一说是如何旋转的,这样使学生感到既轻松又愉快地学到应有的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也轻松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实物化的教学方法,不但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向深层次的探索。这样就逐步引导学生从感知到认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既学到了应有的知识,也学会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就旋转概念的表述来说,学生对旋转角度的表述不够准确,画旋转后的图形也找不准方向,以后还需加强这两个方面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