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一年级认识时间教案(案例18篇)

时间:2023-10-31 13:01:13 作者:笔尘 毕业论文

教学计划是一年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安排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工作,我觉得我们需要编写一份教学计划了。如果您需要一年级教案的参考范本,下面的内容可能会对您有所启发。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一

单元教学目标:

1、1、              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2、              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3、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程标准中相对的知识技能目标: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小明的一天(1课时)。

教学目标:

1、1、              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2、              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3、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认读整进、半时。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认识整点与半点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1、              教师先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2、2、              出示各种漂亮的钟,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

二、说一说。

1、1、 说说课本当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结合小组讨论。

2、2、 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三、认一认。

具体地说说小明几点在干什么?

一、三、         比一比。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半时和整时的区别,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讨论完后请小组长代表发言,最后教师作出总结。

二、四、         结合实践。

1、1、              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2、2、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五、         练一练。

1、1、              第1、2题都是巩固钟表的认识.

2、2、              小调查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说一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作为一次家t作业,第二天来进行组织交流。

《认识时间》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课本第81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设计:

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认识时间)。

二、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小组观察汇报: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2、认识几分: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几?为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后各是几分?

也就是说走一圈是多少分针?(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

3、认识1时=60分:

下面请同学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了一个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

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

板书:1时=60分。

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

4、学习读时间:

5、介绍方法:

6、小结:

三、练习:你能用这个方法读出小红的这些作息时间各是多少吗?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就来做练习,看谁学得最棒?

1、钟面上的时间。

2、连线。

3、拨表练习。

4、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你能在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试一试我是早上7时45分上第一节课,11时5分下班。下午2时40分上课,5时30分下班。

5、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超市图)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呀!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的东西,小朋友想要吗?(想)。

想要可没那么容易,老师有个规则:你们必须用钱来买。

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

(1)小朋友面前有1个小钱箱,请取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内介绍一下,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谁愿意将你认识的人民币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这是1元。(电脑显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看颜色。看数字。(点击电脑闪烁数字)。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一

出示各种整时半时的钟面,学生说出时刻,复习巩固钟面认知。

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学例1的图。

师问:图上是什么?

上课的时间是多少?你知道吗?

时针指在什么位置?”

像图上的同学们每天上课都有固定的时间,都要用到时间。看来,时间和我们密不可分。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2.识钟面刻度。

(1)认识钟面。

教师演示教具钟面。并指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学具钟面。

说一说从钟面上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回答。

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按1至12的顺序围成了一个圈。12在最上面。

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钟面有两根针,时针和分针。

老师小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这12个数字表示12个刻度。每个大格里面有什么?(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2)教学“时”、“分”。

时针从一个数字转到下一个数字,转了一大格是1小时。(演示教具钟面)。

时针从刻度2转到刻度3是1小时。时针从刻度3转到刻度4也是1小时。

自己拨一拨学具钟面,拨出1小时。

我们再来认识分针,分针转过1小格是1分钟。

1分钟有多长呢?我们来体验一下。

请同学们数自己的脉搏,看1分钟脉搏跳多少次?

刚才大家数脉搏的这段时间就是1分钟。

我们再来看钟面,分别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几个小格,是多少分?(转了5个小格,表示5分钟。)。

再用同样的方法数下去,刻度2、3……分别表示多少分?(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出相应的数)。

再让学生观察: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钟?

(3)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a:同学们小组讨论:如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自己在平时是怎样看钟的?

b:出示钟面: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先看时针指在9过一点儿的位置,所以确定是9时多,在看分针指向刻度1,分针从刻度12转向刻度1,分针指向刻度1,对应的是5分,所以这个时间是9时5分)。

c:出示第三幅图,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4)教学时与分之间的进率。

a:师演示教具钟,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c: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时针从一个数字转到下一个数字是1时,而分针同时正好转了一圈是60分,所以1时就是60分,即1时=60分。

d:生拨学具钟,体验一下。

三、巩固运用。

1.老师在钟面上拨出下列时间,指名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各是几时几分。

3:158:503:05。

2.练习十五第1题。

(1)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

(2)学生说一说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别对应多少分,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

(3)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

3.同桌共同操作学具钟面,拨出下列时间。

4:305:05。

四、作业。

1练习十五第2题。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一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

五、教具:小黑板、挂图、有关的多媒体课件等。

六、突破方法: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加以突破。

七、单元课时:6课时(其中有4课时是活动课)。

八、教学关键:通过实践和练习,使学生明白知识的规律,灵活掌握知识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九、单元小结:

一、课题: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页例1练习十五1-3题。

三、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

1时=60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

1时=60分。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

60分。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

七、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 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实物钟,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

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师生互动游戏操作,认读时刻,

师拔生说、生拔师说,同桌一人拔一人说,并交换。

十、课后小结:

《认识时间》单元教学建议

师说: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钟表,谁来说说认识时间有什么好处呢?

出示各种整时半时的钟面,学生说出时刻,复习巩固钟面认知。

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学例1的图。

师问:图上是什么?

上课的时间是多少?你知道吗?

时针指在什么位置?”

像图上的同学们每天上课都有固定的时间,都要用到时间。看来,时间和我们密不可分。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2.识钟面刻度。

(1)认识钟面。

教师演示教具钟面。并指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学具钟面。

说一说从钟面上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回答。

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按1至12的顺序围成了一个圈。12在最上面。

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钟面有两根针,时针和分针。

老师小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这12个数字表示12个刻度。每个大格里面有什么?(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2)教学“时”、“分”。

时针从一个数字转到下一个数字,转了一大格是1小时。(演示教具钟面)。

时针从刻度2转到刻度3是1小时。时针从刻度3转到刻度4也是1小时。

自己拨一拨学具钟面,拨出1小时。

我们再来认识分针,分针转过1小格是1分钟。

1分钟有多长呢?我们来体验一下。

请同学们数自己的脉搏,看1分钟脉搏跳多少次?

刚才大家数脉搏的这段时间就是1分钟。

我们再来看钟面,分别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几个小格,是多少分?(转了5个小格,表示5分钟。)。

再用同样的方法数下去,刻度2、3……分别表示多少分?(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出相应的数)。

再让学生观察: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钟?

(3)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a:同学们小组讨论:如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自己在平时是怎样看钟的?

b:出示钟面: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先看时针指在9过一点儿的'位置,所以确定是9时多,在看分针指向刻度1,分针从刻度12转向刻度1,分针指向刻度1,对应的是5分,所以这个时间是9时5分)。

c:出示第三幅图,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4)教学时与分之间的进率。

a:师演示教具钟,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c: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时针从一个数字转到下一个数字是1时,而分针同时正好转了一圈是60分,所以1时就是60分,即1时=60分。

d:生拨学具钟,体验一下。

三、巩固运用。

1.老师在钟面上拨出下列时间,指名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各是几时几分。

3:158:503:05。

2.练习十五第1题。

(1)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

(2)学生说一说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别对应多少分,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

(3)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

3.同桌共同操作学具钟面,拨出下列时间。

4:305:05。

四、作业。

1练习十五第2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

练习十五第5—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钟表的读法和时刻的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的记录时刻。

2.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通过关注升国旗,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1.能正确读出整时和几时几分的时刻。

2.读准钟面所表示的各个时刻。

教学准备:

视频仪,教学挂图,教具,学具钟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投影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及升旗时间和降旗时间。

提问:你知道我们中国国旗的知识吗?

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

(照片是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拍摄的,照片有国旗班的叔叔们正在准备升旗。升旗时间:4:48;还有降旗时间:7:37)。

我们都要热爱我们的.国旗。

2.我们已经学会了读时刻和写时刻,谁来说说怎样读时刻和写时刻?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有关认识时间的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读时间。

师:刚才我们是8:10上第一节课,现在已经过了5分钟,现在是几时几分?(8:15)。

你是怎么想的?看谁能想到和别人不同的办法?

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想法:

(1)5分5分的数。(2)1分1分的数。

(3)通过钟面判断分针的位置,再读出时间。

(4)用加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2.拨一拨。

老师说出一个时间,让学生在钟面拨出来,再说方法.。

9时5分。

(先把时针拨过刻度9,指向刻度9和刻度10之间,再拨分针指向刻度1,表示5分。

2时35分。

7时43分。

(先把时针拨过刻度7,指向刻度7和刻度8之间,,再拨分针指表示示40分,将分针向前拨3小格,麦示43分)。

师小结:几时,时针就刚走过几时;几分,分针就从12走过几个小格。

(二)综合练习。

1.找朋友。(课本练习十五第6题,)。

把时间和相应的钟表连起来。

(让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几生答案,全班交流。)。

2.拨一拨,填一填。(练习十七第7题。)。

投影出示钟表图。学生拨一拨学具。

(1)现在是几叫几分?(3时)。

想一想过5分是几时几分?(过5分,分针再向前转过5小格,指向刻度1,过5分是3时5分)板书:过5分是:3时5分,3:05。

(2)现在是几时几分?(9时33分。)。

想—想过2分址几时几分?(过2分,分针再向前转过2小格,正好指向刻度7,过2分是9时35分。)板书:过2分是:9时35分,9:35。

(3)现在是几时几分?(5时45分。)。

想-想过6分是几时几分?(过6分,分针再向前转过6小格,正好指向刻度lo前面1小格,过6分5时51分。)板书:过6分是:5时51分,5:51。

(4)现在是几时几分?(7时22分。)。

想一想过10分是几时几分?(过10分,分针再向前转过10小格,正好指向刻度6前面2小格,过10分是7时32分)板书:过10分是:7时32分,7:32。

(三)提高练习。

1.出示“快乐的星期天”图。(练习十五第8题。)。

(1)先让学生按图中的四个事件顺序讲一下这个小朋友干了什么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讲一个小故事。

(2)看上面的4个时间,哪个最早,对应哪个事件?

(3)把四个时间利四个事件一对应,进行连线,看是不符合实际,

起床—8:07。

出门--9:15。

踢球—10:35。

回家—12:05。

(4)让学生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再讲一遍这个小故事。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一)自主检测。

1.小小填空知识多,可要认真做一做!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两个数字中间有()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钟面上长针是(),短针是()。

(2)时针走一大格是()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分钟,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钟,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小时,时针走一圈是()小时。

(3)早上,哥哥和妹妹同时从家去学校,哥哥7:30到校,妹妹7:35到校,()走个快,()走得慢。

(4)我们现在所学的时间单位是()、()。1时=()分。

(5)时针和分针重合在一起是()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线是()时整。

2.我会认时间,我是守时好孩子。

3.挑战对与错。(选一选)。

(1)吃一顿饭用了()。

a、30分b、5小时c、50秒。

(2)我们的课间休息时间是()。

a、25小时b、15小时c、10分钟。

(3)上一节课是()。

a、45小时b、45分c、45秒。

(4)1小时可以写成()。

a、1:0b、1c、1:00。

(二)评价完善。

一生汇报答案,其余自我核对,矫正错误。

四、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感觉自己表现的怎么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1.找朋友。

拓展提升:

(生活体验题)家里的报时钟真有趣,几点钟就响几下,每半点钟也要响一下。有一次,丁丁听到钟响了一下,没过多久又响了一下,过了一会又响了一下。你知道这三响各是什么时间吗?请写下来。

第一下:___,第二下:___,第三下:___。

教学反思:

《认识时间》单元教学建议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看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四、单元知识点列表。

编号知识点内容。

第38页例1。

五、各知识点的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1、让学生观察例1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明确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数量,纵轴表示品牌。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时,让学生看清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并规范作图,最好要求都用铅笔作图。

3、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要点1、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或提出简单的问题。

评价样例a级(易):教材第38页例1。

b级(中):无。

c级(难):无。

教学建议1、让学生先弄明白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的好处;

3、规范作图,建议用铅笔作图;

4、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如可以发现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胖,比较两名学生的身高、体重相差多少。然后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中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可以方便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上还是以下,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加强锻炼)。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评价样例a级(易):教材第38页例2。

b级(中):教材第41页第3题。

分析:因为除了起始格表示90个单位以为,其他格表示多少个单位需学生通过李明和王鹏的游泳成绩来确定,从而确定纵轴上每格的数值,最后确定其他学生的游泳成绩。

存在问题:出现半格数时,学生比较容易把半格表示的数当做是1格表示的数。

解决对策:通过其它格子呈现的数据作对比。如左图中,可用130~150之间是两格,即1格就是10秒而不是5秒。

c级(难):无。

2、区别平均数与平均分的不同意义,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

评价要点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评价样例a级(易):第42页例1。

b级(中):

判断题。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米20厘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2、利民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可能是156厘米。()。

c级(难):

2、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总数/份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评价要点1、学生能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2、学生能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评价样例a级(易):教材第42页例2。

b级(中):某足球队想引进一个前锋。最近5个赛季进球率。

运动员甲:23,17,18,24,23。

运动员乙:/,/,26,22,24。

运动员丙:30,12,/,26,20。

“/”表示这个赛季没参加比赛。这个足球队该引进哪个运动员?

主要存在问题:

1、计算总和时出错。

2、求一组数的平均数时,把数字的个数看成是总份数。

典型错例:

(15+13+7+9)4=11(个)。

解决对策:

1、加强连加的计算;根据平均数在这组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来估计与验算;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验算。

2、根据题意对比练习,找准总份数。

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时间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三、教学准备。

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1、出示情境。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

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

教师:谁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学生2:突出“正好”。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示课题。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

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信息。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师监控: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说明有剩余;6+8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认识时间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后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的顺序。

2.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前后位置的确定及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初步感受前后的概念。

师:今天大家坐的可真整齐,愿意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以下你自己吗?(学生纷纷举手,向听课老师自我介绍。)。

师:能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一下和你相邻的同学吗?(教师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学生进行介绍。)。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在介绍时都用到了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字?是什么字呢?

生:是前、后两个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前后的知识。

板书:前后。

二、观察讨论,进一步理解前后的概念。

电脑出示:5个小朋友跑步的画面。

生:(生纷纷举手。)。

1.我看到小明跑在最前面,洋洋跑在最后面。

2.我看到田雨的前面是小明,田雨的后面杜杭。

3.田雨在杜杭的前面,小亮在洋洋的前面。

4.小亮在田雨的后面,杜杭在小亮的前面。

5.小亮的前面有3个同学。

……。

师:还有想说的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看到的情况用前后位置的关系来描述一下。(学生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三、亲身体验前后的相对性并加深理解。(老师设计了一个找前后的游戏。)。

师:向后转。现在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

1.因为发生了变化。

2.因为脸朝的方向不一样了。

3.因为方向发生了变化,前后的位置就不一样了。

师:真聪明!(教师进行小结)我们说一个人或一个物在前面还是在后面,首先要看面对的方向或者和谁比,面对的方向不同,前后的位置就不同。

四、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电脑展示:同学跑步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跑的方向不同了。

师:那么,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把你看到的情况和同学交流一下。(4人小组交流,不做统一要求,只要能分清前后位置就行。)。

2.(电脑出示:站队上车的图,提出下面的问题。)。

这些人在干什么?

谁站在队伍的最前面?

小明站在解放军叔叔的()面。

小明的前面是(),()在小明的后面。

……。

你除了知道前后的位置关系以外,还想到了哪些数学以外的知识呢?

生:上车要守秩序。

小明很守秩序。

大家都尊老爱幼。

大家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小动物进行游泳比赛的场面并提出问题,学生一一作出解答。)。

(1)小花狗在小白狗的()面。

(2)小黄狗在小花狗的()面。

(3)游在最前面的是谁?最后面的是谁?

(4)如果继续游,他们的前后位置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有什么样的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

生:

1.可能小白狗游到了最前面。

2.你看小黄狗努力的样子,我想他一定会游到最前面。

3.小花狗和小灰狗相差很近,小花狗一定会游到最前面。

……。

(电脑出示最后一幅画面,并提出问题。)。

师:(1)这位老师在干什么?猜猜看,他们今天学的是什么知识呢?

生:肯定是有关前后的问题。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他们排的很整齐。

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这样排的位子。(指一排一排的排列)。

师:猜猜看,从前面数第10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呢?

生:我排在最后面。

师:从前面数第2个小朋友又在说什么呢?

生:我在××的前面,我的前面是××等等。

师:从前面数第8个小朋友可能说什么?

生:

1.今天的课真有趣,原来我们学习的是前后的知识。

2.我的后面是××,我在××的前面。

师:能把你看到的情况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吗?(小组进行交流,然后找代表发言。)。

五、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师:有关前后的知识生活中到处都有,观察一下你的周围,你能用前或者后说一句话吗?

生:

1.老师站在我们的前面。

2.老师的前面是我们。

3.我们的教室在学校实验楼的后面。

4.我们的后面有很多听课的老师。

……。

六、畅谈收获,评价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数学认识教案

1.正确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

2.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

认识图形,了解用途。

1课时。

1、图片;

2、自己动手做几个你认识的图形;

3、水彩笔。

1.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

2.小组互相介绍。

3.小结学习情况。

1.小组汇报:

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

2.归纳板书:

长方形圆三角形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形状的图形吗?

(1)小组交流。

(2)汇报评议。

1.连一连。

仔细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画一画。

3.想一想。

请你接着画下去。

4.数一数。

眼睛看仔细,试做,校对。

一年级数学认识教案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铅笔、橡皮、尺子、羽毛球、邮票等。

谈话: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币,每张人民币面值大小不一,有几元的,有几角的,有几分的。为了了解人民币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板书:1元。(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归纳: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3、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1、谈话: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妈妈买的一件黄颜色的新衣服,放学后豆豆来到了一家玩具店。(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

(1)玩具店里有钢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2)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东西。

(3)钢笔的价钱是5元,计算器的价钱是20元,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等。

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给小朋友看,几个小朋友在讲台前站一排,可以是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1个1元的等等。

引导: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们来看看豆豆怎样付这1元的。

(课件展示,豆豆说:“我付10角可以吗?”)。

提问:小朋友,你们说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图)板书:1元=10角。

2、引导:根据1元=10角,请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出示图)板书:1角=10分(学生齐读一遍)。

3、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把不同的取币方法都展示出来,并追问: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教师用1元分别和不同的学生换5角、2角、1角的零钱。

填空:1张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1张1元可以换()张1角。

2、同桌互相换零钱,活动1分钟。(教师辅导)。

3、引导:换完了零钱,我的商店开张了。看一看我卖的有哪些东西?

课件呈现: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子3角,邮票8角。

提问:你想买什么?

谁想买邮票?你打算怎样付这8角钱?有谁和他的付钱方法不一样?

几名学生上台买邮票,一手拿邮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招聘营业员,学生互相购物。

谈话:我当了经理后,想招聘一名营业员,条件是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对账。其余的小朋友准备好1元人民币来买你想买的东西。

学生活动2分钟,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表扬。

5、延伸练习。

小组讨论:1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如果买3样东西,可以怎样买?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一年级数学认识教案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一、认识图形。

二、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学生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2)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3)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4)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1)学生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第7、8题,集体订正。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2)第6题,学生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复习了哪些知识?

一年级认识时间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第一课时的内容。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以及电子白板的应用,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教科书主要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两个小朋友做“石头、剪子、布,发口令做动作”的游戏,从而引出“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的问题讨论。通过让学生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充分感知“前后、上下、左右”方位词,并能够运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学生分析:

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这些方位词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其中对“前后、上下”的经验较为丰富,理解和区分则比较容易,但对“左右”不一定能准确的加以判断。

2、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主要以游戏活动的形式为主,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

1、教学重点: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及教学重难点的设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辨别“左右”这两个方位,并能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让学生指一指、做一做、说一说、贴一贴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图标小比拼”的比赛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1、课本放在桌面的左上角。

2、课堂笔记本放在课本的上面。

3、铅笔、橡皮放在课堂笔记本的上面。

设计意图: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稳定学生的浮躁情绪,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课前小准备一方面便利了学生课堂上用到的学习用具,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指令,从侧面也考察了学生对于方位词的经验积累。

(二)游戏激趣,探究新知。

1、全班同学一起做“指鼻子”的游戏。

师:“鼻子鼻子,鼻子;鼻子鼻子,嘴巴;鼻子鼻子,左眼睛。。。”

通过学生的动作,寻找不同的指法,提出疑问“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

2、根据游戏中出现的异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现场模拟“握一握铅笔”“拿一拿筷子”“端一端碗”的活动,充分感受方位词“左右”。

4、游戏一——“摸鼻子”,巩固“左右”的认识。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指鼻子游戏,贴近学生生活,由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中的异同,可引发学生间的讨论,点燃探寻新知的欲望。

通过让学生充分的说,一方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再现生活情境则是为了让学生再次充分感知左和右。

4、游戏二——“我来说,你来做”,探究“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请举起你的左手,用你的右手摸一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一摸你的左耳朵。”(教师动作停顿了下来)发出疑问“为什么我和你们做的不一样呢?”

5、让学生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得出“相对方向,左右相反”的结论。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游戏中充分感知方位词,从玩中学,从玩中发现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教室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都有什么东西。

2、向老师介绍一下你附近的同学。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3、贴图游戏。

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画一画,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回顾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呢?”

最后以一段体操结束今天的课,“一二三,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目的是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具体的认识,通过体操游戏再次加深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数学认识教案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一、揭示课题?

多媒体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提问: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填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五、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认识几十几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年级数学认识教案

课本93——95页。

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器、小闹钟学具(学生人手一个)。

学会看钟表上的半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丽丽上学、读书、运动、复习的图片。

2.提出问题。

生:丽丽早晨7点半去上学。

师:他在什么时刻读书呢?

生:9时半读书。

师:下午丽丽他们有一节体育课,你知道丽丽做操是在什么时刻吗?

生:4时半他在做操。

生:6时半复习。

揭示课题:丽丽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他每天7点半去上学,9时半读书,4时半做操,6时半复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半时。(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课件出示3时半钟面。

师: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请用你的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汇报:时针指向2和3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2半。

3.依次出现2时半、8时半、10时半。

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2时半、8时半、10时半它们的分针都指向6。

师: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时它的分针都指向12,半时它的分针都指向6。

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4.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讨论)多个半字。

整时有几种表示法?想一想半时的电子表表示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归纳: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三、实践应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游戏活动。

师: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钟表学具拨一拨。

师: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相互交换。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知道了时间是很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像明明一样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拓展创新。

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六。

一年级数学认识教案

1、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包括认电子表。

2、进一步巩固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

3、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

时间的读法。

一个实物钟,一个钟面模型。

每人一个实物钟。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也学会了认时间,你能介绍一下,你早上起床的时间吗?

3、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吗?今天,我们要继续来认识时间。

二、教学新课:

1、学会认半时及书写方法。

(1)你是怎么知道这是7点半的呢?(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在6这里)谁听明白了?

(2)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谁来说?

(3)这个7点半,比较规范的读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同时板书书写方法。7时半)。

(4)除了这种书写方法,还可以怎么写呢?(7:30)。

2、出示2时半的.钟面模型。

(1)知道时什么时候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不是3时半呢?

(2)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3)反馈书写方法。

3、看来大家都已经会认半时了,那么这个时间你能认吗?(出示一个刻度不全的表,认9时半。)。

4、练习认时间及书写。p93做一做。

(1)你能看懂这位小朋友上学的时间吗,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反馈,表扬书写。

(2)这四个时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你认半时能认得那么快呢?

(3):对分针指着6,就表示半时。这时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

5、机动:p95第4题。

三、:

1、师所学内容。

2、游戏:拨钟。

师说一个时间,学生拨时间。

同桌合作拨钟。